小區新安裝的路燈成擺設,導致晚上一片漆黑。日前,家住西寧市七一路318號小區的一名居民給西海都市報App《記者幫》欄目反映,小區內14盞路燈好幾個月都不亮,居民走夜路心慌慌。
記者來到七一路318號小區了解情況得知,這個小區有3棟樓,因為是老舊樓院,大多數居民已搬離,只有13戶常住。門衛值班人員王師傅在這個小區居住了近50年,他告訴記者,小區由一家物業公司管理,但由于大多數居民已經搬離,物業公司也無法收取物業費,居民只交納衛生費。
去年,七一路318號小區實施了棚戶區改造,相關部門也為小區安裝了14盞新路燈,解決了居民夜間出行問題。但是,自今年3月起路燈就再也沒亮過。七一路318號院從進口處到各樓棟還有一段狹長的距離,路燈不亮,給居民出行帶來很多不便。
新安裝的路燈為何成了擺設呢?王師傅說,小區路燈點亮就會產生電費,物業公司告知王師傅,路燈所產生的電費得由居民來平攤。“小區只有13戶常住戶,每個月產生的電費和監控設施費用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些費用讓居民來承擔也不合理。”說起這些,王師傅一臉無奈。
隨后,記者把此事反映到城中區飲馬街街道辦事處上濱河路社區,社區工作人員對此非常重視。6月21日,社區黨委書記洪娟告訴記者,根據相關規定,小區路燈所產生的費用由物業公司承擔,因為路燈電費包含在業主交納的物業服務費里,但是由于這個小區比較特殊,物業公司沒有收取物業費,所以路燈費用該由誰來承擔的問題一直未解決。經過社區多次協調,小區物業公司本著為民辦實事的原則,決定七一路318號小區路燈所產生的費用由物業公司承擔,同時表示從即日起,路燈恢復正常使用。居民開心地說:“路燈亮了,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夜間出行看不清路,費用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大家的心里終于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