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30日電 中亞國家的夜晚,正越來越多地被綠色能源“點亮”。
哈薩克斯坦首個百兆瓦級風電項目——札納塔斯100兆瓦風電項目在2021年6月全容量并網,安裝的40臺智能風機全部來自中國風電龍頭企業遠景能源。
遠景能源6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6月24日,該項目已累計發出13.79億千瓦時綠色電力,可滿足300萬居民的用電需求。
哈薩克斯坦風電資源得天獨厚,卻長期面臨電力生產結構單一和南北供需失衡問題,如今在智能風機的幫助下,以往曠野上呼呼刮過的風,正成為輸往當地百萬居民家里的綠色電力。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合作組織能源部長會上,哈薩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長伊利亞斯·巴基詹·納謝耶諾維奇說,國際合作有助于引進最新的技術和必要的資金,實現哈薩克斯坦綠色轉型中長期目標。
另一邊,烏茲別克斯坦卡什卡達里亞州和布哈拉州的沙漠里,一排排來自中國的太陽能光伏板正在這里吸收著陽光,經過這些光伏設備的轉化,這里的陽光每年發電量可達24億千瓦時。
這是由中能建海外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的烏茲別克斯坦1吉瓦光伏項目,是2023年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召開后,中資企業在中亞投資建設的首個大型新能源項目,也是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企在該區域落地的最大光伏項目。
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國家與法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納扎羅夫表示,該項目為烏能源結構轉型貢獻了中國力量,不僅為當地引入先進的清潔能源技術,也為本地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風、光之外,水電也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塔吉克斯坦格拉夫納亞水電站建于蘇聯時期,原定裝機24萬千瓦,機組、主變、尾水渠、灌溉渠、金屬結構等迫切需要技術改造,來自中國的“醫生”為它量身定制了治療方案。
經過對電站1號、2號、3號、5號、6號機組長達七年的“治療”,格拉夫納亞水電站技改項目去年正式移交,這座年過花甲的水電站重新煥發出活力,長期困擾當地的電能緊缺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近期,格拉夫納亞水電站4號機組更換項目再度由中國企業“操刀”開工,預計將于2027年4月實現并網發電,電站的運行穩定性和年發電量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兼中亞研究室主任許濤表示,中亞國家產業鏈與供應鏈構建仍然不完整。隨著全球經濟向綠色發展領域轉型,中亞國家主要依托資源型經濟的發展模式受到挑戰,推動經濟發展模式轉型已成為中亞各國的普遍共識和集體行動。中國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工藝和技術在全球居領先地位,在中國與中亞國家政府間合作協議推動下,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成為新亮點。
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陸如泉對中新社記者表示,中國需要用好自己的比較優勢,真正通過發展新能源解決這些地區的能源貧困、能源可及性以及公正轉型問題,這是中國需要思考的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