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室內,老師帶著學生們觀看科學實驗視頻;室內籃球場上,孩子們盡情揮灑汗水;幼兒園的木工房、美工室里,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在雪域甘南,嶄新寬敞的校園、先進的教學設備,彰顯著各類教育教學高質量均衡協調發展的成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穩步推進和國家對民族地區教育事業的大力支持,甘南的教育事業發展迅速,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從數據看成就
近年來,甘南一批鄉村小學、寄宿制學校、中學基礎設施及其他重點教育工程相繼建成,建立起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完整的教育體系,職業教育、特殊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2022年,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35%,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4.6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6.28%。
2022年,全州在辦幼兒園達到422所,在園幼兒達到25694名。
2023年,寄宿制學校達到191所,占中小學校數的47.39%。
2023年,全州教職工總數達到14114名,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99.92%、99.86%和94%。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南州累計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資金32.11億元,學校校舍面積達到215.76萬平方米,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
一組組數字,彰顯出甘南州教育事業發展的生動變化。從馬背小學到帳篷小學到走讀小學再到寄宿制學校,從一盒粉筆一塊黑板到多媒體電子白板,從“上學難”到“有學上”再到“上好學”,甘南州教育事業日新月異。
蹚出辦學新路子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甘南教育人總結出獨有的辦學路子:一是探索牧讀小學與寄宿制小學相結合的辦學形式。二是采取牧區職業技術教育與基礎教育早期銜接的措施,加快寄宿制小學教育改革的步伐。三是逐步把學校辦成當地文化、教育、科技推廣中心。四是依靠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辦學,努力做到教育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自2003年全面實現“普初”目標以來,全州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由“普初”(普及初級中等教育)向“普九”(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轉移的新的發展期。2004年,州委州政府出臺《關于實施“兩基”攻堅,進一步推動農牧村教育發展的決定》《甘南州“兩基”攻堅實施計劃(2004—2007年)》,“兩基”工作全面啟動。至2011年,“兩基”工作高標準通過國家驗收,“兩基”目標全面實現,教育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南辦學水平、辦學規模、師資隊伍、基礎設施、教育管理、教學質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廣大群眾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更強,廣大農牧民群眾送子女入學的積極性也更強了。”甘南州教育局局長龍布說。
“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培養好每一位學生,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始終是甘南教育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下一步,甘南教育事業將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寫好教育“奮進之筆”為抓手,以教育信息化為支撐,持續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為甘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