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藏族小伙貢保當知是南木特藏戲里的“青春面孔”。臨近春節,他正和藏族小伙伴們緊鑼密鼓地投入排練。
南木特藏戲是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地方戲劇,發源于“世界藏學府”拉卜楞寺,具有安多地方特色,是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以藏族地區歷史人物、佛經故事、民族英雄為素材,承載藏族傳統文化,宣揚正義與美善,深受當地僧俗歡迎。
2月初,中新社記者走進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藏族村寨卡浪村貢保當知的家,他正和大家排練八大藏戲之一的《智美更登》。原生態的曲調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婉轉悠揚,呈現動人而曲折的佛經故事。
2月初,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小伙貢保當知,大方展示即將在春節期間上演的藏戲。九美旦增 攝
貢保當知今年23歲,是村子藏戲的第五代傳人。因飾演《智美更登》中“王子”一角出彩,他被村里老人視作“唱藏戲的好苗子”。逢人來,他熱情大方展示藏戲片段,又隨意切換英文歌、韓文歌,與傳統印象中內斂羞澀的藏族人不同。
“我偶爾會將傳統藏戲和現代唱腔結合起來,錄制短視頻在網上分享。”貢保當知現就讀于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在學校里,他通過不同場合向同學展示藏戲,吸收、融合不同民族的歌唱風格,進行創新編曲,期待更多同齡人愛上它。
南木特藏戲曾面臨傳承后繼乏人的困境,隨著官方扶持和民間自發保護,目前活躍在甘南400多個村落,觀眾達數百萬人次。甘南官方設藏劇團每年公益性演出藏戲,演出一場補貼5000元人民幣;出版經典劇目書籍;民間成立近30支藏戲隊,甚至有“藏戲村”,逢年過節祈福傳唱,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臨近春節,貢保當知的父親(右)及老一輩藏戲傳人,教授年輕人藏戲動作,排練經典劇目。九美旦增 攝
看到貢保當知將心思用在藏戲上,身為藏戲傳承人的父親才化刀吉感到欣慰。他說,村里的藏戲由當地頗有名氣的演員于1949年完整傳授,之后便代代相傳沒有間斷,“老人們傳給我,我再傳給年輕人”。
“我們以前口口相傳,現在的年輕人有知識、有文化,也愿意學、喜歡學。”提及南木特藏戲傳承現狀,才化刀吉稱,如今藏戲受到國家重視,每年下撥資金,藏戲從草原走向各大劇場,村子也有能力購買服飾和道具,“傳承不是問題”。
貢保當知的姐姐卓瑪草今年24歲,多次在藏戲中演繹舞蹈。她常與弟弟溝通探討角色表情、神態以及腔調和動作,希望將每次的表演呈現到最好。
“我以前拍攝視頻,結合藏戲傳統唱腔與新時代變遷等內容,接下來想從經典劇目挖掘,出新出奇、常排常新。”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歌舞劇院青年編劇周瓜說。
南木特藏戲演繹是民俗,也是鄉愁。據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館提供資料,當地提取精華創新編排的藏戲微片段、原生態唱腔在美國、韓國、日本、瑞典等海外多國引起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