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政府新聞辦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說,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保障,甘肅省自然資源廳對黃河流域涉及的9個市(州)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281萬畝,科學統籌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守好黃河流域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甘肅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在推動黃河上游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中擔負起重任。據介紹,該省黃河流域有53個縣(區)在“三北”工程建設范圍,奔流不息的黃河如巨龍在甘肅“兩進兩出”,其生態地位特殊,生態責任重大。
2023年10月31日,“三北”工程現場。(資料圖)侯志雄 攝
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堅戰。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龔文鵬說,該省搶抓“兩重”建設機遇,加快推進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河西走廊—塔干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積極爭取2024年“三北”工程重點項目53個,下達資金47.46億元,用于治沙造林和荒漠化治理。
據介紹,近三年,甘肅省黃河流域累計開展營造林638.20萬畝,草原種草改良897.38萬畝,分別占全省的60.95%、47.11%,生態狀況明顯改善。瑪曲、環縣、古浪等重點地區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
近年來,甘肅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土治理為重點,協同推進擴綠、保土、治沙、減污等重點工作。甘肅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尚曉龍說,該省在推進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中,累計投入資金3.87億元,在黃河流域實施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41個,治理面積4800公頃。
圖為壓沙植樹現場。武威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同時,甘肅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著力擴綠量、提質量、增總量;系統謀劃實施甘南黃河上游、祁連山北麓、隴中隴東等重點區域生態修復項目。
尚曉龍說,為強化黃河流域相關市(縣)空間協同,甘肅省細化完善“三區三線”管控政策,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管控制度,確保生態保護紅線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持續優化空間格局,推動城鄉內涵式集約化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