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巍峨,龍江蜿蜒。在素有“藏鄉江南”美譽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多民族守望相助。
自“八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舟曲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聚焦擦亮“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金字招牌,全面落實法治建設“一規劃兩方案”,將法治宣傳與民族工作深度融合,深入推進普法依法治理,繪就民族團結進步的法治畫卷。
多點發力 推動法治宣傳落地見效
“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3月7日至14日,舟曲縣委統戰部聯合縣委政法委、縣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門,深入曲瓦、巴藏等鄉鎮和村組,開展“法潤藏鄉·護航舟曲”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將法律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舟曲縣以“法律八進”活動為載體,深入開展黨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規宣傳,使民族法治宣傳教育融入群眾日常生活,大力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維護權益靠法的法治環境。通過“八五”普法規劃的實施,全縣10萬余名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的干部群眾廣泛受到教育,有效提高了干部群眾的法治意識。
打造品牌 讓普法走“新”更走“心”
舟曲縣探索“傳統文化+法治宣傳”新模式,邀請民間剪紙藝人圍繞法治主題,開展“剪紙普法”活動,把抽象的法律條文以直觀的藝術形式呈現出來,用生動的人物形象和場景展現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護等法治元素,讓法律條文“躍然紙上”。
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扎實推進法治宣傳教育與地方文化和“一月多節會”活動結合,著力打造“楹聯普法”“剪紙普法”“民俗普法”等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品牌。在社火表演、剪紙、楹聯、燈謎中融入法治元素,通過漫畫、文字、寓意等形式,讓群眾在寓教于樂、潛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在全縣197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建立了村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室,將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等司法行政工作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實現了零距離服務。同時,打造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一條街,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
普治并舉 打造民族團結進步新格局
干凈整潔的村道連通各戶人家,清新靚麗的農家庭院錯落有致,熱情好客的觀光農業有序經營……走進舟曲縣各皂壩村、土橋子村,映入眼簾的新打造的民族團結宣傳標識牌。
舟曲縣在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創建中,進一步健全完善村規民約、落實民主選舉和村務公開等制度機制,不斷推動全縣“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創新社會治理方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以法治實踐激活基層治理“末梢神經”,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讓法治成為民族團結的“連心橋”、鄉村振興的“護航員”,繪就民族團結與鄉村振興的法治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