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生態產業園區甘南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南百草),公司人工栽培種植的首茬瀕危珍稀中藏藥材暗紫貝母破土萌發。
“暗紫貝母的成功生長填補了甘肅省人工種植該中藥材的技術空白,標志著高原特色產業發展邁出關鍵一步。”甘南百草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文杰說。
暗紫貝母是止咳化痰的名貴藥材,因市場需求旺盛且野生資源稀缺,素有“軟黃金”之稱,僅適宜生長在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弱酸性黑土壤中。
為破解資源保護與民生需求的矛盾,甘南百草攜手甘肅中醫藥大學科研團隊,歷經十余年攻關,從種質資源收集、種子處理到栽培技術創新,突破重重技術壁壘,最終種植成功暗紫貝母。
“我們成功攻克了種子砂藏越冬、精準水肥調控等關鍵技術,制定《甘南高海拔地區川貝母人工種植技術規范》等企業標準,讓這株‘嬌貴’的藥材在高原扎根生長。”甘肅中醫藥大學崔治家教授科研團隊研究員劉彩霞說。
走進暗紫貝母種植基地大棚,嫩綠的新苗正茁壯生長,生機勃勃。“目前,基地已建成標準化種植區20余畝,按照規劃,未來3年將擴種至1000畝,年產量預計達60噸,占全國產能的20%,年產值突破一億元,直接帶動200余名農牧民在家門口就業。”張文杰說。
甘南百草正在謀劃以暗紫貝母為支點,依托標準化種植基地,開展高附加值產品研發,計劃投產川貝止咳枇杷糖漿、貝棘參保健飲品等深加工產品,讓暗紫貝母的藥用價值得以釋放,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矩陣。
“這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還將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帶動當地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張文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