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工資啰!四川邦之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顧紅賓的記錄本上,排名第一的是若瑪:7月一天也沒“缺勤”,共4030元。
若瑪是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市草登鄉斯尼村村民。去年顧紅賓到草登鄉投資種番茄和南瓜后,若瑪就成為草登鄉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基地的工人,過上在家門口領工資的日子。
8月中旬,四川日報“向云端——尋路川藏線上的中國”采訪組來到斯尼村時,正趕上基地今年首批番茄出貨。拿了7月“全勤獎”的若瑪戴著帽子,干勁十足地在烈日下將番茄裝箱,并搬運上車。
她和同伴們很興奮,一邊裝車,一邊談笑:“是不是應該搞個橫幅,拍個照片?”
工人們興奮是有原因的。“這是草登鄉首個規?;卟朔N植項目?!辈莸青l副鄉長多杰若利介紹,結合本地自然條件和產業發展需求,草登鄉引入邦之道公司,主打高山口感西紅柿和貝貝板栗南瓜,注冊了“陽光草登”商標,打造“高原山地蔬菜智慧綠谷”特色農業產業。目前,邦之道公司在草登鄉流轉土地94畝。顧紅賓說:“目標是發展到500畝,還打算多搞冬暖大棚,這樣每年可多收幾季,產量更高?!?/p>
“陽光草登”牌番茄賣給批發商的價格,每斤為4.5元至5元。顧紅賓在攀枝花種番茄已有15年經驗,帶來了名為“老味道”的品種?!案吆0蔚貐^光照足、溫差大,我們種植的番茄畝產能達15000斤,單果100—150克,糖分達到7.5度,口感好,比普通番茄貴幾倍?!?/p>
顧紅賓說,經過多年積累,商超客戶很多,不愁銷路。這幾天,不少老客戶都在打電話,關心能不能拿到第一批貨。
若瑪打心眼里感到高興。她清楚,番茄賣得好,自己的收入就高。過去,當地村民主要種玉米和土豆,用于自家吃?,F在,大家的收入有了很大的變化:一是有土地租金,流轉土地每畝3000元,一半給村民,一半留在村集體,還可以分紅;二是在基地務工,按天算錢,每天100多元。育苗、掰芽、疏果、采摘、裝箱……基地的活兒多,只要愿意干,就能當“全勤員工”。
眼看第一車番茄裝得差不多了,即將發運,我們邀請顧紅賓當一次主播,播報一下自己家的這段新聞。聞言,大家放下手里的活,樂呵呵地湊過來看老板“表演”。顧紅賓站在貨車后,侃侃而談:“2024年第一車‘陽光草登’牌番茄,經過220省道、317國道,再經過汶馬高速,7個小時就能到達成都,與大家見面了。”
“好!”若瑪和大家高興地鼓起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