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康定市偏遠的吉居鄉,農特產品順暢出山——
因路而變,日子更“鮮”
圖為鳥瞰吉居鄉。 記者 張思雨 攝
今年國慶節前,四川康定市吉居鄉的干部打來電話,希望大家去鄉里過節,一起跳鍋莊,一起擺家宴。在吉居鄉,每年的國慶節,是比春節還要熱鬧的節日。
“村民感恩黨和國家關懷,用真摯淳樸的方式慶祝國慶節。”吉居鄉鄉長宋志慧說。
吉居鄉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西南面,距康定市區212公里。南靠九龍縣上團鄉,西、北連雅江縣波斯河鎮、牙衣河鄉,西南通四川木里藏族自治縣,是兩州四縣(市)的交匯處。
這里山川縱橫,進入吉居鄉僅有一條路,其中有50公里的鄉道蜿蜒在高山峽谷之間,時不時還有落石。
吉居系藏語譯音,意為“幸福和諧之地”。然而,這里曾經道路難行、進出不便,是康定市公認的偏僻鄉鎮。
“以前山高路遠地偏,進鄉的幾十公里全是泥巴路,十分險峻,運輸貨物只能人背馬馱。”宋志慧直言,出鄉路僅一條,“窮山僻壤”一度成為吉居鄉的標簽。
吉居鄉的改變,從路開始。
在吉居鄉修路,絕非易事。因為地勢地貌,道路總是修了斷,斷了修。特別是夏天,一場雨,松散的山體易垮塌,剛修好的路也走不出去。
2017年,康定市下大力氣,投入約2億元修整吉居鄉的鄉道。夯實路基、硬化路面、鋪設瀝青、加固邊欄……經過1年多的時間,50公里的鄉道白吉路完工。
路通了,貨物運輸也方便了。吉居鄉基礎設施建設立即開展。
蓋房建屋、搭橋修路,路燈路牌、電線電桿……一系列建設風風火火開展,逐年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安裝太陽能路燈316盞、電力路燈20盞,廁所革命完成411戶,入戶路硬化率達95%,安全飲水提升改造全覆蓋。
“基礎設施完善了,接下來就要大力發展經濟。”宋志慧說,“要讓村民都過上好日子。”
隨著道路改善,當地瓜果蔬菜自產自銷的局面開始改變,產業逐步豐富起來。
吉居鄉群眾白瑪率先嘗試。他利用家門口山坡地形,搞起了家禽養殖。這里養雞與發達地區規模化養殖不同,白瑪家上千只雞每天在山坡上自由活動,除糧食飼料之外,還有青草、蟲蟻補充,所產的雞蛋自然不同。白瑪每天定時將雞蛋送到康定城區:“早有居民等在那里搶著買,完全不愁賣。”
因地制宜,與白瑪靠山養殖不同的是,在地勢較為平坦的吉居鄉各壩村,村民的產業之路是種植羊肚菌。
2018年,村“兩委”組織試種了一畝地左右的羊肚菌,但由于種植技術等原因,試種效果并不理想。后來,村民四郎、格讓兩兄弟專門去學習了羊肚菌種植技術。回村后,二人租了30余畝土地,再次嘗試種植羊肚菌,還聘請了專業人員進村指導。
在四郎、格讓兩兄弟的帶動下,目前,吉居鄉羊肚菌種植面積達到了300余畝。他們的羊肚菌種植時間是11月,次年3月至4月收獲。
“現在,冬季也可以看見村民手掌沾泥忙碌著,土地沒有閑著的時候。”各壩村黨支部書記張木塔說,“銷路不錯,老板或者公司上門來收購羊肚菌,當天就可以送到康定或者成都。”
除了羊肚菌,另一項“季節限定”的鮮貨同樣也在改變“出山”方式。
8月下旬的時候,松茸出產已接近尾聲。菜玉村村民阿讓每天還能收到400至500斤新鮮松茸:“最近價格每斤100元左右,上下浮動不大。”
松茸講究新鮮。阿讓收購松茸20多年。他回憶,吉居鄉以前交通不便時,一兩天才能將松茸運輸到康定,鮮貨變陳貨,自然賣不起價格。“原先為了搶時間,有時會想辦法通過雅礱江上的溜索,把松茸運到對岸的雅江縣銷售。”
如今,路便利了,生意更紅火,阿讓收購松茸的同時,也做起了羊肚菌生意,收入渠道進一步增加。開車收貨、送貨,第二天就能送到成都、昆明。“菌子新鮮,深受市場歡迎。”阿讓高興地說,“今年,僅松茸我就收購了幾萬斤!”
(記者 彭琦 馬國英 周輝 王香香 蘭珍 張思雨 瑯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