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小組會議上討論了人工智能的發展。眼下很多人只是把DeepSeek當成娛樂工具,實際上,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改變整個社會的生態面貌,從哲學意義上改變‘人是什么’的問題。”3月8日下午,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小組會議結束后,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與記者聊起當前的熱點話題。
“我從寫作一線來,比較關心公共問題,而且始終與文化有關。”阿來說。
除了人工智能,阿來還關注文旅融合。“俗話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然而很多景區、古鎮看起來好像一模一樣,滿眼充斥著飯館和商鋪,我們既不知道它們的昨天,也看不到它們的明天。同質化的文旅項目讓公眾感到厭倦,其根源就是缺乏文化,沒有把精神性的、氣質性的、歷史性的地方特征表現出來。”
在阿來看來,真正的文旅融合需要文化人加入,或者說需要吸收文化人的成果。如同科技進步要靠產學研合力把科研成果加以轉化,他期待著文化研究成果也可以通過文旅融合,在更大范圍、更深尺度上對社會產生影響。“文旅要深度融合,避免同質化、庸俗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年全國兩會上,阿來呼吁政府在推進文旅融合過程中,從招投標等工作機制上改革創新,把“文化”注入其中。
這些問題是怎么發現的?“它們與我的寫作有關,不需要刻意去了解。”阿來講起自己的寫作與履職,“寫作本身就包含了對人和社會的關切。作為作家,我深入生活觀察、體驗;作為政協委員,采風的過程就是深入調研的過程。這些觀察、體驗、思考的結果,除了寫進文學作品外,也變成了兩會期間的提案、建議和討論發言,變成了委員履職成果。”
多年來,從呼吁增加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到呼吁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阿來對社會文化需求的關切格外敏銳。“我們不教人技能,而教人一種正確看世界的眼光、更寬廣的接受世界的胸懷,這才是文化人要做的事情。我覺得我是個文化人,不是有點兒知識,而是有點兒情懷。”
從這個意義上說,阿來認為,自己更大的履職是帶著這種責任感去寫作,以及開展公益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