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峽谷內的川內(巴)藏三元雜交示范場。王攀 攝
3月24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色爾古鎮的半山腰上,黑水縣川內(巴)藏三元雜交示范場內,色灣藏香乳豬在圈內和圈外的運動場不停跑動。“我們按照出口標準精心飼養,等待第二批供應香港藏香乳豬訂單的到來。”場長王治興告訴記者。
不久前,從成都發往香港市場的1000頭冷凍藏香乳豬,正是來自于王治興的養殖場。這是四川藏香乳豬首次出口,也是近年來四川首次出口整豬。香港是全球肉類質量標準最嚴格的市場之一,僅質量檢測指標就有80余項。
川西北高原養殖藏香豬的地方不少,為什么是來自黑水縣的色灣藏香豬?黑水縣的藏香豬還有哪些“吃法”?
色灣藏香乳豬。劉文佳 攝
3家養殖場有望近期加入供貨體系
在示范場外,黑水縣農業農村水利和科技局畜牧工作站高級獸醫師蔡武杰向四川在線記者出示了一份專業報告。“色灣藏香豬具有靈活好動、野生習性較為突出、喜拱食天然野生植物和果實、喜放牧等特性。”令蔡武杰更有底氣的是,色灣藏香豬不僅在2017年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而且經南京農業大學科學檢測,豬肉中還含有丙酸乙酯等24種色灣藏香豬獨有的風味物質。
這些適合做烤乳豬的特性,贏得了香港客商的青睞。記者在養殖圈舍內看到,不僅有地暖,還掛有保溫燈。王治興告訴記者:“藏香乳豬出生20天左右,長到9至11斤就可以出欄了。”
“這是色灣藏香豬的一種新‘吃法’,之前還從未涉足過乳豬市場。”黑水縣農業農村水利和科技局畜牧中心主任王維東告訴記者,這有助于完善色灣藏香豬產業鏈。
工人整理藏香豬罐頭、午餐肉等產品準備外運。王攀 攝
但是,面對10萬頭藏香乳豬的出口訂單,黑水縣實際上仍面臨不小供貨壓力。此前,僅有1座養殖場通過出口備案基地申請。
“此前因為養殖場布局不合理、生物防控不到位等,沒有達標。我們已按照標準逐條進行整改。”王維東透露,黑水縣已與綿陽海關溝通對接,另外3座養殖場有望于近期加入供貨體系。
這兩天,藏香乳豬出口香港的消息在黑水縣不脛而走。“聽到消息后高興得很,也很想加入,就是不曉得有啥標準。”沙石多鎮阿理穩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南卡頭說。
王維東表示,后期將制定相應的色灣藏香乳豬出口養殖標準,改善家庭農場和養殖合作社的養殖條件,力爭將其納入供貨系統,帶動更多群眾增收。
工人在包裝藏香豬產品。王攀 攝
完善產業鏈 打造藏香豬高質量生產出口基地
阿壩州相關部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色灣藏香豬出欄6.52萬頭。作為黑水縣的六大主導產業之一,色灣藏香豬的存欄量已超阿壩州藏香豬存欄總量的八成,年產值已1.68億元,占黑水縣一產產值的29%。
“色灣藏香豬產業已發展50多年,目前已形成生產、屠宰、分割、加工、運輸、銷售一體化產業鏈。”黑水縣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外,還建立了色灣藏香豬標準化技術規范等10個地方標準體系。
在前往黑水縣川內(巴)藏三元雜交示范場的路上,記者看到一塊寫有“科技特派團助力鄉村振興”的展示牌。蔡武杰告訴記者,由中國農大、省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組成的國家鄉村振興科技特派團,正在黑水開展種豬選育和聯合育種,為黑水建立優秀種豬核心群。
為了抵御生豬市場帶來的風險,近年來,黑水縣也在招引企業向精深加工領域進軍。目前,已培育黑水康鑫農牧業有限公司等兩家州級龍頭企業。
黑水企業開發的藏香豬肉醬產品。 王攀 攝
走進康鑫農牧業的生產車間,記者看見工人們正在整理藏香豬罐頭、午餐肉等貨品準備外運。“我們與不少品牌都有合作。3月3日到10日期間,我們加了兩個通宵夜班,才將這批訂單趕出來。”公司生產負責人張波說。
黑水縣目前已開發商品豬、鮮肉、臘肉、火腿、肉醬、罐頭等系列特色產品,并在上海、重慶、成都等城市建立了6家營銷實體店,品牌的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
未來,黑水縣還計劃投資9700余萬元,用于建設提升供港澳乳豬生產基地、繁育場,升級標準化養殖場和精深加工能力等,帶動7個村集體、60個養殖場、1500戶以上村民從事色灣藏香豬產業相關工作。其目標是打造成為四川藏香豬高質量生產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