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創業的松潘青年正在直播賣牦牛肉。 阿壩觀察 劉文佳 攝
4月8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電商產業園區里,王仲龍忙著為下周的培訓課程做準備。“現在AI很火,我想給松潘本地的電商從業者做一場‘AI+電商’技術賦能培訓。”王仲龍說。
王仲龍現在的身份是松潘岷鼎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21年新一輪浙川東西部協作啟動后,浙江省桐鄉市往松潘縣派出了56名掛職干部,來自桐鄉市商務局的王仲龍就是其中之一。
從全國農村電商“領跑縣”來到位于川西北高原的松潘縣,王仲龍的第一感受是驚訝,接著是惋惜——這里有牦牛肉、花椒、青紅脆李、蜂蜜等眾多原生態農特產品,但由于電商還處于低水平發展階段,這些產品銷路較為單一。
電商發展,恰好是王仲龍所擅長的領域。在桐鄉市,他主要負責電商運營、供應鏈管理和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電商發展經驗。他向掛職的松潘縣經濟商務和信息化局介紹了兩種模式:一是重新定義消費幫扶,通過“搭建平臺+設立專柜+線上平臺+人才培育”,讓松潘本土特產市場化、農作物商品化;二是通過電商公共服務模式,在松潘本地建設完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運維體系。
按原計劃,王仲龍只需掛職3個月,但他的才能打動了松潘縣經濟商務和信息化局。松潘方面提出申請,希望將王仲龍的掛職時間延長至3年。王仲龍自己也放心不下這座高原小城。經兩地組織部門溝通對接,王仲龍留了下來。
讓農特產品“上鏈接”賣出去其實不難,但王仲龍想得更為長遠——他想從年輕人入手,培養一批“帶不走”的專業電商人才。
但他剛開始在松潘縣開課“收徒”時,當地年輕人并不積極。原來,松潘縣旅游資源豐富,很多年輕人習慣吃“旅游飯”,并不愿意改變。為了破除固有觀念,王仲龍拿出電商運營思路,變著花樣吸引年輕人——“村播計劃”、電商人才沙龍、外出培訓學習、成功案例分享……
一套“組合拳”下來,第一批年輕人聚集了過來。“扎西哥”原本是一名地接導游,后來轉型為電商主播。在學習桐鄉經驗后,他憑借當導游時積累的資源關系,行走在松潘各個鄉鎮,到農戶家里直播售賣農特產品。如今,他的年銷售額已達800萬元。在2023年的阿壩州電商直播大賽中,他還獲得了全州第一名。
三年積累,松潘電商數據從“全州靠后”轉變為“全州領跑”。2024年松潘縣電商實物交易額已邁上2億元大關,較2021年的1.44億元增長約38.9%。
電商“跑起來”,改變的不光是當地的年輕人。在桐鄉與松潘合作打造的電商產業園內,設有本土創業青年可免費使用的眾創辦公區、小微企業孵化辦公區、公共直播間,創業人員辦理營業執照等相關證照的程序也大大簡化。“以前要跑幾個部門才能辦完,現在我們的工作人員甚至可以上門幫忙辦理。”王仲龍說。
2024年,王仲龍掛職期滿。這時,他又作出一個重要決定,繼續留在松潘工作。通過人才引進的方式,松潘縣將王仲龍長期留了下來,請他繼續為松潘電商“領跑”。
眼下,王仲龍已經開始琢磨一個新方向:川青鐵路通達松潘后,如何吸引更多外地電商創業人員來松潘“進貨”甚至“落戶”,“解決了物流這一難題,松潘的電商產業還能再邁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