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綠電+算力”融合發展示范
從水風光互補發電到綠電就地消納阿壩州謀劃清潔能源開發路徑
電力工人前往高海拔地帶巡查輸電線路。 國網阿壩供電公司供圖
4月21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蒲西鄉海拔4200米以上的高山上,工人抓緊架設光伏板支架,為接下來光伏板進場安裝做準備。“我們也在加快升壓站建設,打通電力外送通道。”國能四川阿水電力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阿壩州水、光、風清潔能源技術可開發量近1億千瓦,90%待開發。“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不懈向清潔能源轉化要空間。”阿壩州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該州牢牢把握四川加快能源供給結構調整、構建新能源體系的發展機遇,不斷完善能源領域項目謀劃機制,科學規劃清潔能源發展藍圖,同時引入智算產業加快清潔能源就地消納,國家級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跑出“加速度”。
挖綠電潛能 電力項目遍地開花
前不久召開的阿壩州2025年第一季度縣(市)委書記工作會首次融入項目拉練環節。記者注意到,很多縣(市)負責人都在發言中提到了電力項目。
“雙江口水電站完成總工程的73%,巴拉水電站完成總工程的97%,大藏光伏發電項目加快實施。”阿壩州副州長、馬爾康市委書記朱銳說,這是馬爾康市抓緊產業煥新突破的重要抓手。
不只馬爾康。黑水縣扎窩二期50MW光伏發電項目、金川水電站、阿壩縣查理“光伏+N”項目、若爾蓋唐克一期光伏發電項目、紅原安曲一期光伏項目……當前,清潔能源開發項目幾乎遍及阿壩州13個縣(市)。
這與阿壩州獨特的自然資源不無關系。“位于川西北高原的阿壩州,最大的潛力在綠電。”阿壩州相關負責人介紹,阿壩州清潔能源可開發量近1億千瓦,其中,水電可開發量近1600萬千瓦,還有近1000萬千瓦待開發;太陽能規劃總裝機8000萬千瓦,僅開發了近1%;風能規劃總裝機390萬千瓦,尚未啟動開發。
今年初,阿壩州明確了2025年清潔能源開發項目的建設目標:加快巴拉、劍科、綽斯甲等水電站投產發電,推動雙江口、金川水電站部分機組投運,確保壤塘蒲西、紅原安曲光伏等項目并網發電,促進松潘、壤塘等風電項目開工建設;新增清潔能源裝機300萬千瓦。
4月7日至15日,由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17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對巴拉水電站輸水系統進行了專項安全鑒定。“這標志著這座大渡河干流重要梯級電站距投產發電又邁進堅實一步。”四川足木足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元亮透露,巴拉水電站預計6月底實現首臺機組發電。
據阿壩州相關部門測算,綠電開發的效益相當可觀。以雙江口、金川兩座水電站為例,總裝機容量達286萬千瓦的兩座水電站全部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17億元,每年可貢獻稅收2.7億元。
補結構短板 外送與消納齊頭并進
在國家“西電東送”能源通道布局中,阿壩州是重要的清潔能源基地之一。但一直以來,阿壩州電網建設相對滯后,綠電外送能力不足,成為制約地方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打通更多外送通道勢在必行。
記者從國網四川阿壩州電力有限責任公司了解到,目前巴拉水電站至馬爾康500千伏變電站之間的輸電線路正在建設,目前鐵塔澆筑工程已完成90%以上,緊接著將全線架設,預計6月底前可以全線連通。
即將貫通的輸電大動脈不只這一條。阿壩州已經繪出新的綠電外送路線圖:加快建成阿壩至成都東1000千伏特高壓項目;爭取阿壩北特高壓工程盡快納規實施;改造提升馬爾康至理縣、茂縣至綿陽等500千伏輸電線路;統籌推進阿壩、若爾蓋、紅原、壤塘、松潘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到2030年,實現外送通道總輸送能力超1000萬千瓦。
綠電的就地消納,則是阿壩州優化綠電產業結構布局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在發揮自身電價和水電消納優勢吸引企業的基礎上,阿壩州還積極融入國家的“東數西算”工程,擁抱智算產業。
3月31日,阿壩州智算產業園暨低空經濟智算中心項目開工儀式在紅原縣舉行。阿壩州州長羅振華在開工儀式上表示,將全力打造“綠電+算力”融合發展示范。
這是一場雙向奔赴。智算產業能耗高、發熱量大。而地處高海拔地帶的阿壩州不僅有充足的電能供應,還有天然冷源幫助設備散熱。“我們將按照技術規范,高標準建設雙電源系統,確保算力設備運行不間斷。”國網四川阿壩州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云說。
阿壩州發展改革委主任陳敬一透露,智算產業園項目遠期還將拓展至阿壩縣和若爾蓋縣,“智算產業將為阿壩州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吸引高科技企業和創新人才入駐,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同時,智算技術的發展,還能推動阿壩州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如今,清潔能源、數字基建等產業的逐步壯大,正在進一步重塑阿壩州高原特色產業地理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