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圍繞西部清潔能源供給地目標,加快推進水、風、光1200萬千瓦資源開發。預計到2030年,全市清潔能源總裝機將突破850萬千瓦。”4月28日,在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萬千氣象看四川·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馬爾康專場上,馬爾康市委副書記、市長蔣剛道出了清潔能源開發的目標。
四川是“西電東送”重要送出端。把握四川加快能源供給結構調整、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發展機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已科學規劃清潔能源發展藍圖,馬爾康市就是其中的一塊重要拼圖。
“當前,馬爾康正在推進雙江口、巴拉水電站和大藏光伏等發電項目建設。2025年,預計將有300.6萬千瓦裝機投產發電。”馬爾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潘勇說,馬爾康的水、光、風能資源豐富,還有75%的潛力有待挖掘。
清潔能源和鋰礦資源,是馬爾康推進高質量發展亮出的“兩個大招”。據介紹,馬爾康黨壩鋰礦是四川首個氧化鋰資源量超百萬噸的鋰礦床,也是迄今亞洲探明資源量最大的鋰礦床。搶抓四川省打造世界級鋰電產業基地這一機遇,馬爾康正在推進鋰資源的原地加工、就地轉化。
“馬爾康市充分利用飛地園區優勢,共同引入知名企業,推動鋰電新材料產業集群發展。”潘勇透露,馬爾康現已啟動國城鋰業20萬噸鋰鹽項目一期,加速構建資源開采—鋰鹽加工—鋰電制造全產業鏈條,預計全面建成后產值將突破百億元。
清潔能源和鋰礦資源開發,也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好處。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到來,讓馬爾康市日部鄉變成了特色商貿集鎮。“目前,商貿涵蓋餐飲住宿、物流運輸、批發零售等多個行業,形成了日部集鎮經濟圈,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和創業機會,拓寬了農牧民增收渠道。”蔣剛說。
四川在線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馬爾康還積極融入全國種業版圖,打造“夏繁阿壩、南繁三亞”農作物育種品牌。據了解,三亞是南繁(也稱冬繁)的領跑者。四川省則在夏繁上進行攻堅突破,重點對小麥等夏糧作物需在夏季較為涼爽的育種地和季節進行異地加代繁育。為加快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2024年4月,天府夏繁(馬爾康)現代種業園啟用,成為四川省種業發展規劃中的重要節點,這成為馬爾康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第三個“大招”。
馬爾康市副市長澤仁機介紹,種業園已建成核心區700畝,省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等20余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團隊已入駐。種業園主要開展油菜、小麥、馬鈴薯、豆類等作物的夏繁加代,已發現早熟且產量大的油菜材料。
目前,馬爾康市正在在推進種業園二期建設,總投資2億元以上。今年7月前,夏繁論壇永久會址、專家大樓和科研大樓、5000畝育種制種土地儲備等4項工程完工后,將為四川省夏繁打造“一站式”科研服務環境。據悉,首屆全國夏繁論壇將于今年下半年在馬爾康舉辦,并發布重大育種科研成果。
作為州府,阿壩州還賦予了馬爾康市打造高原名城的使命。“馬爾康以城市更新帶動基礎設施補短,近年來,總計拆除舊城地塊14.69萬平方米,著力打通城鎮堵點、攻克集鎮難點、塑造有型看點。”蔣剛介紹,2024年,馬爾康市入選美麗中國建設實踐案例,城市人氣、商氣、文氣、名氣正在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