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托底性幫扶承上啟下、提質增效的關鍵一年。欠發達縣域底子薄、基礎差,在多年幫扶實踐中,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下稱華電四川公司)深刻認識到,單一幫扶模式難以破解其發展瓶頸。
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工作啟動以來,省國資委在國有企業“1+1幫1”機制基礎上,深入挖掘國有企業資源優勢、上下游產業鏈以及“朋友圈”,根據縣域產業發展所需,整合國企所能,創新開展“矩陣式”幫扶。
其中,華電四川公司積極承接阿壩州金川縣、甘孜州石渠縣托底性幫扶和阿壩州紅原縣“矩陣式”幫扶任務,通過將能源央企治理能力向縣域發展領域轉化,為央企助力區域協調發展提供實踐樣本。
三縣協同
精準對接優勢與需求
擺脫欠發達地位,欠發達縣域要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游則游,著力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為此,國有企業“矩陣式”幫扶尤為強調企業優勢與縣域需求的精準對接。
以金川縣為例,該縣地處高原,晝夜溫差大、日照充足。華電四川公司發揮清潔能源領域優勢,開發建設阿壩州首個大型集中式“光伏+儲能”電站。我們調研發現,當地適合雪菊、番茄等喜光作物,遂發揮“矩陣式”幫扶優勢聯合多方開展產業幫扶。比如,針對二嘎里村草莓番茄種植,提供資金修建大棚,聯合四川省港投集團提供冷鏈物流、四川嘉耕農旅發展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指導,構建“種植—銷售”產業鏈。
石渠縣面臨“高海拔、缺電力、產業弱”困境,我們聯合四川省國農天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參與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項目,2025年將助力新建10000畝飼草基地。同時還將全力推進10萬千瓦光伏項目建設,打造16套遠牧點風光儲一體化戶用示范項目等。
在紅原縣,我們協同中國聯通四川省分公司、四川星遨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入駐阿壩州智算產業園,形成“能源央企+通信巨頭+科技新銳”矩陣,打造“綠色電力+數據中心”模式,預計直接提供運維崗位20個,間接帶動就業100人以上。
矩陣成效
從區域突破到全局升級
欠發達縣域產業幫扶成效顯著,就業、教育幫扶成果豐碩,民生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當前,整合多個幫扶主體優勢,聚合技術、市場等要素,“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優勢已愈發凸顯。
2023年9月至今,華電四川公司在金川縣、石渠縣、紅原縣等欠發達縣域,已累計投入產業資金21.45億元、公益性幫扶資金2750萬元;參與阿壩州壤塘縣,甘孜州稻城縣,涼山州昭覺縣、鹽源縣等欠發達縣域能源和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46.08億元。
為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這一突出矛盾,下一步,華電四川公司將針對產業、教育、就業、生態等領域構建系統性幫扶方案,以“三個聚焦”鋪開“矩陣式”幫扶新藍圖。
聚焦能源基地建設。在阿壩州持續加大清潔能源投資,打造紅原可再生能源大基地,帶動裝備制造、鋰礦業、大數據、氫能等產業鏈發展,幫助群眾就業增收;在甘孜州簽約6個項目,投資220億元開發抽水蓄能、風光電等項目,預計未來增加稅收26億元。
聚焦產業模式創新。在金川嘎斯都二期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中,探索創新“光伏+N”復合型產業模式,包括“光伏+生態安全屏障”“光伏+高附加值農業”“光伏+產業鏈延伸”等模式,增強區域生態安全保障能力,切實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聚焦縣域協同發展。貫徹省委、省政府托底性幫扶要求,圍繞“托底性幫扶攻堅年”任務匯聚合力,推動公司幫扶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四川省39個欠發達縣域實現加快追趕跨越發展。(作者系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