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川西明珠”之稱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海螺溝景區,曾在“9·5”瀘定地震中遭遇重創。地震導致景區內部分房屋倒塌,道路等基礎設施遭受嚴重損毀。震后,海螺溝于當年12月30日正式全面開啟災后重建工作。歷經兩年多的精心重建與恢復,如今的海螺溝正重新煥發蓬勃生機,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海螺溝景區景色一角。袁牟知博 攝
重建成效正從多個維度充分彰顯,以基礎設施為例,海螺溝景區黨工委書記趙景紅介紹,目前基礎設施得到全面升級,公共服務水平顯著躍升,城鄉住房不僅安全可靠,更兼具美觀與濃郁的地方特色。“震后重建的絕壁公路,通行能力和抗災能力遠超震前水平,路面寬度也從6.5米拓寬至7.5米。新建的‘4隧2橋’工程,有效避開了地質災害隱患點,將磨西古鎮至核心景區的通行時間由原來的2小時大幅縮短至40分鐘,極大提升了行車的安全性與舒適度。”
據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冉飛介紹,貢嘎山東坡自下而上分布有8個垂直植被帶,一個植被帶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態系統,因而,貢嘎山東坡具有很高的生態系統多樣性,人們在海螺溝能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穿越多個不同的生態系統。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稟賦,海螺溝持續挖掘文旅融合潛力。據趙景紅介紹,海螺溝聯合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開發了冰川科考、生物多樣性等特色課程,著力建設一流的生態研學示范基地;持續打造“日照金山”品牌IP,提升冰川觀光吸引力,并將投資建設冰川滑雪場,開發冰雪運動、親子游樂等體驗項目;以“體旅”融合發展為突破口,精心打造南門關、燕子溝等5條特色線路,成功培育冰川挑戰賽、KOM自行車爬坡賽等品牌賽事,并全力籌辦貢嘎山山地越野挑戰賽,著力打響“跟著賽事去旅行”的特色IP。
“擦亮一個5A級景區金字招牌、再創一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品牌、建設一個大貢嘎山地人文旅游度假目的地核心區、打造一個中國待客如親先行示范區。”趙景紅闡述了海螺溝的發展藍圖。而未來,交通能級的躍升也將為海螺溝文旅發展注入動能。此前,瀘石高速公路傘崗坪互通至海螺溝互通45公里主線工程實現貫通,2026年全線通車后,從成都開車到海螺溝將實現3.5小時高速直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