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鄉村里來了“新人”
不斷發展壯大的鄉村人才隊伍,成為推動產業振興的重要支撐
6月10日,在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正斗鄉正斗村海拔4000米的一處養豬場內,澤仁曲批忙著清掃著圈舍。6年前,他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后,決定返鄉養豬。如今,他的養豬場年出欄藏香豬500余頭,年收入超150萬元,還帶動了162戶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甘孜州已經先后引進培育600余名像澤仁曲批這樣的“新農人”“新創客”,不斷發展壯大鄉村人才隊伍。他們活躍在高原鄉村里,助力產業提質、帶動群眾增收。
“返鄉人”帶來新技術
“這豬你好好養,一年后我按市場價收購。”清掃完圈舍,澤仁曲批把1頭藏香豬送到同村村民張大爺家,臨走又細心叮囑:“這頭豬先隔離,不要和其他豬接觸,一個月后再放出來。”
從返鄉創業開始,澤仁曲批就在村里實行“送種豬+保收購”模式,保障村民收入的同時,還引導他們改變了以往的粗放養殖模式,學著使用隔離觀察、生態散養、科學防疫等專業養殖技術。
在他的帶領下,村里的藏香豬養殖走向產業化。2019年,該村成立養殖專業合作社,引領162戶村民踏上增收之路,目前戶均年增收達3500元以上。
近年來,越來越多像澤仁曲批這樣的甘孜州青年選擇返鄉創業。他們大多從事種植、養殖等行業,也將許多先進的種養技術帶回了鄉村。
為了給他們提供支持保障,甘孜州圍繞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等制定了專項工作方案,并出臺了“對高校畢業生創辦中小微企業給予最高400萬元貸款”等創業金融扶持政策,目前已累計發放就業創業貸款1447.2萬元。
“新創客”帶來新理念
在瀘定縣嵐安鄉腳烏村,“歸山牧云”民宿憑借雪山云海的獨特景觀,吸引了不少游客。民宿老板名叫田洋,是一位來自外地的“新村民”。2021年,看中嵐安鄉風光美、空氣好、民風淳等亮點,田洋帶著多年民宿從業經驗前來,租用當地村民舊房開辦起民宿。
依托社交媒體推廣當地的茶馬古道、紅軍革命遺址及自然風光等資源,田洋的民宿也逐漸有了名氣。每年3月到10月旺季,民宿客房入住率能達到70%以上。
在他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這里,2021年至今,已有4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到嵐安鄉投資,一個民宿產業發展集群由此興起。2024年,嵐安鄉全年接待游客1.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00余萬元。
民宿、酒館、咖啡屋等“外來事物”,在帶來租金、崗位的同時,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想法。村民袁勝蘭在與“新村民”的接觸中,逐漸理解了“生態”這個詞。“我搞懂了,村里的老樹、老房子,我們繡花織布的老手藝,還有我們自己,都是嵐安生態的一部分嘛。”最近,袁勝蘭也盤算著,以“生態”理念開家民宿。
為吸引更多創業者來甘孜州發展,近年來,甘孜州實施“貢嘎英才計劃”,每年為60名左右在文化旅游、清潔能源等領域有一定建樹的“領軍人才”提供資金、醫療、交通、培訓等方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