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
一站式解決群眾多樣化法律服務需求
值班律師接聽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耐心解答群眾咨詢的法律問題。
工作人員在自治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的服務大廳辦公。 本報記者 彭琦 攝
“如果您和所在工作單位的勞動關系有爭議的話,可以向當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明確勞動關系?!?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以下簡稱“熱線”)像一枚指南針,為正在遭遇困境的群眾指明了方向。
近日,熱線值班律師次仁曲嘎耐心地解答著熱線里的各種問題。生硬晦澀的法律條文在她的解答下,成了平實易懂的白話。
不到上午10點,熱線已接聽了3次咨詢。
當記者問到,這樣耐心細致的解答會不會感覺很麻煩時,次仁曲嘎說:“幫助有需要的人,回饋社會,是我們律師應該做的。”
熱線是自治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無償為需要法律援助的群眾提供的電話服務,此外,還有實體服務大廳和線上12348中國西藏法網(以下簡稱“西藏法網”)。
2021年4月,中心正式運行以來,“服務大廳+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12348中國西藏法網”三位一體,形成緊密聯動的法律服務矩陣,無償將法律服務送到前來求助的每一位群眾身邊。
寬敞明亮的服務大廳,法律援助、法律咨詢、司法鑒定等六大服務窗口整齊排列,功能分區明確,指引標識清晰。
在這里,有專門為農民工、老年人、軍人軍屬開設的“綠色通道”。行動不便的老人無需等待,可優先得到專業的法律咨詢;為薪資發愁的農民工,可迅速獲得法律援助的支持;保家衛國的軍人軍屬,能感受到法治力量的溫暖守護。
在這里,有10家直屬律所的資深律師、3家公證處的專業公證員、9家司法鑒定機構的權威鑒定人員,和一批懷揣熱忱的志愿者律師,輪值駐場。曾經,一位來自偏遠牧區的牧民群眾,因草場糾紛問題,愁眉不展地來到服務大廳,精通藏語文的律師耐心傾聽其訴求,詳細記錄關鍵信息,后場的律師團隊迅速開展研討,結合當地習俗和相關法律法規,為該牧民群眾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最終成功化解了糾紛,牧民群眾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來。
2024年12月起,服務大廳的作息時間再次“溫暖改變”——取消午休,工作日工作時間為10∶00—18∶00,午間正常提供服務。次仁曲嘎和其他工作人員一樣,希望他們提供的法律服務“不打烊”,公平正義的光芒時時都能照亮需要幫助的群眾。
日前,日喀則市一位電商創業者在西藏法網提交商標注冊公證申請,僅3個工作日便完成了材料審核與公證文書出具,高效便捷的服務讓他感慨:“足不出戶就能辦好這些手續,西藏法網真正把法律服務送到了指尖。”
點開西藏法網,簡潔的界面映入眼簾,“找律師”“求法援”“要仲裁”等板塊均設有漢藏雙語服務,打破了法律服務中地域與語言的雙重壁壘。
群眾不僅能在線提交法律咨詢,還可實時查閱勞動權益、婚姻家庭等高頻領域的法律法規。平臺特別開發的“智能問答”系統,依托大數據與法律知識圖譜,可快速響應80%以上的常見法律問題;對于復雜咨詢,后臺專業律師團隊會在24小時內進行深度解答。此外,西藏法網還打通了公證預約、司法鑒定申請等線上辦理通道,實現從咨詢到業務辦理的全流程數字化服務。
2019年運行以來,西藏法網點擊量突破15萬次,成為群眾線上獲取法律服務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次,一位阿佳(藏語意為“姐姐”)在務工期間發現,用人單位沒有為自己和同事購買五險一金。她半信半疑來到中心咨詢,眼中帶著“法不可近”的忐忑,請求幫助。根據相關法律,律師為她和同事爭取到了應有的五險一金待遇。
之后,這位阿佳的愛人打工時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這次她果斷動員愛人來到中心尋求法律援助。問題不僅得到了及時的解決,工友們的合法權益也獲得了維護。
“想到中心合情合理合法解決的矛盾糾紛、案件能維護一名群眾、一個群體的合法權益,我們工作時心里就充滿力量?!敝行呢撠熑饲逦赜浀猛ㄟ^中心處理過的矛盾糾紛、辦理過的案件,他一語道出法治工作者的心聲。
法治的力度與溫度同行。每一次現場咨詢、每一次熱線通話、每一條在線回復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群眾心中法治的種子生長。
截至目前,中心累計服務2.97萬余人次,受理2260余件案件,辦理200余件公證服務……一組組數據帶著“司法為民”的初心,默默地講述著那些溫暖人心的法治故事。
中心多元化服務相互配合、協同發展,構建起的全鏈條、全方位法治服務生態圈,為群眾提供了一站式多樣化的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