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帶動更多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
——黨員拉達在藏北書寫牧民共富傳奇
藏北高原,常年寒風凜冽、氧氣稀薄。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堅毅、果敢,用雙腳和實干把奮斗的足跡印刻在這片土地上。
1980年,拉達出生在那曲市班戈縣馬前鄉一戶普通牧民家庭。兒時的記憶里,鄉親們終日守著牦牛,卻仍難以擺脫貧困的陰影。“那時候,家里最難熬的是冬天,糧食不夠吃,家人生病也看不起醫生。”拉達回憶道。小學文化的他,十幾歲時便開始放牧,那時家里一年收入不超過6000元,勉強維持一家6口的溫飽。
命運的轉折,始于2009年。政府組織勞務輸出培訓,鼓勵農牧民外出務工,拉達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成功被聘用為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駕駛員。
成為駕駛員后,拉達白天跟師傅練車,夜里研究地圖;高原砂石路顛簸難行,他咬牙堅持,三年安全行駛10萬公里,年收入也達到7.8萬元。
“開車的手磨出繭子,心里卻亮堂了。”拉達說,原來世界這么大,只要肯拼,牧民也能闖出新天地。這段經歷不僅讓他攢下第一桶金,更打開了眼界。
2017年,拉達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此時的班戈縣正推進“黨建引領合作社發展”戰略,全縣基建熱潮涌動,拉達敏銳捕捉到商機,主動請纓,牽頭成立卡覺建筑公司和倫坡拉汽車機械租賃公司。“高原基建發展這么快,汽車運輸和機械租賃一定是剛需。”面對機遇,拉達信心滿滿。
拉達的判斷很快得到驗證。隨著青藏鐵路延伸、公路網擴建,公司業務增長很快。拉達帶領公司開啟“轉移就業+產業振興”雙輪驅動,逐步培育出運輸合作社和建筑兩大主體產業,通過建筑、機械租賃等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出致富新路徑。
截至2024年底,兩家企業年營收突破千萬元,帶動108人脫貧、134人就業,累計發放扶持資金104.9萬元。
“一人富不算本事,要讓全村人過上好日子。”拉達獨創了“三次分配共富機制”,初次分配通過運輸物流和建筑工程創造就業,讓牧民變身產業工人;二次分配借助政府獎補政策,為19名村民發放穩崗補貼;三次分配則通過“聯戶就業、聯產發展、聯股分紅”模式,形成“1名帶頭人+5戶示范戶+20戶跟進戶”的共富梯隊。
牧民斯格通過機械租賃分紅蓋起了藏式小樓,脫貧戶嘎瑪嘎桑平措參與項目管理成了技術骨干。“跟著拉達干,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成為當地村民們的共識。
如今,拉達正謀劃將業務拓展至那曲、阿里等地。“我要帶動更多農牧民群眾增收致富!”他的話語里,既有企業家的雄心,更有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