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農牧業發展新路徑
山南市啟動旱區糧飼兼用玉米科研項目
中國藏族網通訊 日前,山南市正式啟動旱區糧飼兼用玉米科研項目,旨在通過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攻克旱區玉米種植難題,推動當地農牧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項目聚焦糧飼兼用玉米品種研究,計劃從眾多玉米品種中篩選飼用、糧用、鮮食型等6種適宜旱區種植的玉米品種。科研團隊將在10畝試驗田內對這些品種開展種植試驗,運用先進的農業監測技術,詳細分析土壤養分含量、保水能力、透氣性等多項關鍵指標,全面掌握不同玉米品種在旱區環境下的生長特性和適應能力。
項目的核心目標是研發一套完善且實用的旱區玉米種植管理技術體系。這一體系將深入研究并確定最適宜的播種時間,根據旱區氣候特點,精準把握玉米播種的黃金時期,為玉米生長奠定良好基礎;科學規劃種植密度,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實現玉米產量最大化;探索高效的施肥方法,結合土壤養分狀況和玉米生長需求,制定精準施肥方案,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
為實現從播種到收獲的全程高效運作,項目還將搭配專門設計的農機方案。科研團隊將根據旱區地形、土壤條件以及玉米種植管理技術要求,選擇或改良適合的農業機械設備,優化農機作業流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推動農業生產向機械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該項目的實施對山南市農牧業發展意義重大。”山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米瑪次仁介紹,“通過篩選優質玉米品種和研發科學種植管理技術,不僅能夠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滿足市場對糧食、飼料和鮮食玉米的多樣化需求,還能有效改善旱區的農業生態環境,增加農牧民收入,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