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賦能助力山南文旅融合創新發展
——二〇二五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西藏首屆非遺周系列活動多領域釋放經濟活力
開幕式演出,模特展示西藏各地服飾。
賽馬選手撿哈達。
開幕式演出舞蹈《久河卓舞》。
開幕式演出舞蹈《達姆韻》。
在西藏非遺工坊促銷展示活動中直播帶貨。
全區非遺招商引資及項目簽約會現場。
賽馬選手表演飛馬直立。
圖/記者武沛濤
近日,由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山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西藏首屆非遺周系列活動圓滿落幕。
本次活動以“雪域瑰寶·藏源山南”為主題,立足山南“藏民族之宗 藏文化之源”的人文、地理、歷史等資源優勢,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媒,深入探索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來自7市(地)的舞蹈代表隊齊聚山南,以歌會友、以曲抒情,美美與共、盡情歡歌。
說唱《聲生不息》以鏗鏘有力的節奏,再現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王傳》中降魔濟世的英雄傳奇;舞蹈《達姆韻》以工布響箭舞步、熱瑪琴伴奏,將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敬畏,化作熱烈奔放的舞步,演繹著傳承千年的文化記憶,彰顯著工布獨特的生命張力與文化自信;《扎西央恰》將千年宣舞與噶爾舞創新融合,以莊重舒緩的舞步訴說著高原先民對天地的敬畏,以雄渾激昂的鼓點展示雪域歷史的風云激蕩,在莊重與激昂中訴說阿里高原的歷史變遷……
在西藏非遺工坊促銷展示活動中,來自全區各市(地)的眾多非遺工坊和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攜各地非遺產品驚艷亮相,通過線上線下同步展示銷售的方式,為廣大市民游客帶來一場非遺盛宴。從精美的傳統手工藝品,到富有特色的民族服飾,再到獨特的傳統美食、養生茶飲等,每一件展品都凝聚著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智慧與心血,散發著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
參加巡馬的農牧民騎手身著盛裝,馬兒被裝扮得格外鮮亮精神。騎手們個個精神抖擻,身姿矯健,巡游隊伍沿街道緩緩前行。街道兩旁,游客和居民駐足觀看,或拍照留念,或鼓掌歡呼。
賽馬項目展示了非遺馬具、200米馬術比賽、短途沖刺賽、趣味挑戰賽等。騎手們緊握韁繩,揮舞著馬鞭,馬匹如離弦之箭飛馳而出,每一個高難度動作,都讓觀眾心跳加速、熱血沸騰。
在全區非遺招商引資及項目簽約會上,4家企業負責人分別介紹公司發展歷程、市場前景、合作意向、未來計劃等情況。乃東區人民政府、乃東區文化和旅游局、西藏卓番林文化有限公司、北京依文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同簽訂了項目合作協議。
藏戲專場演出則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震撼心靈的文化盛宴,演員們身著色彩斑斕、極具民族特色的服飾,佩戴著精致的面具,用高亢激昂的唱腔、靈動優美的舞姿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將傳統藏戲故事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觀眾眼前。
此次活動中,山南市通過組織搭臺、政策支撐、群眾趕集、激活市場等形式,將旅游文化與經濟發展深度結合,推出住宿、餐飲、零售消費券及景區門票半價優惠等政策,開通拉薩至山南非遺周免費直通車。
據初步統計,此次活動帶動了山南市游客量增長41.81%,酒店入住率提升31.6%,商超、百貨等累計核銷30萬元、帶動消費134.01萬元。非遺市集中,100余家非遺工坊、文創企業參展,4天內銷售額達70余萬元,藏香、唐卡、銅器等非遺產品供不應求,為民族手工業產品進入區內外大眾視野,獲得更廣闊市場提供了更高的平臺。非遺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簽約文旅項目5個,涵蓋非遺服飾、文創產品等,為山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