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原綻放軍民團結之花
——那曲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背后的魚水情深
今年4月,那曲市憑借扎實的雙擁創建成果、突出的軍民共建實效、濃厚的“愛我人民愛我軍”氛圍,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
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軍政軍民攜手奮進共同鐫刻的雙擁豐碑,承載著無數感人至深的魚水情深故事。
雙擁傳統賡續綿延
那曲,在這個我國海拔最高、陸地國土面積最大的地級市,青藏公路、青藏鐵路、川藏公路北線(317國道)等團結線、幸福路縱橫交錯。
那曲人民沒有忘記那些為解放西藏、建設西藏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英烈們。在那曲市烈士陵園,雕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巍然聳立。近年來,那曲市投入資金1000萬元改造升級市級烈士陵園,投入500萬元修繕烈士陵園陳列館,舉行紀念活動120余場次,近1.5萬人次接受紅色教育。
“解放軍在建設‘兩路’過程中,不僅鑿山碎石、風餐露宿,還派醫療隊為藏族同胞治病,讓人很感動,其中閃耀的紅色精神永遠值得我們銘記、傳承。”今年清明時節,在烈士陵園西側的陳列館內,參觀者旺姆指著歷史老照片說。
“是誰幫咱們修公路?是誰幫咱們架橋梁?是親人解放軍,是救星共產黨……”西藏和平解放74年來、西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藏北高原上,《洗衣歌》所歌頌的雙擁傳統賡續不絕,承載“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等內涵的“兩路”精神傳承不息,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目前,全市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7個,300余所中小學開設國防教育課程,那曲軍分區接待地方政企、學校等機構4000余人次參觀軍分區軍史長廊,涵養了家國情懷,凝聚了國防力量。此外,那曲市積極開展“最美退役軍人”“最美擁軍人物”評選表彰、送立功喜報等活動,近年來先后涌現出次軍、色窮等“全國模范退役軍人”代表人物。
擁軍工作煥新開展
走進那曲,雙擁標識醒目張貼、處處可見。火車站候車大廳設置軍人優先標識,停車場設置軍車免費標識,市縣兩級各類窗口單位張貼“軍人、退役軍人、‘三屬人員’優先”標識,更令人暖心的是,全市簽約“那曲市擁軍企業(單位、商戶)”200余家,建成了較為完備的擁軍服務網絡。
近年來,那曲市堅持高位布局和推動,將傳承紅色基因與雙擁宣傳教育相結合,將支持部隊改革建設和保障軍人軍屬及優撫對象權益相結合,制定一系列貼心暖心優待措施,營造濃厚的雙擁氛圍。
那曲市成立市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謀劃雙擁發展、整合雙擁資源、破解雙擁難題;市委、市政府不斷改善駐軍部隊戰備、訓練、執勤、工作和生活條件,持續提升軍供保障能力水平,服務保障遂行任務部隊;在全區率先制定《關于加強新時代黨管武裝工作的意見》,逐步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軍地齊抓共管、部門協調聯動、企事業單位主動跟進、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雙擁工作常態長效運行機制。
軍民一家情暖高原
窗外,雪花紛飛;屋內,暖意融融。
今年5月16日,那曲軍分區指戰員一行頂風冒雪,再次來到66歲的益秋老人家中。“膝蓋已經好多了,家里的輪椅都沒用了。”老人雙手合十,不停地向探望人員表達感激之情。
原來,那曲軍分區在常態化開展義診過程中,將病情較重的11位老人篩選出來,于2024年1月送往西藏軍區總醫院進行免費治療。“益秋當時是病情最重的一位,患有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生活幾乎不能自理。”那曲軍分區軍醫劉俊說。
“托解放軍的福,今年我還領到村里合作社分紅了!”益秋補充道。
益秋老人生活在色尼區那曲鎮曲果仁毛村。在村委會,記者見到4塊分紅牌子,記錄了曲果仁毛村牦牛育肥基地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最近4年的分紅金額:2021年26.18萬元,2022年28.5萬元,2023年31.085萬元,2024年45.1萬元。不斷向上攀升的數字背后,是駐地部隊的真情幫扶托舉。
駐那曲部隊堅持長期與短期相結合,積極探索幫扶新路子,持續鞏固“五共五固”結對共建成果,實現幫扶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2022年以來,那曲軍分區累計投入幫扶援建資金310余萬元,援建地方21個具體項目,涉及產業升級、文化旅游、助學興教等8個方面,協調共建企業單位解決就業崗位84個,解決13名殘疾困難戶公益崗位就業。武警那曲支隊近年來投入近百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6項。
人民軍隊人民愛,人民軍隊愛人民。新時代新征程,那曲市將樹牢“軍民一家人”“軍地一盤棋”意識,在這片有著雙擁光榮傳統的高天厚土上,讓“紅色基因”滋養的雙擁之花綻放得更加美麗、愈發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