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族網通訊 6月6日上午,我省在海南藏族自治州青海湖布哈河、西寧市海湖新區國家濕地公園同步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兩處放流區共放流115萬尾魚苗。其中,布哈河放流青海湖裸鯉魚苗100萬尾,在湟水河放流花斑裸鯉魚苗15萬尾。
青海省農業農村廳、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和縣人民政府6日舉行增殖放流活動,100萬尾青海湖裸鯉魚苗放流布哈河。
青海湖裸鯉經過全淡水人工養殖環境培育后放流至布哈河等淡水河,能夠大大提高其存活率。
據了解,增殖放流是快速補充生物群體數量、穩定物種種群結構、增加水生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途徑,對防止物種滅絕,保持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
青海省漁業環境監測站、青海省漁政管理總站、西寧市農業農村局6日在西寧海湖新區國家濕地公園舉行放流活動。
在活動現場,許多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序參與放流。許多市民也積極參與,用行動示愛自然,守護綠水青山。
近年來,我省相繼頒布實施了一系列保護漁業資源的法律法規,在黃河流域開展水生生物監測,進行魚類資源封育工作,持續開展黃河土著魚類增殖放流,從2009年至今,已累計向黃河水域放流花斑裸鯉等土著魚類1400 余萬尾,此外,據青海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林介紹,目前青海省已累計放流青海湖裸鯉1.56億尾,對青海湖裸鯉資源恢復的貢獻率達到了23%,人工增殖整體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目前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已恢復到9.3萬噸,是保護初期的3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