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草木復蘇,我們迎來了第46個植樹節。3月11日,記者來到拉薩南北山綠化項目工程香噶3號片區看到,現場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們熱情飽滿、干勁十足,相互配合,一鋤一鋤地挖坑刨土,一鍬一鍬地填土踩實埋苗,小心翼翼地扶正樹苗,一絲不茍地完成每個環節……這標志著2024年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正式開工。
鼓足干勁 不負春光
記者了解到,自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實施以來,按照每新增100畝至200畝林地設置一個護林員崗位的原則,已新增就業崗位超1300個,有效解決了當地群眾的就業問題。
“以前主要靠在拉薩周邊打零工為生,現在不僅有固定的工資拿,還能和大家一起唱歌,一起干活,每天都很開心。”農牧民務工人員米瑪開心地說道,“工程施工期間,我的主要工作是挖坑和種樹,每月能掙8000元左右,比以前打零工穩定多了,而且能為拉薩南北山綠化貢獻一份力量,我覺得很有價值。”
在香嘎3號片區植樹造林點,像米瑪一樣每天忙著植樹的工人還有很多。“看到樹活了就不會覺得累了,想到以后滿山綠的景象更不會覺得累了。”當記者問正在給剛種植的苗木澆水的拉姆種樹累不累時,她這樣說。
就這樣,日復一日,他們的日子也像茁壯成長的樹苗,充滿了希望和期待。
植此青綠 久久為功
香嘎3號片區植樹造林點位于山頂,山路陡峭。為了將苗木運送上山,項目組還雇傭了群眾騾馬隊,每天保障80匹騾馬幫助運送苗木,騾馬隊按規范將苗木進行分裝,每匹騾馬分裝苗木10余株,每天能運送苗木7000株,運送上山后由植樹工人栽種。
“別看現在有這么多樹,我們剛到這里的時候山上都是光禿禿的。上山的路都是羊腸小道,從山底到山頂來回一趟就得50分鐘左右,加之山路崎嶇,搬運種苗、灌溉澆水、土地平整都十分困難。”香嘎3號片區負責人黃海波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
自南北山綠化工程實施以來,香嘎3號片區完成造林面積2927.4畝,成活率達90%,主要種植沙棘、祁連圓柏、油松、月季等苗木,助力30余名農牧民就業,累計增收700多萬元,人均年收入達2.5萬余元。今年,該片區計劃完成造林地鞏固提升939.6畝。
據了解,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計劃用十年時間完成營造林206.72萬畝,實現“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的構想,著力將拉薩打造成生態宜居的高原省會城市。2023年完成營造林24萬畝,其中完成2022年度補植補栽任務6萬畝,完成2023年度任務18萬余畝;造林整體成活率達85%以上,部分區域達到90%以上。今年,計劃完成近兩年造林補植補造任務,開展原造林地鞏固提升4.4萬畝,新增營造林10萬畝以上。
春山在望 未來可期
拉薩市林草局副局長王尚德介紹,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是西藏首個在高原河谷地區開展的大規模生態建設和修復工程,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來,拉薩市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南北山的綠化工作。等到南北山綠化工程全部完成后,相當于多了600個南山公園,年均可新增儲水約4980萬噸、固碳量22.91萬噸、釋氧量19.30萬噸、保肥量2.71萬噸、生態價值14.85億元。
布達拉宮正南方的南山公園樹木蔥郁、溪流潺潺。作為西藏推進拉薩南北山綠化的前期試點成果之一,南山公園如今已成為市民和游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45歲的王紅已在拉薩生活20年,她欣喜于近幾年來拉薩生態環境的改變:“感覺空氣比以前更濕潤,綠色更多了。”種下的是花草樹木,改善的是城市生態環境,提升的是居民生活質量,收獲的是經濟社會和諧發展……如今,“五年增綠山川、十年綠滿拉薩”“春有花、夏有蔭、秋有彩、冬有綠”的愿景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