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乃湖無疑是可可西里頗具神秘色彩的地方,不僅因為這里地處可可西里腹地、人跡罕至,更因為每年有數萬只藏羚羊在這里迎接新生。
今年藏羚羊遷徙產仔季,記者跟隨青海省公安廳森林警察總隊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巡山隊到卓乃湖執法巡查,見證了這場生命的輪回。
7月7日,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區域,幾只藏羚羊在活動。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當巡山隊伍到達卓乃湖時,暮色漸濃。平均超過4800米的海拔高度讓云海翻卷在如黛的遠山間,幾束金光刺破云層照向湖面,此刻的卓乃湖如藍寶石般閃耀奪目。
每年5月到7月,上萬只藏羚羊依循種群記憶,跋涉近千里來到卓乃湖誕下幼仔。這意味著,離卓乃湖越近,就能看到越多的藏羚羊。它們成群結隊,像珍珠一樣,密密麻麻地灑在微微泛青的荒原上。
“一只,兩只,三只……”正當我們討論山坡聚集了多少只藏羚羊時,突然,一群藏羚羊沿著山梁向背光處飛奔。“一定有猛獸在追它們。”可可西里森林公安局三級高級警長、首批巡山隊員趙新錄拿起望遠鏡,一邊觀察一邊告訴記者,“遷徙產仔季,有超過3萬只藏羚羊聚集在卓乃湖,隨之而來的還有狼、棕熊等猛獸。”
7月8日,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區域,棕熊準備捕獵藏羚羊。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在巡山隊員眼中,卓乃湖意義特殊。這里是藏羚羊的“大產房”,但在盜獵案件高發期,也成了盜獵分子的狩獵場。
1997年到可可西里工作的趙新錄,每當回憶起卓乃湖畔的血腥場景,總是忍不住攥緊拳頭:“我在心里暗暗發誓,要守護好這里。”
在無人區拼死追捕犯罪分子,把最后一口糧食留給救助的藏羚羊……20多年來,可可西里巡山隊執著堅守生命禁區,藏羚羊種群數量也從20世紀80年代末的不足2萬只恢復增長至7萬多只。
7月7日,在可可西里卓乃湖區域,藏羚羊在活動。 新華社記者 杜笑微 攝
巡山車輛行駛在卓乃湖周邊,越來越多的藏羚羊出現在山梁上,躍動的身影瞬間趕走了無人區的孤寂。為了不干擾動物,我們盡量放慢車速,默默欣賞眼前的一切。
“發現藏羚羊肢體!”接到隊員報告后,趙新錄下車查看情況。
“這一看就是狼撕碎的,藏羚羊的小蹄子還是白色的、軟的,這說明它剛出生不久。”趙新錄說,看到被吃掉的小羊心里還是酸酸的。說罷,巡山隊員將藏羚羊肢體放歸原處,巡山隊一行繼續向遠方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