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秀才讓在青海湖邊說唱《格薩爾》史詩
2010年9月29日作者與海南州文聯原主席恰嘎·多杰才讓在青海湖采訪了解《格薩爾》民間藝人
2018年9月1日作者在青海湖石乃亥采訪項秀才讓。
9月的草原秋高氣爽,“格薩爾文化傳承人數據庫”建設課題組赴青海湖地區,田野調研,并零距離采訪了《格薩爾》朵瑪、藏戲、說唱等的傳承者。
《格薩爾》藝人是格薩爾文化的創造者、傳承者、傳播者,也是《格薩爾》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承載者,他們用不同方式傳承著特殊的文化符號。由于其獨特的傳承方式,保護傳承人、傳承人的語境和生態環境是保護格薩爾文化的首要任務。
項秀才讓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石乃亥鄉切吉村的一個牧民,他還有一個名字叫“阿貝”,他既是《格薩爾》說唱藝人,也是民間《格薩爾》藏戲的傳承人。項秀才讓1980年開始學習說唱《格薩爾》史詩,對他而言,《格薩爾》部本是當時的藏文課本。
項秀才讓說唱《格薩爾》史詩源于他的外曾祖父參木智,參木智傳承給兒子尕瑪,尕瑪又傳承給兒子尕藏公保,項秀才讓是尕藏公保的外甥。項秀才讓年幼時經常去舅舅尕藏公保家學習《格薩爾》史詩的曲調及相關基礎知識。他年滿17歲時基本掌握了當時流行的《格薩爾》曲調及唱法,并逐漸成為當地有名《格薩爾》藝人。在當地的賽馬會等主要節慶上,都能聽到他說唱的《格薩爾》史詩,豐富了牧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傳承和保護了青海湖周邊流傳的傳統《格薩爾》說唱藝術。
項秀才讓吟誦《格薩爾》史詩時聲音宏亮,抑揚頓挫,節奏鮮明,至今能唱30余種曲調。1988年便開始在青海藏語廣播電臺里錄音《賽馬稱王》《阿扎瑪瑙宗》《董氏預言授記》《阿達拉姆》等部本,得到了群眾的高度贊譽。1996年錄制了《阿達拉姆》《華貢娃》《姜國王子》《救母篇》等部本,由西海民族影像出版社出版發行。
項秀才讓也是民間《格薩爾》藏戲的傳承人。從2010年起,他利用放牧休閑時間,查閱大量的史詩部本等資料開始編寫劇本,并組織培養了7名《格薩爾》藝人。2011年,在青海湖畔首次演出了《格薩爾》歌舞劇《七勇士》,這當時是環湖地區《格薩爾》民間藝術團的雛形,如今已經發展到有40名藝人。其中最大的55歲,最小的17歲。
項秀才讓組織、編排的《格薩爾》歌舞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贊譽。2014年共和縣文體廣電局舉辦的“春節元宵節文藝匯演”中榮獲第三名;2018年由共和縣委、共和縣政府主辦的“共和縣春節文藝匯演”中獲第一名。他還參加省文聯舉辦的宣傳十九大精神曲藝演出。
項秀才讓帶領著《格薩爾》民間藝術團豐富了當地的群眾文化生活,更對推動環湖地區《格薩爾》史詩的廣泛傳唱,挖掘、搶救、保護,培養和發展文化傳承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