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精品_特片网久久_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_亚洲第一黄色网_羞羞电影网_免费黄色大片网站

中國藏族網通

梅卓 久美多杰---“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在青海

   作者 : ?梅卓 久美多杰    發布時間 : 2020-08-10
字體 :

1.jpg

2020年7月15日,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調研時對《格薩爾》等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作出重要講話一周年之際,省文聯召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格薩爾》史詩重要講話學習座談會,重溫了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格薩爾》史詩的五次重要講話精神。來自全省各地的60多名《格薩爾》藝人和專家學者聚集在一起,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和工作生活方面發生的變化、取得的成就,暢談學習體會和感受。他們對新時代《格薩爾》傳承保護和研究傳播等工作充滿了自信和希望。

一、總書記眼里的《格薩爾》史詩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考察工作時,觀看了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說唱展示,并同《格薩(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切交談。他說:“我今天來看你們,聽你們的演奏演唱,就是要表明黨中央是支持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習近平強調指出,“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持和扶持《格薩(斯)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

黨的十八大來,以《格薩爾》等三大史詩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文化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注。2014年9月28日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2014年10月15日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談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提到了《格薩爾》等三大史詩的政治意義和學術文化價值。2018年3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再次提及《格薩爾》等三大史詩的傳承,并稱贊其為“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在2019年9月27日召開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追溯我國強大文化自信的根源時,他滿懷深情地說:“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我國各民族創作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作品,傳承了格薩爾王、瑪納斯、江格爾等震撼人心的偉大史詩,建設了萬里長城、都江堰、大運河、故宮、布達拉宮、坎兒井等偉大工程。中華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紛呈、博大精深,就在于它兼收并蓄的包容特性。”在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再次把《格薩爾》史詩提到很高的地位,使得《格薩爾》這部偉大史詩更加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文化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格薩爾》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之一,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9年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遺產代表作名錄”。?

2.png

二、《格薩爾》成為跨世紀的文化工程

《格薩爾》也叫《格薩爾王傳》,它是一部發源于青藏高原而跨地域、民族和國界傳播的活態史詩,地域上跨越了西藏、青海、四川、甘肅、云南、內蒙古、新疆等多個省區。在境外,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蒙古、俄羅斯等國也都有流傳。傳播地域如此廣闊,涉及語言如此眾多的演述藝術,在世界上并不多見。它是族際文化互動、國際文化交流以及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鮮活例證。

傳唱千年的史詩《格薩爾》,在歷史的變遷中相繼流傳到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納西族、白族、普米族、羌族、獨龍族、撒拉族等兄弟民族當中,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了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后回歸天國的英雄業績。而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這部史詩與各自民族的古代社會生活和傳統文化相交融,形成了本民族特質的《格薩爾》。

青海是《格薩爾》史詩的主要發源地,省內各地都有傳說中的《格薩爾》遺跡和遺物,到處流傳著《格薩爾》以打壓黑惡勢力、降服妖魔、抑強扶弱、造福百姓、保護美麗和諧家園為核心主題的傳奇故事。《格薩爾》史詩愛好者和研究者發現了《格薩爾》史詩及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與特殊的文學價值,早在19世紀八十年代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許多外國學者從青海各地搜集和挖掘了不少《格薩爾》史詩的原始版本,青海因此成為國內外最早發現《格薩爾》史詩的地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十分關心和重視《格薩爾》的搜集整理和學術研究工作。1952年2月,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決定由省文聯負責成立“《格薩爾》工作組”,開展史詩的搜集、整理、翻譯等工作。根據當時中央宣傳部的工作部署,我省率先開展《格薩爾》史詩的普查和搜集工作,組織200多人的學術考察和科學研究隊伍,在國內所有《格薩爾》史詩流傳的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普查和搜集搶救工作,并取得了巨大成績,這在藏族文化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壯舉。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格薩爾》的搶救工作重新開始。從1983年起,《格薩爾》史詩的搜集、整理和研究連續三次被列為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之后又列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突顯了《格薩爾》在國家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改革開放初期,我省先后成立了青海省《格薩爾》搶救工作領導小組和青海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使《格薩爾》事業走上新的發展道路。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和省《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強有力的領導下,在文化旅游、民族宗教、財政、社科、廣電、出版、高校等部門和單位的支持及各市州的積極配合下,我省的《格薩爾》工作在田野考察、民間藝人搶救、原始版本的搜集、整理、出版、翻譯、學術研究和《格薩爾》衍生文化的發展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很多領域的工作走在了全國有關省、區的前列,起到了引領和帶動作用。?

3.png

三、《格薩爾》事業在持續發展進步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對過去各個時期各個階段的工作進行認真總結,并提出新時代《格薩爾》工作重點任務,有力推動了史詩保護、傳承、發展各項事業的有序發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牢固樹立服務國家、社會和時代發展的責任意識,致力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格薩爾》搜集整理出版翻譯成績喜人。截止目前,搜集各種手抄本、木刻本、藝人說唱本80多部,整理出版了省內優秀藝人的說唱本《南鐵寶藏宗》、《薩栗金宗》、《吉合目牦牛宗》、《大食沃茂隆讓》、《麥布山羊宗》、《雪山伏藏庫》等50多部;編輯出版了《格薩爾》少兒讀本叢書6本;漢譯出版了《英雄誕生》《敦氏預言授記》《賽馬稱王》《霍嶺之戰》《丹瑪青稞宗》《辛丹內訌》《大食財寶宗》《卡切玉宗》《象雄穆德宗》《歇日珊瑚宗》《雪山水晶宗》《阿達拉姆》等18部,為這部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翻譯成更多語言文字打下了基礎。與此同時,連續多年錄音、記錄、整理、出版了我省杰出《格薩爾》藝人才讓旺堆的《阿達鹿宗》《獅虎海螺宗》《嶺國歌舞》等11部12冊《格薩爾》史詩部本。

需要特別介紹的是,為慶祝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進一步推動《格薩爾》工作,國家民委、文化部、中國文聯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于1991年在北京聯合舉行《格薩爾》工作成果展,并召開《格薩爾》說唱藝人命名大會,授予才讓旺堆等四名藝人“優秀的《格薩爾》說唱家”稱號,這是國家部委和文藝團體、學術機構首次把優秀說唱藝人命名為“說唱家”。才讓旺堆1936年6月出生于我省海西州格爾木市唐古拉鎮一個牧民家庭,少年時代開始說唱《格薩爾王傳》,2014年5月在西寧去世,享年78歲。鑒于才讓旺堆在民族民間文化搶救保護工作中的突出表現,1997年,國家民委、文化部、中國文聯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又授予他《格薩爾》搶救和研究“突出貢獻先進個人”稱號。他所掌握的《格薩爾》史詩部數在同類藝人中首屈一指,能說唱的史詩超過百部,代表作有《吉祥五祝福》、《陀嶺之戰》、《犀嶺之戰》等,不僅為青海《格薩爾》工作贏得了榮譽,也為全國《格薩爾》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格薩爾》藝人搶救保護培訓有序進行。我們始終把《格薩爾》民間藝人的搶救保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堅持每年深入基層農牧區,認真做好各項調研,從民間不斷發現新藝人。先后在全省各地發現并登記了140多位不同類型(神授藝人、掘藏藝人、圓光藝人、聞知藝人、吟誦藝人等)的《格薩爾》說唱藝人,給他們建立了基本信息檔案(果洛48人、玉樹28人、海南28人、黃南15人、海西11人、海北8人、海東6人)。這些藝人年齡最大的出生于1900年,最小的是2007年生人,相差真正一個世紀。他們當中目前有近40人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對于《格薩爾》老藝人,我們加大了搶救性保護力度,通過錄音、記錄、整理、出版他們說唱的部本,為世人留存了一份份珍貴的文化記憶和精神財富。比如,我們已完成了對“寫不完”《格薩爾》的藝人格日尖參和“畫不完”《格薩爾》的藝人尕洛、“抄不完”《格薩爾》的藝人布特尕父子等,他們的所有作品和相關資料都得到了搶救性保護。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格薩爾》傳承、傳播區域群眾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對格薩爾文化的存續、傳承環境造成了較大沖擊,出現了格薩爾傳承人數量不斷減少,傳承空間日漸萎縮等現象。因此,我們通過爭取非遺項目資金,與相關州、縣聯合舉辦《格薩爾》藝人培訓班,邀請相關領域專家講授非遺傳承人的權利和義務,傳承人的搶救與保護,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格薩爾民間信仰,數字化保護與網絡文化建設,以及《格薩爾》史詩的不同說法、唱腔等內容等,讓資深《格薩爾》藝人與學員進行交流切磋,起到既傳授技藝經驗、幫助提高升華,又帶動和培育更多新藝人的作用。

《格薩爾》田野考察調研不斷深入。遍布全省各地的大量《格薩爾》遺址、遺跡、遺物和民間傳說故事,充分展現了《格薩爾》這部古老史詩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研究《格薩爾》的珍貴資料和重要依據,對于進一步弘揚《格薩爾》文化,帶動當地旅游業,促進農牧民創業增收、脫貧奔小康,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我們多次組織專業人員,先后深入果洛、玉樹、黃南、環青海湖地區和東部農業區,進行了田野調研和實地考察,發現了許多反映在《格薩爾》史詩中的新的遺址、遺跡、遺物和風物傳說,撰寫了《充滿優秀民間文化的一片沃土——海東<格薩爾>文化調研報告》《青海海東地區<格薩爾>文化現狀》《青海海東藏鄉考察<格薩爾>文化調研報告》《高原上流傳的史詩文化記憶——海西<格薩爾>文化調研報告》《關于貴德<格薩爾>文化的考察報告》《玉樹:校園里<格薩爾>史詩的芬芳》等報告等多篇調研報告和考察論文,進而擴大對外宣傳,以群眾文化促進社會和諧、助推旅游事業發展。先后赴西藏、四川、甘肅、云南等省開展專題調研,深入了解各地獨具特色的《格薩爾》文化,學習借鑒好的經驗做法,撰寫了《西藏阿里地區<格薩爾>文化考察紀實》《藏區<格薩爾>文化調研報告》等,對我省保護發展《格薩爾》史詩及其文化提出建議。? ? ??

《格薩爾》研究取得豐碩成果。我省各地專業人才不斷涌現,優秀科研成果層出不窮,先后出版了《<格薩爾>史詩概論》、《雪域<格薩爾>藝人研究》《宗教型<格薩爾王傳>的文本普查與研究》、《中國藏區民間格薩爾信仰的田野調查》《格薩爾信仰文獻的搜集整理與研究》《史詩<格薩爾>“口述”中的體育文化普查與研究》《<格薩爾>與藏族民俗研究》《雪域<格薩爾>遺跡遺物普查與考證》《中國<格薩爾>文化之鄉瑪域果洛》等專著,有些研究成果填補了學術空白。科研人員在省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多篇科研論文,在國內相關省市區同行中在走在了前列。特別是省文聯和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中青年專業人員近幾年申報的《格薩爾三十員大將風物傳說調查與研究》《<格薩爾>原始版本研究》、《江河源格薩爾文化研究》、《<格薩爾>史詩中的藏族生態文化研究》《史詩<格薩爾>視覺文化的數字化保護與研究》《史詩<格薩爾>圖像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研究》《<格薩爾>史詩中的傳統民俗文化研究》及“格薩爾文化傳承人數據庫”建設等課題成功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自主項目等資助。為了普及《格薩爾》史詩文化,適應當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和審美情趣,有關人員正在翻譯編寫《<格薩爾>簡明讀本》系列叢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簡明扼要的情節、精美細致的圖畫講述格薩爾故事,讓世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辟了我省《格薩爾》工作新領域。

《格薩爾》傳承人申報和傳承基地建設穩中有增。在經過專家鑒定的《格薩爾》說唱藝人中,我們申報獲批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性項目《格薩爾》傳承人有 5名,別是省文聯著名說唱藝人才讓旺堆(已故),玉樹州著名說唱藝人達哇扎巴,果洛州著名說唱藝人格日堅參(已故)和馬背《格薩爾》藏戲傳承人才讓華旦及圓光藝人才智;省級傳承人有6名,除了上述藝人外還有果洛州久治縣的掘藏藝人旦增智華。在深入調查了解的前提下,根據做出的工作成績和取得的實際效果,我們在各地設立了格薩爾文化傳承保護基地。授予達日縣的青海省果洛州森姜珠牡茶城文化藝術宮殿、雜多縣第二民族完全小學、囊謙縣達納寺、果洛州《格薩爾》博物館、果洛州格薩爾五明佛學院“格薩爾文化傳承保護基地”牌匾;授予玉樹州第二民族高級中學“格薩爾文化傳承學校”稱號;授予海南州貴德縣格薩爾諾布嶺文化園、果洛州久治縣年寶玉則《格薩爾》馬背藏戲團和海北州剛察縣扎蘇寺“格薩爾文化傳承保護基地”牌匾;授予共和縣倒淌河鎮湖東梅雅村、天峻縣快爾瑪鄉“青海省《格薩爾》史詩研究基地”牌匾;授予澤庫縣格薩爾藝術團、達日縣格薩爾大王獅龍宮殿“《格薩爾》史詩保護傳承基地”牌匾;授予達日縣桑日瑪鄉阿達拉姆骨城遺址“《格薩爾》遺跡傳承保護基地”牌匾;授予果洛“青海省《格薩爾》圓光文化傳承基地”牌匾;授予青海湖喜瑪拉登《格薩爾》文化遺跡點“非物質文化遺產《格薩爾》史詩傳承基地”牌匾。這些工作極大地鼓舞了基層單位、民間機構和公益文化人士投身《格薩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熱情。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在與科研機構和院校開展學術交流,以及深入基層進行學術考察之際,給大學圖書館和州縣有關學校、民間劇團、寺院、村文化室等累計贈送各種部本的《格薩爾王傳》和《格薩爾研究》雜志等一千多本,以更有效的方式傳播《格薩爾》文化,產生了樹立典范、激勵當代的效果。

《格薩爾》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工作取得實效。我省先后成功舉辦了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與傳承論壇、首屆嶺?格薩爾文化研討會、《英雄格薩爾》學術研討會、格薩爾文化論壇等活動;組織專家學者積極參加全國性學術研討會,與國內相關機構和研究人員進行廣泛交流,充分展示了《格薩爾》史詩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價值,有力地提升了青海《格薩爾》工作的影響力。省內學者也多次應邀參加了俄羅斯、加拿大等國內外《格薩爾》學術研討會并宣讀科研論文,獲得同行的贊譽,進一步擴大了我省《格薩爾》研究的品牌價值。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我們與全國《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召開青海地區《格薩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十周年(2009-2019)研討會,總結《格薩爾》史詩傳統列入人類非物質遺產名錄以來保護與傳承方面取得的成績與經驗,針對今后非遺保護與傳承工作提出意見建議,為“全國《格薩(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產統籌保護規劃”方案的編寫提供了真實可靠的依據。

為了發揮《格薩爾》特色專業和人才優勢,整合青海《格薩爾》的研究資源,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與青海民族大學合作,共同開展《格薩爾》的教學人才培養和科研合作項目,在藏學院設置了《格薩爾》學科碩士點,已培養《格薩爾》專業碩士生20多人。通過與青海民大的聯合,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連續獲批八項國家級重點研究課題,達到了教學與科研雙贏的目的。

4.png

《格薩爾》文化發展充滿活力。各地依靠豐富的文化資源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先后舉辦了“格薩爾文化藝術節”、“格薩爾賽馬節”等群眾文化活動,為民間說唱藝人展示藝術才華提供了舞臺。部分州縣加大對《格薩爾》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興建了“格薩爾王獅龍宮殿”、“格薩爾文化廣場”、“格薩爾博物館”、“格薩爾文化活動中心”和《格薩爾》人物雕塑等,擴大了《格薩爾》品牌文化的影響力,加快了當地文化旅游業的全面發展。我省專業藝術團體積極創作、排練、演出的《格薩爾》劇(節)目,集中打造具有青海地域特色的《格薩爾》文化品牌,涌現出了果洛州民族歌舞團的《賽馬稱王》、海南州格薩爾歌舞劇團的《姜國王子》、《雪域英豪?嘉擦》等優秀劇目。目前,活躍在全省各地的民間《格薩爾》劇團有30多家,他們在繼承傳統藝術的同時進行創新性發展,以草原和麥場為舞臺,以闊湖和高山為背景,以清流和濤聲為陪襯,以太陽和彩虹為燈光,在各種節會上演出《格薩爾》史詩,極大地豐富了廣大農村牧區的群眾文化生活。果洛州成功申報了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試驗區,把弘揚《格薩爾》史詩文化與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緊密聯系在一起,力爭文化保護和生態建設實現雙贏。玉樹州啟動了以保護和弘揚《格薩爾》史詩文化為目的重大文化工程——整理出版100部玉樹藝人說唱或收藏的《格薩爾王傳》,翻譯出版其中30部優秀《格薩爾王傳》,編輯《格薩爾名詞術語大典》,出版《格薩爾經典諺語精選》和《格薩爾唱腔曲譜大全》等。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積極參與和協助動畫電影《格薩爾王》劇本和畫面的修改完善工作,為促進和推動青海民族文化事業和產業發展獻計出力。

《格薩爾》對外宣傳凸顯特色。近年來,我省非常重視《格薩爾》史詩及其文化的宣傳工作,中央媒體和省內外媒體先后拍攝了《格薩爾的英雄草原》《青海——格薩爾的故鄉》《神奇的藝人——才讓旺堆》《江河源——格薩爾情》《話說格薩爾》《千年絕唱——環湖格薩爾史詩文化》《果洛格薩爾文化之鄉》《話說格薩爾遺跡遺物》《圓光藝人眼中的格薩爾》等一系列專題片。青海廣播電視臺藏語頻道“《格薩爾》說唱節目”連續錄制播送了《阿達拉姆》《嘎德智慧宗》《吉祥五祝福》《森達海螺宗》《扎拉鎧甲宗》《陀嶺之戰》《果惹擦宗》等二十余部由不同藝人說唱的《格薩爾》史詩。我省《格薩爾》專家和學者多次接受了中央電視臺、新華社、青海電視臺、四川電視臺和香港電臺等多家媒體的采訪,大量報道了青海《格薩爾》史詩的搜集、翻譯、整理、出版、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擴大了我省《格薩爾》工作的影響。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主辦的《格薩爾研究》內部刊物和“中國《格薩爾》文化網”辦出了一定特色。

四、《格薩爾》工作需要各方面關注支持

隨著國家的強盛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我省《格薩爾》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為我們繼續前輩們未竟的崇高事業,以更加堅定的文化自信,更加嚴謹的學術態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扎實推進新時代青海《格薩爾》事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和發展環境。同時,我們也看到,青海《格薩爾》工作還有一些需要引起關注和加強改進的問題。比如,在學術研究方面,全省《格薩爾》工作還沒有科學統一的長遠規劃和近期發展目標,相關科研機構和各地專業人員受經費方面的制約,習慣于各自為政、單打獨斗,還未形成強大的整體合力和集體成果;在《格薩爾》搶救保護方面,除了爭取國家非遺保護項目以外,沒有其他資金來源,經費渠道單一,無法滿足我省各地《格薩爾》搶救保護整理出版等工作實際需要;在《格薩爾》史詩翻譯方面,具備高質量翻譯能力的人才很少,致力于《格薩爾》漢文翻譯的工作者青黃不接,后繼力量不盡人意;在《格薩爾》藝人(傳承人)培養方面,雖然全省各地都有各種類型的《格薩爾》藝人(傳承人)和民間團體,他們為史詩文化的傳承保護和發展付出了心血,但是工作成果轉化緩慢,書籍資料影像等出版難度大;在《格薩爾》文化基地建設方面,為基層《格薩爾》文化傳承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和取得明顯成績的各類學校、民間文藝團體、藝人(傳承人)和相關寺院普遍缺乏發展資金,我們將其確認為“格薩爾文化傳承基地(傳播中心、保護中心、研究基地等)”后,除了頒發牌匾和進行業務指導以外,無力提供更多支持,而他們則希望黨委、政府建立有關的激勵機制,得到政策扶持和資金幫助。

? 五、要努力使《格薩爾》傳播空間更加廣闊

最近,青海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已經更名為青海省格薩爾史詩保護研究中心。這為我們把《格薩爾》史詩的搶救性保護和傳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發掘和保護促進學術研究,理順關系、暢通渠道,積極爭取更多的《格薩爾》保護傳承項目,加強科研力量,培養更多學術帶頭人,充分發揮非遺保護和推動格薩爾文化建設中的帶頭引領作用,創造了基礎條件,提供了重要平臺。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在省《格薩爾》工作領導小組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自信、加強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格薩爾》史詩的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我省“五四戰略”和“一高兩優”目標,繼續做好《格薩爾》史詩的搶救、搜集、整理、出版、翻譯、學術研究等基礎性工作,加強對各地《格薩爾》工作的聯系協調和業務指導,增進團結協作,凝聚工作合力,進一步打造好我省《格薩爾》文化品牌,積極推動民族特色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

第一,加強《格薩爾》傳承和保護工作。《格薩爾》史詩的傳承和保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除了對文本和藝人進行搶救和保護外,更重要的是對其生態加以系統性保護。在保護工作方面要實現從局部到整體、從單一到多元的跨越,進一步鞏固業已形成的以民間為基礎、政府為后盾、學界為智庫,三方合力的多重保護工作模式。在《格薩爾》藝人的搶救保護方面,要細致做好新發現藝人的鑒定,重視藝人的培訓和培養工作,發揮他們的基礎作用;在《格薩爾》史詩的傳承方面,要積極申報《格薩爾》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各地設立《格薩爾》史詩傳承基地、文化傳播中心、文化傳承學校等,發揮傳承人和傳承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格薩爾》學術建設方面,打破地域界限和學科范圍,聘請省內外更多優秀人才擔任青海省《格薩爾》專家委員會委員,加強交流與合作,對《格薩爾》史詩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整理與研究,舉辦不同類型的學術研討活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內涵,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品,發揮他們的智庫作用。

第二,做好《格薩爾》搜集整理和傳播工作。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非遺”保護項目,組織研究人員,搜集和搶救散佚于民間的珍貴手抄本、木刻本,利用三至五年時間整理和出版老中青三代《格薩爾》藝人不同特色的說唱本。抓緊做好已故著名藝人說唱磁帶等珍貴資料的數字化轉化制作保存工作,以科學有效的手段記錄、保存《格薩爾》史詩,讓格薩爾文化繼續“活”下去。繼續借助廣播電臺藏語頻道的優勢平臺,錄制《格薩爾王傳》,開辦“格薩爾文化訪談”欄目,用藝人說唱和專家訪談等形式,向更多農牧民群眾傳播正能量,堅定文化自信,促進非遺保護。

第三,重視《格薩爾》各種版本資料保護。要做細《格薩爾》手抄本、木刻本等原始資料的收藏和保存工作,做好反映《格薩爾》史詩及其文化的唐卡、服飾、遺物等各種珍貴藏品的保護工作。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利用五至十年時間,對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由青海省在全國率先組織力量進行大規模搜集、整理和翻譯的一系列《格薩爾傳奇》(漢文版)珍貴資料進行電腦文字錄入、校對、整理,爭取正式出版發行,讓省內外《格薩爾》學界、文學界、翻譯界的學者和科研人員共享資源,推動《格薩爾》史詩的傳播和文本的精準翻譯,讓后人尊重已故知識分子的勞動成果,了解老一輩文藝工作者的歷史貢獻,學習他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克服種種困難熱情投身《格薩爾》史詩搶救、保護工作的無私奉獻精神。

第四,加大《格薩爾》史詩翻譯力度。密切與省內外翻譯界的聯系,凝聚各方面力量,努力把我省整理出版的和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挖掘、搶救、整理、出版的《格薩爾王傳》部本翻譯成漢文,讓各民族讀者認識和了解《格薩爾》史詩這一中華民族共同的優秀文化成果。

第五,編寫《格薩爾》普及讀物。積極爭取項目,在保持史詩內容完整性的基礎上, 編寫一套具有較強可讀性,讓廣大漢文讀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格薩爾》普及讀物,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簡明扼要的文字,精美細致的插圖,符合現代人閱讀習慣和大眾化審美需求的情節,講好《格薩爾》故事,更好地樹立文化自信。鼓勵和引導更多作家、藝術家制作青少年喜愛的《格薩爾》動漫、連環畫、動畫作品和影視劇作,出版各類普及本和文化讀本,以便使格薩爾文化得到廣泛傳播。

第六,強化《格薩爾》田野調查。深入基層進行實地考察調研,掌握豐富的第一手資料,把《格薩爾》與生態環境保護、傳統文化發展等現實問題相結合進行學術研究,在觀念和手段結合上、內容和形式融合上進行探索創新,提出獨到新穎的觀點和見解,提高科研質量和水平。在對我省藏區《格薩爾》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外,要重視和加強蒙古族、土族等民族聚居地區《格薩爾》史詩文化的搶救搜集整理出版和學術研究。

第七,助推《格薩爾》衍生文化發展。根據《格薩爾》史詩保護傳承和文化傳播方式多樣化的實際在繼續發現、保護和培養民間《格薩爾》說唱藝人和文化傳承人的同時,要引導和推動《格薩爾》藏劇、唐卡、雕塑、壁畫、面具、朵爾瑪等傳統文化藝術和《格薩爾》音樂、攝影、電影、電視等現代文化藝術門類的發展,積極參與和支持省內外文化企業把《格薩爾》史詩作為資源進行文化品牌的傳播、衍生品的開發及衍生產業鏈構建的過程,起到傳播與共享文化精華的目的,使《格薩爾》史詩成為真正有影響力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品牌。

編輯 : 仁增才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髙清性xxxxhdvid | 国外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网站 |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 | 午夜久久av | 午夜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国产精品178页 | 91短视频在线视频 | 91精品免费 | 免费a v网站 | 免费99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国产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黄色大片 | 欧美精品三区 |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成人 | 成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这里只有 | 蜜臀av网站 | 欧美91 | 成人国产一区 | wwwxx免费 | 国产视频第一区 | 免费av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91九色在线观看 |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日日噜噜夜夜爽狠狠视频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可以在线观看的av网站 | 在线免费看黄色 | 五月婷婷亚洲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久久久 |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久久 | 亚洲成人三区 | 欧美日本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