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炯節”是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求吉鄉下旺則龍哇寨藏族的一種傳統節日,此節日日期為每年的藏歷五月初四,一般為期3天節慶日。“度炯”即藏語,它有“除邪、避瘟、驅毒”等之意。“度炯節”,是龍哇寨千百年自然傳承下來的傳統節日,節日開幕式當天,村民們著盛裝、吃素食,齊集“阿尼肘尖扎尕”神山腳下,開展了誦經祈福、煨桑祭祀、“垛瑪”送瘟、湯藥洗禮等傳統活動。全寨男女老幼懷著對大自然的感恩、對山神的敬畏,煨桑祭祀,祈福人畜興旺、五谷豐登。采百草為藥,或熏、或洗、或服,驅除瘟疫、毒瘡、邪惡等,祈求平安、健康長壽。
對于“度炯節”儀式的來源,據說有兩種說法,第一,吐蕃王朝赤松德贊時期,蓮花生大士根據內地的端午節的節慶結合藏傳佛教的信仰,迎請孔雀菩薩驅除病毒的能耐在藏區建立了“度炯”儀式。充分運用老百姓的信仰融入藏醫草藥的特長,專治藏族人民身心的疾病。曾為藏族人民的健康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也是藏族最古老的保健養身活動形式的節慶。第二,據說古時候龍哇寨里來了一群強盜,被全寨人圍困在神山里,不料一個強盜得病死在神山上,被埋在神山里,泅渡了神山,造成了年年下冰雹,瘟疫泛濫。有位神憎路過此地,提出在神山腳下端午節的時候需要開展“度炯”儀式才能恢復神山的純潔,才能停止災難的發生。次年迎請高僧大德在本寨神山腳下開展了此項活動,從此風調雨順,年年豐收,瘟疫也好了。從此每年保持舉行此節日。
以前在藏區“度炯”儀式的種類較多,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病毒、以及各種瘟疫針對性的藏醫藥方。是心靈療法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古時候藏族從事行醫的專職人員少,利用寺院的僧人和民間的居士來預防流行的疾病、治療瘟疫、驅除邪惡。大到村寨,小到家庭都要迎請僧人或居士念經開展儀式。有神奇的療效。隨著醫藥事業的發達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但是現龍哇寨完整地保留了端午節傳統的念經“度炯”儀式。
為迎接這個莊重的節日,早在“度炯節”的前兩天,龍哇寨就選派了名字吉祥、身體健康、善良正直的寨內小伙,在寨子的神山“阿尼肘尖扎尕”(也有稱哲乾扎嘎)按照傳統藏醫藥理采集狼毒、小葉杜鵑等幾十味中草藥。采摘的過程要求很高,必須要在神山高處露珠被太陽照射之前完成采藥任務,隨后還要將采摘的中草藥洗凈、切割,按古法熬制成湯藥。如此準備的湯藥,才能在節日當天分發給前來祭祀的人。
為了順利完成“度炯節”各項儀式,一般分為三天的時間來舉行“度炯”節慶,第一天是準備階段:清晨年輕小伙子上神山四周采藥,在神山最高處露珠被太陽照射之前完成采藥任務。洗凈、切割、根據經書中的記載的藏醫配方熬制藥。經過嚴格的宗教儀軌以及各種儀式相結合來完成熬制藥的全過程。此階段的內容包括:煨桑儀式,祈禱全寨人畜興旺,敬老愛幼,團結互助,五谷豐登、健康長壽;做糌粑供品再念經,通過念經熬藥點火儀式;用柏香支葉、藥物及煨桑供物等熏凈所有人與物,“呢桑”即熏煙潔凈儀式;圣水里加牛奶、青稞花經過念經敬天地,“朗灑朗吉”即“敬天地”;念誦經文“度炯”熬制,誦讀經文和咒語敬供儀式等等。第二天是正式階段,即內容包括為全村人一早上來到神山腳下參加“度炯節”儀式;在神山腳下男士們進行煨桑祭神山儀式;婦女們清理儀式需要的東西;煨桑、敬天地、做供品、念經;燒白石、黑石、用柳條和草來做一種邪惡的瘋馬造型;念經祈禱消除邪惡;驅趕邪惡的瘋馬,讓馬帶走一年的邪惡和疾病,把一切邪惡的事情咒詛;燒燙的黑石上澆藥水蒸汽熏蒸在場的每位,其意是熏蒸走污垢、邪惡和病魔;燒燙的白石上澆藥水蒸汽熏蒸在場的每位,其意是熏蒸純潔的身體即“凈身”,讓心靈更加純潔;最后全體在場人員脫掉上身匍匐在地,主持邊念經邊灑藥水在每個人身上,其意這一年驅除病魔,健康長壽之意。
最后一天,度炯節將主要進行各類民俗活動,其中包括飲食文化、民俗婚禮、原生態農牧文化、生產組織、體育競技等活動。據說以前還有打靶、賽馬等古傳統活動。
根據以上內容, “度炯節”不但使人消除邪惡、預防瘟疫,還能驅除各種病毒。使人身心得洗禮而健康。從信仰的角度來講只要這天能到神山腳下,得到加持和洗禮,可以消除自己以前一切邪惡的罪業,洗凈身心的污垢。教育百姓對神山的敬畏,團結和諧和消除心理的障礙。從藏醫藥的角度來分析,“度炯”的儀式與心理療法息息相關,引導人們棄惡揚善,消除邪惡,預防瘟疫、驅除各種病毒。心理療法和實際藥物結合得到身心健康。
于是對于研究和探尋藏族古老的文化觀和世界觀,“度炯節”乃是一把開啟藏族傳統民俗文化寶庫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