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理寶藏論-癸二?答辯之法有二:
子一?破斥他宗:
【雪山學者如是云,應成答辯謂有三。】西藏因明學者們主張,應成之答辯因相不成;遍相不成;欲許果三種為非有之說法。此不應理。
【相違不定成一體,欲許相似當成二。究竟諸相似因相,當攝集一不成因。】同時攝入同異二品為不定因。唯攝入異品之相違二者,轉成同一遍相不成之相似因。若承許之,則一切相似因,轉成為因相不成,和遍相不成二者,如是,一切過失,當攝集于唯一不成因故。總之,一切應成過失謂:‘不成’之詮說故,為之答辯。
【若劃分不成為二,類似相違當成妄。】倘若樂許‘因相’與‘遍相’是二者不成立,而不區別因相與遍相二種,若謂:真不確認而諍論不舒暢?然則,樂許二者是遍相不成立,而不區別相違和不定二種相似應成,則謂類似不確認而諍論不舒暢。若相違之際,謂:‘遍相不成立’之解說,則當成錯亂。喻:欲許聲所作性故。謂:‘應是常,所作性故。’詮說相違之過。應成:‘既然所作性是無常’,倘若謂:‘遍相不成立’之詮說。則須間接承許所作性可能是常,如設立所知為因相。
子二?立自宗:
【故智者應成答辯,共有四解脫法門。】應成之答辯:相違、不定、不成、成立所許等四方法。
【若無法倒轉答辯,隨行彼之真實宗。】若無法倒轉真應成之答辯,則憤怒、怨恨、自贊誹他、唱歌、狂笑任一種類,皆是竭智者卑鄙之法故,唯追隨真實義才是解脫。
【如是能立與能破,量論義理誰通曉,此精明善巧學者,即住持圓滿佛教。】
生生世世不間斷,諸善士尊前學習,此生稍聞頃即悟,遍知經論慶喜幢。
調伏四方陳那法稱論,彼諸集量釋量相屬論;善了悟且知悉因辯法,清凈勝理成就理藏論。
寂靜淡黃足目鵂鹠師,無慚派與異生莊嚴論,聲聞雪山群聚諸師們,摧伏惡慧依此大藏論。
若未獲量理精髓,雖稍許具覺識力。量理一方不洞達,然日夜勤修演練,既恒常精進禪進,
遠離世尊安樂道,惡世知足諸士夫,思維依止善知識。彼七支量論謂唯本論,舍棄愚夫惡宗我著此。
彼諸善巧者欣悅此宗,匆聞修習非愚夫行境。
善闡述故智眼開,如是所知如實說,善修得觀照一切,祈愿救怙諸眾生。
此所謂量理寶藏論,于北方雪域相傳而演繹,聲明、量明、詩韻學、聲韻學、修辭學與藻飾名,辭匯等善了知故,闡述、編著、辯論法而富于雄辯才華故。無顛倒于集量論和七支論量了悟,圣典、理論、口訣法等究竟義于覺識上獲得明現。釋迦比丘妙吉祥慶喜幢舍離詩韻后,易懂方式演繹之于吉祥薩迦廟,祈愿萬事如意!
量理寶藏論-癸二?答辯之法有二
來源 : 量理寶藏論
作者 : 薩班?更嘎堅贊著 明性法師譯
發布時間 : 2016-12-10
編輯 : 仁增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