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禮皈依于具足無緣大悲與能仁金剛持無別之至尊上師蓮足下,祈于一切時中垂慈攝受。
“普施大樂諸悉地,三皈總聚化尊師,
具德慧賢金剛持,慧賢義成前啟請。”
值得這樣贊嘆的勝者溫薩巴?洛桑鄧珠(義為溫薩人氏,諱慧賢義成),從不可說不可說往昔劫中,早已是發(fā)菩提心,到達菩薩行海彼岸的一位佛子,他為了于此娑婆世界弘揚釋迦能仁王佛的顯密教法,在東西印度、喀什米爾、尼泊爾等地,示現(xiàn)各種化身,弘持佛教,復(fù)在此間北方雪域(西藏)示現(xiàn)各種化身,于佛教未興的所有地區(qū),新建佛教明燈;于佛教已衰的所有地區(qū),并其振興。他特別是于佛教傳流尚存少許的所有地區(qū),令其光大等事業(yè),從未中斷的當(dāng)中,現(xiàn)時特為弘持文殊宗喀巴上師圣教,乘愿而來的一位大德。他的家族,傳系出自野汝區(qū)雅魯藏布江畔附近格杰界瑪嶺寺(宏善沙洲寺)的地方,名拉庫地區(qū)的溫薩。這一地方為過去所出多數(shù)的大德所加持的地方,也即是大善巧成就大德索朗卻朗(義為福德方象)等許多大德出身的族系——殊勝的棟族。他出身在這樣高貴的家族中,父名索朗多杰(義為福金剛),是一位品行高潔,富有聲望的人。母名伯仲吉(義為聚吉祥樂),是一妙齡美貌的女人。這兩夫婦是在乙丑年(公元一五○五年,明洪治十八年)正月初十日,發(fā)現(xiàn)瑞相中,如愿生下溫薩巴。嬰兒剛一生下,即能誦出那慈悲一切眾生的觀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這樣的咒音傳遍一切世間中,梵天帝釋,以及四大天王等,一切擁護善法的天神護法都生歡喜,贊嘆稀有!而唱言道:“現(xiàn)在世間有了怙主,可以振興已衰佛教,所有魔軍必將失勢,所有善神必將勝利。”這種喜悅的聲音,遍傳諸方直達有頂天界。十方一切諸佛菩薩也歡喜祝愿此一佛子,愿速成就而散花雨。
關(guān)于溫薩巴大師剛從母胎生下,即示現(xiàn)勇猛佛子的天性而誦出慈悲的咒音史事,他的首要弟子克珠?桑杰耶喜(義為佛智)曾作有這樣的贊頌:“從母胎中誕生時,即誦悲憫眾生咒,住持耳傳溫薩師,慧賢義成前啟請。”這位佛子溫薩巴剛一生下,即獲得香垛山格迫(增善寺)的堪布勒比洛卓(義為善智)——如像釋迦太子悉達剛從摩耶夫人胎中生下,即獲天眾前來沐浴那樣——他為溫薩巴沐浴,并為了示知現(xiàn)在世間有了可以皈敬的怙主,而為溫薩巴取名貢波交(義為怙主皈護)。佛子溫薩巴幼時頂如傘蓋,廣額修眉,鼻準豐隆,耳肉長垂,手足開展,五官端正,諸根靈敏,猶如白蓮,相好非凡,美嚴如眼中甘露的孩子。那時,交卻伯瓦(德賢)大師,得到本尊與諸上師的記別說:“溫薩地方不久將有一位能住持文殊宗喀巴耳傳法流的大德降生,應(yīng)以一切顯密要道完全傳授給他。”由于這一記別的鼓動,他來到溫薩寺的下面,也就駐錫在過去一切智索朗卻朗大師所創(chuàng)建的祖寺中,為許多理智聰慧的人士,傳賜正法。他自已主要是離世間八風(fēng),一心專修深廣諸要道,以此交卻伯瓦大師他獲證難以測量的通達。當(dāng)交卻伯瓦來到溫薩寺下面的時候,溫薩巴剛誕生不久,雖是在襁褓中,但以過去長遠的愿力以及文殊宗喀巴的諸護法策動之力,這一猶如初生新月般的溫薩巴幼孩,一聽著交卻伯瓦的名字,也就生起了敬信。而交卻伯瓦一見溫薩巴幼孩,也如久別的父子,忽相重逢,愛悅非常。那時,一般凡俗人等就表面上僅只看到交卻伯瓦大師對溫薩地方所生的這一幼年佛子,表示出十分喜悅的狀態(tài)。就不顯的甚深真實方面來說,獲得雙運身成就的交卻伯瓦大師,和這一作幻化游戲而來的佛子溫薩巴二人相會,彼此能明察三世,為了弘法利生的意義,互相會商應(yīng)如何做法,以及將來他們師徒應(yīng)如何做一切事業(yè)。
此后幼年佛子溫薩巴由于過去長久修習(xí)菩薩行的習(xí)力,秉性超越一般幼孩。如其他嬰兒初生下地不須教導(dǎo),即自知食乳那樣,他對于祈禱上師本尊也是不須他人教導(dǎo),初生即能自知勤作祈禱;并且對輪回情況,隨見何種,他都能生起厭離,他見任何有情,都能生起這樣的想念——我對這一受苦有情應(yīng)用何法,始能從輪回牢獄中,將他救出。這樣的悲心是不須用功,自然生起的。特別是對于宗喀巴大師,勤行祈禱,他任于何時,心中所想的唯一念頭,也即是弘持宗喀巴大師的圓滿圣教心要。據(jù)說他的故鄉(xiāng)東面有為他人所難覓得的巖洞,他有時獨自一人跑到洞中去坐五六天之久,因此常須家人前去把他尋回來。這種從幼就喜悅獨坐寂靜處的習(xí)性,是這一幼年佛子的天性,是生來就有的。從當(dāng)時起,他就晝夜不斷猛利地祈禱釋迦能仁及宗喀巴大師,以此,有一時中,他得見釋迦能仁及宗喀巴“慧賢名稱”(宗喀名諱)大師兩佛的面,而受到了加持。繼后他滿八歲的時候,溫薩巴說:“有一天晚上,他夢見有一土山頂上,出現(xiàn)了一輪明月,自身著白綾天衣,諸寶嚴飾,手持鈴杵而坐在月輪中,搖起鈴聲遍于一切世界。”這一夢征,溫薩巴無疑地想是自己弘揚宗喀巴大師的圣教之廣,將遍于一切方隅,弘揚事業(yè)也將是廣大而無間斷的征相。關(guān)于溫薩巴生而即能修行上師本尊瑜伽,以此獲得釋迦及文殊宗喀巴上師特殊加持的情況,溫薩巴的首要弟子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上師以及諸本尊,對我怙主親慈視,從幼即獲大加持,溫薩巴師前啟請。”
此后,由于他過去長久修習(xí)的善力,深厚圓滿的原因,他觀所有三界輪回如火宅,而生起猛利的出離心,以此不分晝夜都想念應(yīng)如何出家的方便。繼后他到了十一歲時,于亥年正月初十日,如愿以嘗,在卻柯烏頂寺(*輪寺)中,拉日哲瓦?扎巴鄧珠(義為名稱義成)大師為作戒師,楚稱仁清(義為戒寶)師為作教導(dǎo)師,上座卻季絳稱(義為法幢)及博通經(jīng)師勒巴(義為善妙)等補足師數(shù),在有具信圓滿僧伽眾中,離俗而出家,取名仍為洛桑鄧珠(慧賢義成)。這一名稱的意義,也如過去釋迦能仁從佛母摩耶夫人胎中出生,佛父凈飯王即取名為“一切義成”的那般光景。這位少年佛子溫薩巴剛一入佛門,十方一切佛菩薩加持了戒教二師,使二師念想到慧賢宗喀巴大師金剛大持的顯密耳傳圓滿教法,將決定弘揚于此世界。為表示這一常時縈系于諸佛菩薩的意義獲得成就的緣故,而決定取名為洛桑鄧珠(義為慧賢義成)。關(guān)于這一段情節(jié),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特以至尊宗佛諱,更立慧賢義成名,出家入佛溫薩巴,慧賢義成前啟請。”這樣偉大佛子溫薩巴也就成為一切人天供養(yǎng)福田,猶如第二釋迦能仁。當(dāng)時戒教二師及僧伽大眾,也都為他散花誦祝吉祥,並祝愿名與實符而成就其義。關(guān)于這一情節(jié),溫薩巴自已的著述中也有頌文說:“亥年正月初十日,受得各別解脫戒,身入佛陀圣教中,等同披著袈裟幢(披袈裟的比丘)。”
溫薩巴大師自己雖是一位從過去長遠時劫,已學(xué)修菩薩行海,達到究竟的大德,但是他為教導(dǎo)后世應(yīng)化眾生,入佛教門中,應(yīng)如何作聞、思、修三事的緣故,以及如至尊宗喀巴大師所說:“先須廣大求多聞,中顯經(jīng)教皆教授,最后日夜勤薰修,諸善回向弘圣教。如此思惟成善愿。”既有這樣的師教,他也為了子承父志,先求廣大多聞,于夏制期中,來到格迫(增善寺)時,阿阇黎楚稱仁清辭退楚稱崗住持來到哲蚌寺而與他相遇。那時堪布扎巴鄧珠(他的戒師)和阿阇黎楚稱仁清兩師都來到哲蚌寺中,以此他們師徒也就在哲蚌寺中,結(jié)合夏季法會駐錫下來,隨法會的一切行法次第,用心去做。溫薩巴他在拉日瓦師前請求傳授《菩提道次第》,以及《喻法寶積》等許多法要,還有《時輪灌頂》,薄伽梵能怖金剛四種灌頂圓滿法要。拉日瓦大師先引溫薩巴入金剛乘之門令其成熟,繼施無量慈恩,如愿而作攝受。此后于十月底回到溫薩。復(fù)去到格迫(增善山寺)在法王洛卓絳稱(義為智幢)座前,聽受密集不動金剛四種灌頂,及密集根本經(jīng)教傳承、不動金剛隨持灌頂及明咒傳經(jīng),藥師佛隨持灌頂及明咒傳經(jīng),納塘百法隨持灌頂及傳經(jīng)等。溫薩巴對于入佛圣教意樂修學(xué)要道的人們教誡,如果僅為此生名利恭敬,而作聞思修學(xué),那將是把甘露變作毒汁,將空過暇滿人身而無成果。聞思修學(xué)的時候,應(yīng)知是為調(diào)柔自心,當(dāng)覓無垢智理來對治煩惱。反此,不去探討大車軌諸經(jīng)論之意旨,而僅是努力于人云亦云的爭論,以及改正文句的巧辯,實無意義。以此他是為導(dǎo)示自己當(dāng)趣向成就高超果位的宗旨。他觀察到這些導(dǎo)示是有許多意義的。他也就在冬季去到扎什倫布,在脫桑嶺(聞思洲寺)的住持絳央洛桑協(xié)業(yè)(義為妙吉祥慧賢友)的座前,聽受攝類學(xué)及辯論經(jīng)典和許多法行傳經(jīng)。當(dāng)時,他僅用一天的功夫,已通達辯論等法,成為無礙辯才。但是后來他對于這種世間八法游戲,背道而馳,仍一心安住在如瘋癲般的禁行中,他人雖是勸他繼續(xù)作那些聞思修學(xué),他實際不去修學(xué)卻說:“僅只努力于文句的做法,有何意義?如水中泡沫般的文句連續(xù)等法則,只不過是每天口頭經(jīng)常背誦念到的話而已。”他發(fā)出這樣如理修行的獅子吼聲的意義。看來這位大德由于多生修學(xué)之力,早已成為經(jīng)論法主,不須依賴于在此生中聞思修學(xué),而對文句等法視為無可修研,這是為驚醒一般以文法等想為心要的人們,直示唯修學(xué)諸佛所喜的妙道方為心要,為于諸方弘揚這樣圣教心要而做的。
繼后,溫薩巴復(fù)到格迫寺,在洛卓絳稱大師座前,聽受一切智多壩窩熱(義為具力光焰)所著《毗奈耶學(xué)處》,及宗喀巴大師的行傳等論著傳授。此外復(fù)在那里法王土登朗嘉(義為圣教尊勝)師前,聽受十一面觀音、四臂觀音、紅色藏跋拉雙尊、貢波護法十三大法等隨持灌頂、要訣、傳經(jīng)等、護法卻嘉內(nèi)、外、密三法、威猛五金翅鳥傳經(jīng)、要訣等、天門開顯、長壽五支灌頂、妙吉祥“覺”法經(jīng)及經(jīng)釋等“覺”法許多教授、從宗喀巴大師傳來的《那若六法》導(dǎo)釋、密集五次第導(dǎo)釋及法則、班欽卻嘉往生法、手印賜命秘要教授等許多注釋、廣本往生法導(dǎo)釋、勒古六法導(dǎo)釋、俠日瑪那佛母成就法、獅相空行佛母、以及具德兵刃母、貢波古、貢波謝、四臂明王、毗沙門天、藥叉伯哲等隨持灌頂及心咒念誦傳經(jīng)等。關(guān)于聽受這樣許多經(jīng)教一節(jié),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一心專修教要義,已成善巧勝他智,仍多領(lǐng)受教甘露,慧賢義成前啟請。”此后,溫薩巴復(fù)到卻柯烏頂寺,在獲得雙運成就上師交卻伯瓦座前,請求傳授密集、勝樂、能怖三種法門的灌頂,以及貢波、卻嘉、十一面觀音、不空絹索、威猛五金翅鳥等隨持灌頂、傳經(jīng)等、成就法王師傳之長壽灌頂?shù)蕊@密要法。傳法中親見上師與本尊無別的智慧曼陀羅及許多稀有瑞相。當(dāng)溫薩巴求交卻伯瓦傳授威猛金剛手灌頂?shù)臅r候,見著交卻伯瓦顯現(xiàn)藍色身放五色光明,有火焰熾燃而圍繞,供品及鈴杵都懸置空中,香氣馥濃,并耳聞天樂齊鳴。當(dāng)他求傳授不空絹索及十一面觀音灌頂時,見著過去地神所見,有一十分悅意的彩土曼陀羅之上 ,許多天眾在供散天花,花氣香馥,天樂也十分悅耳,上師交卻伯瓦的自身猶如滿月放出白光。溫薩巴見著稀有瑞相發(fā)生無量歡喜,在上師交卻伯瓦前長久地誠懇祈禱,請求上師明示師過去與未來往生事紀,以及此生生起的稀有功德。上師交卻伯瓦這樣說道:“在釋迦佛住此世界時,我生為菩薩名杜瓦垛(義為戒頂)于佛前聽受無量大乘教義。此后生為東印度有勢力的國王,制定法律,對于做不善的人們處以砍頭斷肢等重刑,以此業(yè)力,影響未來眼及肢體等處,將生一些殘疾。繼此以后生三十三天。生天不久即生為印度阿阇黎云登窩(功德光)而作了無量的弘法利生事業(yè)。此后去到中國五臺在妙吉祥菩薩前,聽受許多要法。依妙吉祥所授記生為尼泊爾一位修密咒者名多杰須魯(義為金剛童子),大弘大乘密法。繼此生為諾扎瓦?楚稱嘉瓦(譯師戒勝),作了迎請阿底峽尊者等許多難行,翻譯出許多正法。”此外溫薩巴自己運用智慧察知,傳稱為那若巴化身而來的眾生怙主?章巴嘉熱,以及宗喀巴大師的首要弟子持律師?扎巴絳稱,這兩位大德也是交卻伯瓦大師的轉(zhuǎn)生。這一事紀于妙吉祥所記別密鏡中,也有這樣說法。
繼后,交卻伯瓦大師年滿六十三歲時,修供能怖金剛時,所有能怖金剛圓滿曼陀羅,及黑色閻曼德迦與紅色閻曼德迦至尊曼陀羅等真實顯現(xiàn)。當(dāng)時溫薩巴正聽受本尊灌頂法,他身中出火,足觸大地震動,親見曼陀羅有五色火焰圍繞等許多稀有瑞相。繼后,于申年五月初八日拂曉,親見薄伽梵不動金剛曼陀羅顯現(xiàn),他獲證堅固的身寂靜與語寂靜成果。當(dāng)時溫薩巴在上師交卻伯瓦前請求密集灌頂法,在迎智慧尊親臨時,上師交卻伯瓦身體變作五色光明自性身,往來于曼陀羅的上面,而不沾著曼陀羅彩土等許多稀有示現(xiàn)。當(dāng)時上師交卻伯瓦這樣說道:“現(xiàn)在你可任運獲得堅定的如夢身,特別是在十五日與三十日,攝持著殊勝如夢身去到釋迦能仁,及彌勒菩薩、曼殊藏等前,常作長凈齋法,并請問許多法要。此外還可去觀光極樂剎土、色究竟天界莊嚴、現(xiàn)喜等許多報化剎土、并可見諸剎土中的諸佛菩薩,獲賜無量灌頂與加持。那時我也化身無量數(shù)來作清凈供養(yǎng)。”繼后,上師交卻伯瓦壽屆七十八歲時,當(dāng)他修薄伽梵勝樂輪的時候,親見勝樂輪六十二尊曼陀羅圓滿顯現(xiàn),即于其中圓滿授四種灌頂而說道:“現(xiàn)在很快獲得去到空行剎土的愿望,由此證得解脫。”當(dāng)時溫薩巴正請勝樂灌頂,他親見內(nèi)供放出五彩自然沸騰。上師交卻伯瓦騰身在曼陀羅約一箭高的上空作歡舞等許多殊勝瑞相。有一天交卻伯瓦大師與溫薩巴兩人同來到烏熱哲(中間大殿之頂)時,交卻伯瓦大師用目注視虛空,兩手合十當(dāng)胸。溫薩巴啟問道:“上師有何所見?”答道:“金剛大持如來周圍有八十大成就者從而圍繞,現(xiàn)顯得到加持的修境。”這是將享壽至八十一歲的示兆。就實際來說,這是加持溫薩寺地基,但在凡俗人們的眼界,只能見著他們在步行而已。當(dāng)溫薩師徒兩人去到烏熱哲時,上師交卻伯瓦兩手合十俯首屢作頂禮狀。溫薩巴問道:“上師因何如是?”答道:“有許多印藏善巧成就大德,圍繞著宗喀巴大師慧賢名稱來到此間,復(fù)作了加持。”有一次交卻伯瓦說:“現(xiàn)在貢波護法雙尊,以及卻嘉護法同其眷屬等,都如侍仆般聽從命令了。”那時,上師交卻伯瓦對溫薩巴面諭了這樣的教言:“我也是摒棄了寺主,在衣、食、言說三者,都只有吃虧和缺少的情況下,遠離希望傳名獲利之心,守持隱修作法,唯努力修善。以此到了我這樣高齡,獲得生起心寂靜、幻身、光明、乃至雙運果位的殊勝通達。你也應(yīng)當(dāng)不必聽從那些為此生意義而著想者的話。于寂靜處一心專修善法為要!”總對于弘法利生應(yīng)如何作,特別指示對于宗喀巴大師耳傳教義,應(yīng)如何弘持等作了徹底的開示。交卻伯瓦大師以圣教已遇著這一可托的法主,圓滿心愿如商主獲寶而歸故鄉(xiāng)般的喜悅。于是依宗喀巴大師教授次第進入地道諸果。而獲得雙運灌頂王位,得到虛空不滅時亦無變滅的決定后,遂將自己異熟色身舍棄,成就如虹般長細不斷的雙運身,化現(xiàn)無數(shù)身遍滿于文殊宗喀巴上師所住無量剎土中。關(guān)于溫薩巴在交卻伯瓦大師前聽受密集、勝樂、能怖灌頂經(jīng)教等無量甚深密法,并現(xiàn)示無量神通、及親見上師本尊等稀有征相等情節(jié),他的首要弟子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上師灌頂加持時,凈現(xiàn)無量神通相,親見本尊溫薩巴,慧賢義成前啟請。”
此后,溫薩巴年滿十七歲時,適逢藏地天花流行,蔓延甚廣,溫薩巴也受到天花的傳染。有一天門外來一誦《緣起贊頌》的人,溫薩巴一聽著誦聲,頓時全身汗毛豎立,內(nèi)心深生感動。以此他去到門外仔細一看,見有一位胡須皆白的比丘,身著法衣,令人十分起敬,當(dāng)即請這位比丘到室內(nèi)安坐。這位大成就者知道溫薩巴將能成義,在機緣會合之下,接受了溫薩巴的禮敬。關(guān)于溫薩巴最初和大成就師卻多杰(法金剛)會面的一節(jié),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猶如鵝王游蓮海,獲證通達法金剛,如愿來到師尊前,最初緣起善和合,慧賢義成前啟請。”那時,溫薩巴對法金剛生起了這決定是一位獲得殊勝成就大德的信念。這在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善察彼師行態(tài)時,持密法幢亦善觀,是勝長子溫薩巴,慧賢義成前啟請。”溫薩巴察知法金剛是從教授寶藏已獲得殊勝成就的大德時,當(dāng)即請求慈悲攝受。大成就師法金剛也心生歡悅面允他的請求而囑咐道:“你當(dāng)在某一時間,前來扎喜仲地區(qū)所屬嘎普謨卻仲村中會我。”此后,溫薩巴等到他所患天花剛一全愈,他即按照上師所指示的時間,不敢逾期,立即去寂靜處所嘎謨卻仲,恭敬地使上師生起三種喜悅之后,才祈請上師慈悲授賜所有宗喀巴大師耳傳圓滿教授。大成就師法金剛也極生歡喜,最初傳授以攝一切顯密經(jīng)論心要,而為一補特伽羅修行之道次,它具足從初業(yè)有情直至佛位的地道果的一切要道——《菩提道次第》的修學(xué)導(dǎo)釋、教授口決等完全授予。并傳授勝樂、密集、能怖三法等無上瑜伽灌頂,及二次第秘密教授等法,完全授予。使溫薩巴成為具有宗喀巴大師耳傳法流之主。關(guān)于溫薩巴大師在上師法金剛前,聽受所有宗喀巴大師耳傳圓滿法要的情節(jié),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得親上師誠祈禱,獲賜宗喀教心要,成為耳傳教授藏,慧賢義成前啟請。”
后來,大成就上師法金剛與溫薩巴師徒兩人為了攝受衛(wèi)藏各地眾多具緣有情,以及建立人們由與他們接觸之下,或見、或聞、或憶念,都能成其暫時或究竟的利樂緣起起見,西藏所有各方隅,大半都為他們師徒倆具有吉祥紋相的足跡所踏遍。最后返回殊勝凈修地白瑪金,長久時間中,一心專注禪定而修。此后,上師法金剛將《幻化寶笈》傳托給溫薩巴而囑嚴守保密,并開示說:“暫時應(yīng)生起舍此世心,去到寂靜山谷里以專修為要。”到后對于整個顯密要道徹底善修,自己獲得不退的決定時,對于其他具緣有情應(yīng)如何傳授耳傳教授等情節(jié),都作了詳細的教誨。溫薩巴繼即依照大成就上師法金剛及過去交卻伯瓦大師的教誨,舍棄所有世間八風(fēng)悅意與不悅意的種種分別,不使八風(fēng)有絲毫滋長,如前輩大德語錄中所說那樣——將一切尊榮寄之于吹風(fēng),一切低賤棄之于流水,以強制的方便斷離內(nèi)外散亂雜想,一心不亂地住寂靜處,猛利專修甚深道要瑜伽。結(jié)跏趺坐后,以牛糞燒余之灰,撒于身上,不許他人掃凈輕動,由這樣精進習(xí)定之力,不久他即獲得不須正知觀察功用,能晝夜相續(xù)安住的三摩地。依此定力將貪欲現(xiàn)行煩惱制伏下去,漸次,心不入善的諸苦惱皆得清凈;對于諸善所緣,隨欲能住;所有身中風(fēng)息要點,能生惡取諸風(fēng)息,皆得遮止;心中生起了身心堪能的殊勝大樂。由此定力能見須彌,能數(shù)知微塵數(shù)的明相,也同時生起。此后暫駐錫格迫寺中,在黎明時溫薩巴從他的室內(nèi),無阻礙地通過多間垣壁相連的房屋而來到外面,眼見他這樣神通的人們,都嘆為稀有。又有一次有一陡巖,為人所不能通過。溫薩巴運用神通正通過巖壁,為管理房舍官鄧扎(義為成義吉祥)見著時,當(dāng)即說道:“法王示現(xiàn)這般游戲。”合掌當(dāng)胸前來頂禮。溫薩巴對他說:“你錯誤為誰?有何所見?”他當(dāng)答以方才所見情形。溫薩巴說:“我怎能無礙地通過陡巖?這或是房舍官你自己的眼識混亂所致,或許是見著這陡巖山神覺窩扎噶瓦吧!”繼后,溫薩巴年滿二十余歲時,他在大德嘉瓦雍的靜修處所——扎嘉窩?多杰頗章(金剛巖宮),專修密集法中一種甚深極細的要法,獲得殊勝通達,對于印藏善巧成就諸大德所著論著及佛經(jīng),能無礙地念誦得出。這一情節(jié),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從此不久于修地,金剛宮中剎那間,證得通達溫薩巴,慧賢義成前啟請。”又有頌:“諸法句義悟心中,陶醉大樂勇士舞,證此修境溫薩巴,慧賢義成前啟請。”
此外,溫薩巴對于印度時語,以及梵文等多種語義,也都獲得無礙通達。有一次前來香區(qū)途中,適逢水磨王被逐時,有一些卓根人同行作伴,溫薩巴用“阿扎熱”印度時語互相談?wù)?當(dāng)時有許多商客都很驚奇。又有一次溫薩巴去到絨區(qū),那里有薩迦?達清多杰嶺巴、絳清巴(大慈寺)的許多阿阇黎及節(jié)察寺的一些格西、達納寺的一位大譯師等人,都聚會在一處,彼此談?wù)撀暶鲗W(xué),互相問難,并說了許多格魯派(黃教)諸人不懂聲明學(xué)的話。溫薩巴來到說這種話的地方,用桑枳達梵語誦說《般若八千頌》。那些人的聲明才學(xué)根本未達善境,怎能誦說經(jīng)教。他們揣度溫薩巴所戴黃帽,及法衣僧裙裝飾知為黃教,因而惱羞成怒說道:“這人實是魔鬼。”盡管這種惱怒和惡語毒箭般射向溫薩巴,而大德溫薩巴披著忍辱鎧甲,一點也不動容。他們的中間羅布嶺巴(寶洲寺)阿阇黎出而說道:“大家不必這樣說,看來這是一位很稀有人士。”他拭凈茶碗給溫薩巴傾注了茶水。對于這些難以調(diào)伏不合化機的人,溫薩巴如果為使他們心生恐怖,本來能夠示現(xiàn)上身出火,下身出水,及顯出憤怒明王身相,雖須彌亦能碎為微塵等無量神通,但以這些惡劣有情,煩惱毒魔已入其心,一時無有救法。哪怕是真顯許多神通,有如魔祟之病,任何藥物不生療效。對于這些不具緣的人們,不但難成意義,而反增長其邪見。想到這里溫薩巴也就離開這里去到后藏。
當(dāng)時,大成就上師法金剛的侍徒中,獲得修證的弟子約有十人,其中以溫薩巴為首要大弟子,特將耳傳珍法,及《幻化寶笈》傳付給溫薩巴,在上師俱在的海會中授予補處法王之位。關(guān)于溫薩巴大師蒙上師法金剛授與所有文殊宗喀巴上師顯密耳傳教授之后,并將《幻化寶笈》交付與他,使溫薩巴成為耳傳法主的情節(jié),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成就尊師以慧眼,觀察座前徒眾中,唯師殊勝溫薩巴,慧賢義成前啟請。”又有贊頌:“授權(quán)補自法王位,幻化寶笈并交與,付托圓滿圣教政,慧賢義成前啟請。”又頌:“爾時師佛護法眾,一致同意受善稱,三界法王溫薩巴,慧賢義成前啟請。”此后,溫薩巴大師在修行勝地白瑪金,又叫做白瑪窩季憂野(蓮光無量處),為清凈徒眾,初轉(zhuǎn)*輪。此外,復(fù)在許多修行靜地,秘密地為具緣的人們,轉(zhuǎn)許多*輪。獲得能繼承修種的人士,遍于西藏各方寂靜處所。這特別是從溫薩巴大師的語德中(指傳法)產(chǎn)生出的。關(guān)于溫薩巴大師在修行勝地,為一些清凈徒眾初轉(zhuǎn)*輪的情節(jié),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白瑪金及他修處,師降深廣大法雨,以此修士遍諸方,慧賢義成前啟請。”溫薩巴大師在前后各段時間,足跡任到何處,及任何修行靜地,那里的兇猛難調(diào)的土主地神都來師前立誓,大師接受他們的命根心咒,并囑:以后不得再對善法作諸災(zāi)障。其中溫薩巴大師來白瑪金的途中,有一兇惡地神熱金路通對大師示威作出可怖現(xiàn)象時,大師心不為動,從三摩地中用手印將兇神縛住仍舊前行,一切神變自行息凈。后來這一地神仍如理對師護助事業(yè)。當(dāng)大師遇有籌措生活順緣想從其地出動時,他的靜修室附近處,每每置有羚羊尸肉。大師知此情節(jié),在此地長住修善雖可增益,但對于生靈又有殘害,想到這里也就離開那里。到后來溫薩巴駐錫溫薩的時期中,覺謨的那一地神化現(xiàn)為雪豹,眾目共睹的當(dāng)中,依然來謁溫薩巴大師。關(guān)于這種情節(jié),克珠?桑杰耶喜作有贊頌:“示現(xiàn)三業(yè)各種相,護方地神來立誓,廣令眾生得利樂,慧賢義成前啟請。”
此后,溫薩巴大師住格迫(增善山寺)的時候,在這一段時間中,他一心專修在隨所現(xiàn)境,都見其為樂空不二的現(xiàn)境,專注在這種明慧修行中。以此大多數(shù)慧眼昏迷的人們,把他叫作“溫薩巴瘋癲”。但實際確是出現(xiàn)了一位宣揚圣教的大德。這樣的情節(jié),在溫薩巴自著中也說:“一心誠祈師本尊,隨念何種作道用,有似瘋癲者所行,此速成佛是吾宗。”這一頌的詳意是這樣的:在一心祈禱上師與本尊之下,心中所起的善分別自不待說,哪怕是心中生起或隨念的貪欲等不善分別,也都把它取用來變作獲得無上菩提的因素與方便。隨念立時現(xiàn)起,立時取作道用,精勤而修。現(xiàn)今一般人士中,雖是也有依所見所聞心中隨念何種取作道用而修,有如瘋癲者所行一樣的人,但是為利一切有情能速速成就無上佛位的這一法門宗風(fēng),才算是我慧賢義成的法宗啊!這也如溫薩巴大師自己又有頌說:“一心祈禱師本尊,隨起何緣作道用,為助修善住顛行,個中寂靜是吾宗。”這是隨生善緣惡緣,初起即抓揉而壓伏之。大師法語中說:“或者應(yīng)當(dāng)壓倒這八風(fēng)之勢;或者必須能將這八風(fēng)取作道用;這此都須得是一位引導(dǎo)無誤的善知識來作主持。”那時顯見溫薩巴大師是以師佛瑜伽為道之命脈,而內(nèi)修攝一切顯密要義的道次心要。他的著述中說:“妙音上師(即宗喀巴大師)前敬禮。以此看來修習(xí)共通道,令自心調(diào)善堪能后,作令師喜悅,認識此身能成清凈灌頂甚深要道,而守持三味耶誓句與戒律,更進而愛護此時及于他處所受的三種律儀,如理守護以為基礎(chǔ)。然后由四座瑜伽進修第一次第而成熟生起圓滿次第的生起次第,殊勝通達之所有善根。此后次第生起圓滿次第殊勝證達而成就雙運身位時,獲得所有一切顯密經(jīng)要,均為一補特伽羅成佛之因的決定。才算得自己能持整個圓滿佛教,并能為他有情弘揚而增益。”末署法金剛語生法流弟子慧賢撰。這是使其他有情知道“愿他有情當(dāng)如是作”。那時他復(fù)為教誡后世眾生起見,作祈禱十方諸佛菩薩證知,愿究竟修整個圓滿佛道的誓言是這樣的:
“南無姑如布提菩達薩達瓦雅。(義為敬禮上師諸佛菩薩)
對誰心中稍憶念,即能賜我諸悉地,
是在慧賢名稱師,釋迦觀音圣眷前,
善觀輪回現(xiàn)狀已,希求此生速成佛,
比丘慧賢義成我,從增善寺啟白言!
過去我于諸尊前,多次許誓愿此生,
舍離忽來諸惡作,一心專修正法要。
但以未斷細纏縛,諸誓言中稍有犯,
我今懺悔祈諒恕!為復(fù)尊等生歡悅,
修積二資比丘我,具喜樂中如是白:
上陳稀有善良言,今愿舍離邪路因,
親眷侍友與受用,此生無義諸惡事。
于無愛憎寂靜地,能成引入佛道因,
親眷侍友與受用,為成定愿相續(xù)中,
常修善法以終身。”
又有一次溫薩巴大師作出這樣的自我策勵:
“較佛猶稀勝教授,難得金剛乘要道,
此道今后更難得,以此當(dāng)舍此生欲 。
佛所贊嘆山林處,如麟獨居善安住,
一修再修常修吧!如是修行慧賢我,
修幢常建速作吧!特是父續(xù)大密集,
以及母續(xù)勝樂二,不離溶入我身吧!”
溫薩巴在增善寺住到了秋季,他修了一種上師怙主供修法后,為使身體輕快,去到靜室屋頂?shù)臅r候,觀見秋天的美景,使一切方隅遠離濁塵,染著芳香的涼氣徐徐吹來,大部地區(qū),猶如精金和合的綠寶光彩映蔽全境。天空浮云散去,現(xiàn)出如吠琉璃蔚藍的光彩。特別是覺謨神山那里的天空云霧濃密,色如水銀而浮騰。溫薩巴大師對此美麗的山峰略作留戀觀望,而憶念起離諸世法成就一切智的上師法金剛,在那段時間住在那座覺謨神山時,獲得身成為虹霓金剛身,意成為常住深廣樂空游戲中不滅空慧,語成為常宣二次第甚深妙音語,總為雪域所有眾生的福德而安住。特別是我自己能于第二佛陀宗喀巴所傳下之甚深法義,隨欲修學(xué)即已滿愿,并令我心向正法而修法要,能略獲決定,這也是至尊上師的大恩,想到這里心生無量凈信而作出這樣的歌頌:
“南無姑如瑪哈嘎那雅。
我頂獅子寶座上,日月蓮中住我?guī)?
愿垂大悲作憶念,祈賜勝共二悉地。
秋是禾稼豐茂期,天如琉璃明朗下,
看那霧氣如銀色,觀此美景憶師時,
我身毛發(fā)全顫動,眼中盈滿念恩淚,
我今高聲以啟請,祈加持我身語意。
念聞德名違緣消,功德殊勝怙主尊,
與今具德師無二,師住勝地覺謨山,
身成虹霓金剛身,語宣二次深喜語,
意現(xiàn)深廣大樂中,總為藏眾現(xiàn)吉祥,
別對行乞慧賢我,顯密甚深諸法義,
隨我喜行足分法,從師恩中我獲得。
三恩上師無匹倫,意念大恩而啟請,
此生愿依二次行,成熟解脫祈加持。”
繼后,溫薩巴大師依智慧空行母授記說:“明日將有一為大成就者伯哲多杰轉(zhuǎn)世的班智達,與汝相會,可將諸教授,不須秘密地傳授給他。”果然在扎什倫布與袞清勒巴?鄧珠(義為一切智善義成)相會。他們彼此都具有殊勝教證功德,以此心心相契。由袞清大師的勸請,溫薩巴大師著作了密集及能怖導(dǎo)修講授,這一不朽之作,生起了廣大事業(yè),簽署為袞清撰著。當(dāng)時外表雖是用袞清所著而著稱,但對內(nèi)實是溫薩巴大師所著。現(xiàn)在《溫薩巴大師著述全集》中,有以上著述,這是為眾所周知的。那時,在圣康色波(黃室)中,作有這樣的歌頌:“本來清凈虛空里,各種緣起云何現(xiàn),清凈智風(fēng)觀察時,復(fù)與虛空性相合。”如這樣表達正見的歌頌是有許多的。總之,溫薩巴大師與袞清勒巴鄧珠兩師,彼此心心相印合為一體。這一情節(jié),克珠?桑杰耶喜作有這樣的贊頌:“依獲記別與智王,福慧雙合緣起力,闡明教要溫薩巴,慧賢義成前啟請。”
此后,溫薩巴大師年滿三十三歲,在冬月初八日,于哲蚌大寺中,請如種敦巴?嘉尾炯勒再世的一切智格敦嘉措(義為僧海)為作親教師,毗奈耶阿阇黎拉旺仁清(天王寶)為作羯磨師,哲蚌寺絳哲欽謨?yōu)樽鹘淌趲?以及足數(shù)的凈信僧伽聚合中,受得具足戒(即比丘戒),內(nèi)心寶瓶中注滿依別解脫戒的增上戒學(xué)凈天甘露。從此溫薩巴大師不僅自性罪過的染犯不會生起,哪怕是支分細過,也如命愛護不令染犯。其中為所有雪山叢中修行成就的著名大德,都隨學(xué)謹守者為:持出家相與資具三衣等,以及禁飲酒與過午不食,取持水瓶,請求凈水,彼授此受等佛所制諸戒。但是有些人士見依戒如法修學(xué)諸人的時候,在呆如羊群的大眾中,大聲宣說:‘無疑地這是調(diào)柔小乘聲聞根器而制的。”此外又有類為惡業(yè)之力摧毀,及隨順煩惱魔而轉(zhuǎn)者,由其瞋火燃起心中積薪,將僧伽分作門戶,常時爭嚷宣說什么不清凈等語,而對于如來所說的毘奈耶故意違犯。此輩想:作為菩薩只是與無上大乘最高要道有關(guān),而一般人士也喜悅這樣的行為。但是溫薩巴大師雖已證得很高的果位,他仍然對佛于廣大顯密諸經(jīng)高聲贊嘆,以及具量的善巧有成諸德也一致同聲而贊揚,謹記于心的佛教根本——別解脫戒,直至命存,哪怕是支分細罪也嚴守不犯。
此后,溫薩巴大師去到拉薩,在兩尊怙主佛像前,供養(yǎng)發(fā)弘法利生的清凈大愿。溫薩巴大師復(fù)從繪有葉紋古柱中,取出零散的遺命教言,閱讀一遍后說這沒有多大需要而擱置。繼后,溫薩巴大師在一晚上夢見有一名叫釋迦協(xié)業(yè)(義為釋迦友)身著黑熊皮裙的瑜伽行者,以三朵妙音花交給他說:“為很好成就你事,可往后藏去吧!”話說完也就不見。到了第二天起身去朝拜熱振等黃教圣地,在途中突染一重病,心想這與昨晚夢相相符。暫時不去熱振為佳,修了退災(zāi)法而身體自行復(fù)原。于是去到色拉大乘洲寺,在一切智格敦嘉措座前,聽受了住嘉(成就法王)傳派的長壽法導(dǎo)授以及長壽灌頂,別解脫戒經(jīng)與傳法經(jīng),一切智僧海著作散集等傳經(jīng)后,才啟程赴后藏。在格迫寺堪布勒比海卓前,聽受觀音齋戒儀軌傳經(jīng),及本尊咒撿拾隨賜灌頂、上師怙主無別隨賜灌頂、藥師傳經(jīng)等。此外,有一段時間去到色頂寺(金平寺),在班欽?絳秋洛卓(義為菩提智)前,聽受《密集本續(xù)明燈》及所有支分等,密集圣者門中教授及所有支分。那時又到“勒寧格寺”,在阿里大譯師朗嘉瓦(義為尊勝)前,聽受四密教授及勝樂四座等母續(xù)甚深無邊教授。這位大譯師朗嘉他與喀什米爾寺主座阿阇黎多杰枳布巴(金剛杵鈴師)的一位獲得殊勝成就的直傳弟子相遇,而得到攝受;特別他是從宗喀巴大師面前,親自得到無量教授的一位瑜伽自在行者。此外,溫薩巴大師為有特別用意,復(fù)從許多善巧有成的大德處,聽受各種深廣教授,使自己成為具有無量教法之主。這樣總的說來溫薩巴大師已成為佛教圓滿法主,特別是成為具有至尊文殊菩薩親傳宗喀巴大師的耳傳圓滿教授的唯一法主。此點溫薩巴大師自己也承認,他的著述中有頌說:“至尊妙音勝長子,慧賢名稱我上師,持師耳傳語要法,現(xiàn)今時間唯有我。”總之,溫薩巴大師從十七歲起直至四十二歲之間,在扎甲?多杰頗章(金剛宮)、及溫默?達日倫清、哥扎,特別是巴朗?覺謨神山等寂靜山林,以專修道要為主。這在他寄法王昂旺扎巴(義為譯自在稱)的書信中說:“我若一兩月不死,必定為我此生以后第二生愿望而努力。我若一二年不死,我想須得樹立長久生中的愿望。所幸我從年十七歲起直至于今,未曾舍離我那住在專修殊勝乘中,將所有印藏善巧成就諸德的法語要義教授,取而專修的愿望。”溫薩巴大師經(jīng)這樣長久時間猛利專修,究竟獲得何果?這在他自著中有頌說:“雪域之中具勝緣,慧賢義成我專修,如是殊勝無上道,此生即得成佛果。”這樣清凈行傳真是不可思議。此后,溫薩巴大師在想念此生盡形壽,去到為一般人士見聽不到的最寂靜諸處所住下修行中,有一時間,他住在最寂靜定境中,正是黎明的時候,發(fā)生一種威猛而大震的聲音,出自他身背后懸掛的一幅貢波(護法)畫像,聽著神像這樣說道:“空行廿四域中主,此處安住大菩薩,猶如蓮中凈白蓮,隱秘精修祈加持。”這軸貢波畫像至今還供在溫薩寺護法殿中。
溫薩巴大師依上師本尊的記別,在烏日哲修建溫薩寺后,為來自垛康、阿里、衛(wèi)藏各處的具緣凈信有情大眾,轉(zhuǎn)深廣*輪。那時,前來受化的大眾,從很遠地方發(fā)心供養(yǎng)大師的財物,雖是聚積陳設(shè)在大師眼前,但是溫薩巴大師從未取持一物作為所有。這在他的自著中說:“前有密勒日巴師,今有慧賢義成我,現(xiàn)除暫時衣食外,守持財物無所用。一生修取佛陀位,善住如是凈行中,住離愛憎寂靜地,愿于暇滿取心要。”這樣的溫薩巴大師真是瑜伽自在王密勒日巴再世,為了弘揚文殊菩薩宗喀巴大師的圣教,剃發(fā)著緇衣。持出家相而出現(xiàn)于世,他對于世間八風(fēng),此生牽掛,絲毫也不沾著。密集本續(xù)中有頌說:“有大蘭若方位中,花開結(jié)果以莊嚴,寂靜山林之處所,攝要修成諸悉地。”正如頌義,溫薩巴大師他住在往昔大德安息之所,遠離塵囂的修行寂靜諸圣地,究竟精修顯密兩種整個圓滿道體,究竟生起共通道中出離心、菩得心、清凈正見,進而達到佛子行海的彼岸。嚴守密乘誓句及戒律,并修學(xué)二種道次第,由此第一次第修到究竟,隨其所現(xiàn)均見為本尊現(xiàn)相,并于空明不二之瑜伽修到究竟時,憶念起自與其他有情千百生事,而對于過去生中曾作自己的清凈眷屬等眾,以此作如是明顯頌言:
“誰于尊名僅憶念,今后福善頓獲賜,
上師能仁王佛前,我常虔誠恭敬禮。
趣入解脫道為主,住持大乘聲聞中,
佛前聲聞有我輩,成就殊勝之通達。
從昔至今善獲得,暇滿妙身行菩提,
遠離三惡趣等苦,獲具見行暇滿身。
我之身語意三業(yè),善見諸佛總攝身,
即是師佛金剛持,油然起信身毛豎。
晝夜諸時常祈禱,以猛信力修七支,
直至菩提愿勤行。愿以此善作回向,
自他有情迅速生,色究竟及空行剎,
兜率極樂現(xiàn)喜土。于我善信諸士夫,
愿命終時皆得見,無量光佛及圣眷,
立時接引到極樂,獲得賜予最后教。
諸佛所說殊勝乘,嘿汝嘎等佛本尊,
所有二次等通達,愿此生中得現(xiàn)證,
安置眾生大樂剎。我愿能仁佛世尊,
金剛持及宗喀巴,隨心所欲諸悉地,
一切無余盡施與。所有承傳師會眾,
以及六臂等護法,助我今后諸福善。
頓獲善成威吉祥。”
溫薩巴大師獲證神通,所有示現(xiàn)士、石、山、巖均能通行無礙,以及虛空飛行等一些神通事跡,已如上述。又由于修行勝樂、密集、能怖三法的圓滿次第,及攝所有無上乘中圓滿次第扼要的那若六法,達到究竟,以此三輪脈結(jié)得解,能無礙地誦桑枳達語諸佛經(jīng)的事跡,也已如上述。主要是溫薩巴大師對于心寂靜與幻身光明中所有次第,皆已修到究竟,而獲得雙運身位。這在住持文殊菩薩耳傳要法的諸先德中,是最為普遍稱揚的。正如一切弘揚文殊宗喀巴圣教的大德們共同宣說:“現(xiàn)證三身果位溫薩巴。”這樣溫薩巴大師自已證得殊勝通達后,他對于無邊具緣眾生施與正法甘露。以此紹承師教的弟子,是難以數(shù)計,誰也不能逐一詳述。這里只說一些首要的弟子:為智慧空行母所授記,第七生獲得成就的大德袞清?勒巴鄧珠,他也是曾經(jīng)獲得溫薩巴大師授以所有無上瑜伽導(dǎo)修法軌不共教授。其他如北部說法導(dǎo)師桑敦窩熱(義為定光),袞清?協(xié)饒伯瓦祖寺僧人講經(jīng)師洛卓朗嘉(義為智勝)、法王?格勒朗嘉瓦(義為福善尊勝)、謝安(師前侍者)?桑杰絳稱(義為佛幢)、法王昂旺扎巴(義為語自在稱)昆仲、貢登法王?絳央嘉補(義為妙音王)、通巴謝安?扎喜絳稱(義為吉祥幢)、妥巴?法王洛卓朗嘉(義為智勝)、禪定大師?杰溫?勒措倫珠(善資俱成)、大堪布洛桑嘉措(賢慧海)、持密經(jīng)師謝安?朗嘉伯桑(義為尊勝德賢)、班欽?桑珠伯桑 (義為如意吉祥賢)、教主班欽?當(dāng)卻揚迫(義為正法增)、絳央喇嘛格敦洛桑(義為僧慧賢)、絳央辛底巴大師、洛桑嘉措(義為慧賢海)、阿里阿阇黎格敦絳稱(義為僧幢)聞思洲寺仁清伯覺嘉措(義為寶富海)、雪域堪布班欽?日巴生根(義為智理師子)等能弘持圣教的弟子不勝枚舉。總之,所有衛(wèi)藏中三藏法師,以及不分宗派的無量僧俗大眾,莫不受到溫薩巴大師慈恩普施深廣正法甘露。得大師灌頂授權(quán)補處耳傳法主的首要弟子,則是克珠欽波?桑杰耶喜(義為大善巧師佛慧)。
溫薩巴大師為利后世應(yīng)化眾生起見,他著作有:《菩提道次第導(dǎo)修一切悉地生源》、《祈禱上師逐一次第一切悉地生源》、《零散心要逐一次第一切悉地生源》、《菩提道次第心要啟請頌一切悉地生源》、《自我教誡大樂藏等零散法門》、《溫薩巴大師發(fā)心文及次第承受三種律儀情況》、《諸佛菩薩前祈請文》、《格敦瑜伽男女修士戒約一切悉地生源》、《宗喀巴大師賢善名稱修法逐一次第一切悉地生源》、《依宗喀巴大師而修之護身法》、《上師本尊頌一切悉地生源》、《上師四密續(xù)瑜伽逐一次第一切悉地生源》、《勝樂輪上師瑜伽一切悉地生源》、《勝樂俱生上師瑜伽一切悉地生源》、《上師勝樂輪瑜伽廣本一切悉地生源》、《枳布巴師傳勝樂修法一切悉地生源》、《傳授本寺中卻交多杰(法護金剛)教授一切悉地生源》、《勝樂身曼陀羅修要明顯導(dǎo)示教授心要一切悉地生源》、《上師密集修法心要一切悉地生源》、《上師能怖金剛瑜伽廣論一切悉地生源》、《上師能怖金剛雙尊瑜伽心要一切悉地生源》、《文殊和威合修心要教授一切悉地生源》、《六面童修法心要及釋迦能仁王佛修法》、《上師金剛薩埵瑜伽心要一切悉地生源》、《攝上師瑜伽白文殊修法上師瑜伽一切悉地生源》、《依紅黃文殊而修之上師瑜伽一切悉地生源》、《上師觀世音瑜伽心要一切悉地生源》、《緣度母修法及祈禱文等》、《白度母修法》、《智慧空行母獅面母修法》、《不動金剛修法》、《馬頭金剛廣略兩種修法》、《金剛手大輪修法悉地生源》、《金剛手威猛五金翅鳥修法心要教授莊嚴一切悉地生源》、《智慧花金翅鳥修法》、《明咒佛母一字母不共修法一切悉地生源》、《菩提道次上師瑜伽一切悉地生源》、《菩提道次第補充攝義一切悉地生源》、《正見導(dǎo)修心要一切悉地生源》、《四正念導(dǎo)釋心要一切悉地生源》、《般若波羅密多心經(jīng)決義顯境霹歷一聲論一切悉地生源》、《六座瑜伽心要一切悉地生源》、《大乘長凈齋戒法取受儀軌一切悉地生源》、《毗奈耶學(xué)處海心要一切悉地生源》、《菩薩學(xué)處海攝義一切悉地生源》、《密乘學(xué)處心要一切悉地生源》、《無量壽佛修法一切悉地生源》、《長壽法導(dǎo)釋金剛瑜伽戰(zhàn)勝死王及傳授倫波多杰長壽修法》、《傳授與阿阇黎桑敦窩熱(定光)之長壽修法》、《壩宗所傳長壽灌頂儀軌一切悉地生源》、《枳布巴師傳勝樂生起次第一切悉地生源》、《方便道那若六法真跡一切悉地生源》、《勝樂輪圓滿次第大瑜伽一切悉地生源》、《密集導(dǎo)修剖解心要一切悉地生源》、《能怖金剛甚深導(dǎo)釋事相作法等一切悉地生源》、《閻曼德迦阻死護命教授》、《皈依發(fā)心迎請七支修法一切悉地生源》、《皈依教授一切悉地生源》、《大乘不共皈依修法心要一切悉地生源》、《大乘共通皈依修法心要一切悉地生源》、《勝樂生起次第攝要及本尊無量宮殿觀修法一切悉地生源》、《枳布巴師傳勝樂輪灌頂儀軌一切悉地生源》、《上師勝樂俱生雙尊修法教授心要一切悉地生源》、《依勝樂俱生修勝樂生起次第心要一切悉地生源》《枳布巴師傳勝樂愿文及吉祥頌等》、《枳布巴師傳勝樂輪身曼陀羅圓滿五次第甚深導(dǎo)修剖解一切悉地生源》、《密集所依曼陀羅無倒顯示》、《上師白文殊修法》、《上師金剛持瑜伽心要教授》、《上師金剛持父母雙尊修法》、《上師能怖金剛圓滿次第教授心要》、《上師文殊和息修法本尊壽慧無量修法逐一次第共分十七目》、《大成就者穆布師傳大悲觀音法導(dǎo)修剖解心要教授一切悉地生源》、《大成就者稱布師傳大悲觀音法導(dǎo)修剖解心要略修教授一切悉地生源》、《馬頭金剛修法次第三目 》、《優(yōu)婆塞戒取授儀軌》、《比丘學(xué)處廣論》、《百粒食子供修次第一切悉地生源》、《宗喀巴大師慧賢名稱瑜伽修法》、《本尊及智慧圣護法眾前供食儀軌》、《燒煙修供次第》、《上師六臂怙主瑜伽修法次第共分四類一切悉地生源》、《白色貢波護法如意牟尼修法》、《 除障貢波護法修要》、《速成事業(yè)智慧貢波護法修法門中師傳次第》、《五尊怙主護法供食易修法》、《總共護法施食法》、《上師文殊閻曼德迦及三士道護法依修法》、《吉祥天女金剛極堅母供食次第三目》、《秘藏螺記事》、《大成就者彌遮宗規(guī)著名三要中大悲觀音修法教授心要》、《正見導(dǎo)修》、《依薄伽梵不動金剛凈障修法》、《六臂怙主法門中貢波大清修法》、《四尊合修法》、《護法貢波壽主修法》、《護法貢波旺嘉修法》、《智慧貢波護法秘密修法》、《護法貢波如意牟尼修法隨賜灌頂輪教授》、《除障攝權(quán)法》、《決擇精要》、《身、基、要三門》、《攝權(quán)及內(nèi)修法》、《六叫字口決所緣法門》、《心往生廣略口訣》、《上師怙主無別口訣兩種》、《加行作業(yè)及除障所緣法門》、《具誓閻摩法王修法廣中略三種》、《依白黃紅閻曼德迦修息增懷三法教授》、《依紅閻摩修權(quán)威事業(yè)法》、《依白黃閻摩合修法成就和息增福教授》、《四臂母修法》、《金剛極堅唯一母供食法》、《催請護法》、《碎塊施食儀軌》、《施食回向文》、《水中取精心要》、《繪像令見者具義繪法》、《塔像中裝臟等作法次第》、《記別扎喜倫布現(xiàn)在與未來將出現(xiàn)的善知識》、《心要教授決疑及為轉(zhuǎn)世活佛索朗嘉措(福海)授記》、《宗喀巴大師圣教住處》、《袞清勒鄧大師的密諱決疑續(xù)談》、《記別教授保密篇》、《為辛底巴洛卓絳稱(智幢)授記》、《答昌都法王彌約領(lǐng)波(不動藏)書》、《從記別密鏡中略示格魯派(黃教)將出如何住持圣教人物的記別》、《答格敦洛桑(僧賢慧)書》、《善巧成就師勒巴鄧珠(善義成)傳》、《勒巴鄧珠的密傳》、《交郤伯桑大師行傳及密傳》、《回向誦修次第》、《正見小注》、《依紅黃文殊而修的上師瑜伽法》、《上師能怖父母雙尊瑜伽心要》、《具誓閻摩法王內(nèi)修法及其侍眷供修中本》等許多著述。
這樣溫薩巴大師此生作完了他應(yīng)化的事業(yè),猶如武士從戰(zhàn)爭獲得勝利,及商主得寶而歸那樣的情況,他略示刺痛微疾后,也就親自授權(quán)給自己首要弟子桑杰耶喜(義為佛慧)補處法王之位。然后于丙寅年四月二十三日(公元一五六六年,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示現(xiàn)收攝凡俗色身入于法界之相而圓寂,當(dāng)時直至夜分未盡之間,諸天人從天而降下無量花雨,虹光如寶蓋也現(xiàn)起在各方隅。如此等相,人眾都悅意非常,嘆為不可思議的稀有瑞相。此后,一切對師具有凈信的人士,都在溫薩巴大師肉身之前,供養(yǎng)所有內(nèi)、外、密、空性等無量供養(yǎng)而發(fā)凈愿。為使文殊宗喀巴大師耳傳教法永不衰滅,日益增長的緣起起見,保留了溫薩巴大師的肉身,奉安在溫薩寺正法宮殿中,供作人天大眾有情供養(yǎng)的福田,使加持的光輝,常在而不滅。
意樂修學(xué)菩提道次第的人們,應(yīng)當(dāng)謹向溫薩巴大師洛桑鄧珠祈禱求加。并應(yīng)效法這位大德清凈史事,觀察此生諸務(wù),猶如兒戲,與揚棄康秕,瘋?cè)颂瓒鴶嚯x此生糾纏。更應(yīng)觀察所有輪回中的福報受用,猶如毒蛇昂首所起的掠影,不可信依。它是產(chǎn)生許多損害之源。而于無邊生死輪回,生起十分厭離的真實出離心,以及生起推己愛他的大寶菩提心,并觀一切法現(xiàn)有亦空。空亦現(xiàn)有的甚深緣起理,內(nèi)心生起決定,隨何所現(xiàn),皆是如幻。然后以甚深道——上師本尊瑜伽道作為命根般,而修學(xué)生圓二次雙運,以及求得文殊菩薩宗喀巴大師耳傳教授,住于寂靜山林,盡自力精修以達究竟。最低限度也當(dāng)發(fā)愿向往這種目的而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