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啟請文”中,有頌句贊道:“凈戒香四溢,大德桑欽巴。”
值得這樣贊嘆的大德桑欽巴生在粱下區地方,誕生時候發現很靈異的征相。他少年的時候,也就對紛擾的俗家不起貪戀,而常時生起進入佛教之門,修學清凈正法的猛利意樂。這樣的念頭,誰也阻止不了他,于是他從住持桑欽寺(義為大賢)的法座阿阇黎索朗鞠勒(義為福生)大師出了家。最初階段他受沙彌的戒律儀,起名叫達瑪索朗(義為盛福)。他就依止受戒的阿阇黎而很好地學習沙彌學處,心中完全體會了解一切法行,繼即鉆研一切教典,對三藏教法學習得善巧精通。他的內心受著清凈出離心的策動,也就在親教師達葉哇,與及補充足數的各僧伽眾的當中,而受了具足戒。他在拉?卓瓦貢波大師的蓮足下頂承教誨,所有毘奈耶四部所說一切句義,如阿阇黎德光決擇律經一樣,從彼授受,及可取諸水以上的比丘一切粗細分諸學處,他的心中都學習得了解透達,而依戒實行。所有毘奈耶中說的戒律規條,哪怕是細微的過犯,他都不使染污而嚴守清凈戒律。傳說他由于持戒的功能而發生出一種奇妙的戒香,不待風吹而清香四溢。宗喀巴大師思想到他這種功德因緣,所以對于這位大善知識贊嘆說:“凈戒香四溢,大德桑欽巴。”
他在拉?卓瓦貢波大師座前,聽受佛經和大車軌的許多經論,而成為徹底精通的人士。由于他的才能和功德的感召,獲得了僧伽大眾推選他為桑欽寺主持人,登上說法大學院的獅子座,而宣說廣弘大車軌諸經論。以此善知識桑欽巴的美名,也就遍傳于各方了。繼后他迎請拉?卓瓦貢波來到桑欽寺中承事供養,而很好地聽受了卓瓦大師講說糅和一切佛經及經論等的要義,而成為一補特伽羅修行的次第——具吉祥阿底峽尊者的教授菩提道次第的修驗導釋。并且他不是僅聽受后也就擱置起來,而是如法地修行獲得很好的修驗。他在拉?卓瓦貢波座前,聽受了《噶當六論》,也就能將菩提道次第一切所緣,與大車軌諸經論結合起來講說,獲得無畏的辯才。他復迎請喀什米爾班智達釋迦吉祥到桑欽寺中,他在班智達座前聽受了許多顯密教法。
他對于門人如首要弟子措那瓦大師等許多具緣的門徒,廣弘宣說菩提道次第的導釋和大車軌諸經論的教義。最后他享壽到七十五歲的時候,受了一種肉毒,以致身體得病,一切僧伽大眾都為他誦經修法;護法貢波扎迦俠也為他化現成烏鴉,從印度、尼泊爾銜來新鮮橄欖而供于座前,但是無論做怎樣的方便和誦經修法,終未獲得挽救而西逝。僧伽大眾做大供養后,并建立了奉安遺體的大塔,也就將護法銜來的新鮮橄欖供置在塔的前面。由于發現遺體的面容轉向西方的緣故,據說這是對于僧院將大興噶當教法的預兆。這位大善知識教撫出很多弟子中,首要的弟子確是措那巴大師。
以此意樂菩提道次第修心的人們,不僅應當對于這位大善知識祈禱求加持,更應當效法這位大德的史事,高風守護清凈戒律為基礎,而對于菩提道次第修心當中,能顯現了知一切經教皆為修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