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精品_特片网久久_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_亚洲第一黄色网_羞羞电影网_免费黄色大片网站

中國藏族網通

至尊怙主具德阿底峽尊者的歷史(22)

來源 : 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    作者 : 云增?耶喜絳稱大師著 郭和卿譯    發布時間 : 2017-04-01
字體 :

“持大車軌燃燈智。”

值得宗喀巴大師這樣稱頌的阿底峽尊者,梵語名諱為底邦迦羅舍連那,藏語為伯嘛默哲耶喜,義為具德燃燈智。普遍通稱的別號為覺窩杰伯敦阿底峽,義為救怙主具德尊者(這是避諱其名,只稱贊號)。這位大德降生的地方,是在印度東方禪和國,有大城名縛迦那,有居民多萬戶。大城中心有王宮名金幢,擁有不可思議的財富榮華和權威。這一國都的環境,十分美麗,各種美樹幽林,成行圍繞,蓮及優波羅等奇花遍滿大地,并有多層城墻及渠壕以環繞。尊者降生于這樣的王宮中,父王名善祥王,母名功德光明妃,在壬午年(公元一Ο四二年,宋仁宗慶歷二年誕生)這位大德如愿而誕生。這位王子誕生的時候,發現虛空中諸善神天雨瑞花,空中彩虹交織成幕,所有一切人士,都聽得諸天神發出歡喜的歌音,及天樂齊鳴等不可思議的瑞象。這位王子生得來如世間明珠般容顏,如月光白凈、額寬、鼻隆、眼目長大,唇紅如脂、具大人相,一見之下能令惱苦頓息,心生安樂,是一位能造作善種的人物。

王子童年時,父母取名叫月藏,有八位保姆作看護,用適合營養的食物等來養活,與父母等人同睡,住在王宮的重樓中。如果從宮頂發出一聲可怕的大聲音時,父母等人心想發生了什么,都立即各方細看,但祝愿王子平安!這位幼小的王子,卻表現出無驚恐而歡悅的態度時,立刻父母等人的眼光里發現出一種如優波羅花正開那樣可喜的心情。這位王子在童年時代中,他的一切生中的本尊——至尊救度母對他現身親賜教語。從童年起,一直到長久時間中,都得到度母的慈視,一切要事,他都向至尊救度母請示而作。

在他誕生后,滿一年零六個月的時候,距離王宮不遠有一佛寺名毗迦摩那波里。王及王妃同小王子乘坐寶車,率領五百車乘,具足大王的威風熱鬧前往寺中時,城市中一切人士,從各處云集到這里來爭看小王子。都說:“誕生時受諸天供養的稀有太子,現在才得瞧見啊!”都注目留神地細觀,一時都歡喜雷動起來。小王子問父母道:“這些人是什么人啊!”父母對他說:“這些人是你統治下的人民啊!”小王子祝愿道:“愿這些人士都如我一樣具足一切美滿,都造作善根,都以正法來作修養。”說這樣悅耳的言詞時,一切大眾都齊贊:“奇哉!稀有!”而合十敬禮。于是王及王妃、太子等人來到了寺內,對所有僧眾及三寶像前,作承事供養。頂禮發愿時,父母等其他一切人士都祝愿長壽無病,受用美滿,后世不墮三惡道,得生善趣,對三寶作承事供養等。這位小王子則祝愿道:

“我得暇滿人王身,無過眼根瞻三寶,

常以誠敬禮三寶,從今祈作我皈處。

愿我何時解俗纏,住僧眾中獲法富,

無我慢中供三寶,悲視一切有情眾。”

作了這般祝愿時,那里的一切人士及諸善神,皆大歡喜,而對王子生起敬信。在《噶當卷帙》中說:“這一祝愿,是阿底峽尊者這一生說法中,最初的說法。”

童年的王子,從誕生以來,就對囂雜的俗家,全無貪戀。他無阻礙地常時親見本尊,得聞本尊說法聲音。以此他對喧囂的俗家,雖無貪戀,但是他的父母及民眾,總想他能住俗家,那是再好沒有的。于是以各種歌舞游戲來使他歡樂,并從許多國王的公主中,挑選美妙者來給太子婚配時,至尊救度母為這位青年太子現身說道:“具緣王子勿貪戀,此如泥淖象沉沒,汝若沉入貪淖中,豈不玷污諸戒律?五百五十二生中,汝皆班達比丘身,如蓮海中鵝王游,此生汝當速出家。”就這樣對王子鞭策勿貪戀江山,當修學正法。而王子也愿向那樣修學。他對于工巧、醫方、聲明、因明、內明等五種大五明學處,及詩辭、卜算等五種小五明學處,都精研成為善巧者。特別是他年滿十五歲時,聽了一遍《正理精滴論》,由此他與一位有名的外道善巧辯論師相辯論,辯勝外道師,以此四方馳名。

繼后,這位青年王子他想到不應貪戀世間一切榮華美滿,當修學佛教全圓教授,而究竟成就地道諸果。成辦這樣事業,就必須由一位一切福善的根本——善知識來作攝受。以此他想依止哪一位能開示無謬道體的善知識大德呢?在這時聽得距離王宮不太遠的地方,哲達里?尊勝諸敵大師在那里安住,王子借口說去游山,率同武裝馬隊三百人前往哲達里大師座前,頂禮請求皈依,及發心教授。并請求道:“愿不貪戀江山,希求清凈正法,以此請師攝受。”這般請求時,哲達里大師對他記別說:“你暫時前往那爛陀寺菩提賢大師的座前去吧!”于是王子領著三百武裝馬隊前往那爛陀寺菩提賢大師的座前,頂禮師足而啟白發心。菩提賢大師復對他說:“你前往那爛陀寺的北方,有證得長壽持明,親證離戲論中道義的佛子理鵑大師住在那里。你到他的座前去吧!”青年的王子復到佛子理鵑座前,請求依止理鵑大師。大師對他傳授了《菩提道次第教授》,特別是詳細地傳授了由圣龍樹傳來的正見教授。大師復對他說:“還有一位證得中觀道的上師名叫阿嚩都帝,你到他的座前去吧!”于是青年的王子遵從理鵑大師的命令,來到上師阿嚩都帝的座前,請求攝受時,阿嚩都帝大師對他說道:“欲求純潔地學修正法,必須拋棄江山榮華。由于江山榮華,它如同毒海、火坑,它是一切敗壞的因素。以此你先回去一趟,舍去了江山,再到這里來吧!”王子也就遵照上師的記別,回到王宮,在父母前,再三請求允許后,視江山榮華如糞土,拋棄了而轉回上師阿嚩都帝的座前,他依上師阿嚩都帝所記別,去到黑山寺瑜伽自在師,親見本尊歡喜金剛,得金剛空行母授記的大師名惹呼那姑巴達(羅候羅毱多)的座前,求得全圓灌頂,取密號叫智密金剛。于是經七年的時間中,主要是在阿嚩都帝大師前依止,此外復在許多獲得成就的上師前,精研金剛乘,由此對所有一切密經及教授成為最善巧者。他心中發生了這下我已精通密教的思想時,在夢中得見諸扎根瑪空行母示以從未見過的許多密教經卷,于是消除了我慢。就這樣從二十一歲起直到二十九歲之間,他精研了所有《四部密續》一切灌頂、經教、秘訣教授等,依教精修。由此獲得親見本尊,及三摩地與廣大神通。

當他常想我此生專住密行,依大手印修證殊勝悉地的時候,有一晚上在夢中,見空中有黑菇迦金剛(義為飲血)前來對他說:“善男子阿嚩都帝行者你任何處不必去吧!你若出家,未來時間中,將獲得許多應化的出家眾。”又有一晚上他在夢中,見著佛世尊釋迦牟尼同許多僧伽侍眾在一起正進午餐,在那侍眾行列中,阿底峽尊者自己也在其中。佛世尊目視阿底峽尊者說:“這人還貪戀什么而不出家呢?”得了這樣夢后,他想:這下我決定出家。于是前往金剛座大菩提圣地摩底毗哈惹寺中,僧伽大眾部中的“說出世間部”阿阇黎佛智的教授傳派,長老大持律行者,證得專住真實性三摩地的西那惹根達大師前,求作親教師而出家,取名叫底邦迦羅舍連那。于是精研三藏教義,特別是在上師達摩惹根達座前,聽受攝四部毘奈耶要義及對法七部一切要義的論著《大毗婆沙論》——約有八百卷之多的大論著,一直有十二年之久,獲徹底的領會,他對十八家各別的授受及凈水等所有一切細分作法,都毫不紊亂的熟悉,成為印度通曉十八家的眾中頂寶。就這樣他聽受了當時在印度存在的所有顯密教法,而依教精修。

他常時心念迅速成佛的方便,哪一種道路為最速呢?在這時,黑山秘密石窟中靜坐修行的上師惹呼那姑巴達由神通得知,前來對阿底峽尊者說:“你雖親見本尊,及許多曼陀羅佛會,并獲得共通成就,心中已有三摩地的來龍去脈,可是任何一處也還未證得通達。你當立誓修慈心、悲心、菩提心。由于大悲觀音,是悲之主,以此應持觀音為本尊。直至輪回未盡之間,為利一切有情而作吧!”又在繞行金剛座周圍時,見著塑像等彼此作互相問答,及金剛座南方的空中,有二空行女也作互相問答,一方問道:“欲求迅速成佛,應修學何法呢?”另一方答說:“當修學菩提心。”他停止了繞行來細聽,一致在說應修持菩提心的修法,如瓶注水,直達心中,得到領會。又在圣龍樹所建造的石院圍墻中住時,他看見一老一少兩婦女。老婦人對少女說道:“欲求迅速成佛,當修菩提心。”又在繞行金剛座根多那時,他見著飛檐下面有一尊佛像在說:“嘿!壩敦達,欲求迅速成佛,修行慈心、悲心、菩提心吧!”又在石院房作繞行時,他見著有一尊象牙佛像說道:“卓根!欲求迅速成佛,當修菩提心。”

于是阿底峽尊者為了令菩提心未生當生,已生當輾轉增上,方能達到究竟彼岸起見,心念:當去探訪有誰擁有修菩提心全圓教授的大德。那時,尊稱金洲大師為擁有菩提心修法教主。因此,阿底峽尊者為了到金洲大師座前,聽受菩提心修法全圓教授起見,意樂前往金洲。于是邀同從贍洲去過金洲的熟悉商客們,乘船由海道航行了十三個月之久,到了大海中時,由于欲天惡魔不欲佛教宏昌,為了對阿底峽尊者菩提心作災障,故意興起逆風惡浪,使船錯行航道,及突來如山大鯨阻礙船行航道,與從空驟擊巨雷等最兇險的災害時,當由班智達地藏猛利祈請阿底峽尊者修法禳解,尊者立修由紅色閻摩三摩地之門,降伏所有魔軍,漸次安抵金洲。剛登金洲入口地方,就與在那里修禪定的幾位金洲大師的弟子相會面。也就在這里住了十天,使諸阿阇黎得到休息,恢復勞累。并向這幾位修定者問起金洲大師現住何處,及有怎么樣的事業行傳等情況。這幾位修定者也向班智達地藏等人細問阿底峽尊者的身語意功德,及事業等情況,以此他們對尊者生起極大敬信。他們很快地跑到金洲大師座前稟道:“具德上師請細聽!現在金洲地上,有印度堪布底邦迦惹舍連那率同弟子一百二十五人,一起由海上航行了十三個月之久,途遇魔及外道之神欲天魔王興起災障,幸而慈悲常懷,身語意安然無恙,來到了我們金洲。在這里已過的十四天當中,談起有關正法的話語,令我們心悅誠服,十分滿意!現在的急務,是他們要在你善巧大師的座前,主要聽受能生三世一切諸佛之母——《大般若經》教授;并愿作愿行菩提心大乘修心者;此外,還希望依上師如海般的教理而奉行。以此祈師大悲攝受吧!”

于是阿底峽尊者師徒等來到了金洲大師住室的附近時,看見以金洲大師為領導,身披顏色相同的三衣比丘大眾,都持有蓄水瓶及美觀的錫杖,儼然如極能引生凈信的阿羅漢五百三十五人,以沙彌六十二人為依隨,共有出家僧眾五百九十七人從遠處連貫而行,前來歡迎。令尊者師徒大眾立刻想起如佛世尊釋迦住世時,諸阿羅漢從而圍繞那般盛況,引生起了極大凈信和十分歡喜!阿底峽尊者為前導,有班智達地藏等精通五明的班智達,及善巧三藏的諸比丘一百二十五人,都足不穿鞋或皮靴,身披以喀什米爾紅花所染色,極為大眾部所贊美的三法衣,由于有盛大緣起,都手捧合量鐵缽,缽底完好無漏,帶持能盛摩揭陀升量的紅銅蓄水瓶,持有如佛世尊所贊美的錫杖等樣式都完美無缺,戴著無我慢的班智達帽,持著白凈塵拂,都隨行在阿底峽尊者的后面,而和尊者稍有距離但不太遠,這樣連貫不斷地如彩虹交織帳幕向著金洲大師所在處而來。由于一切大眾,盡都成為這般圓滿德相,以此諸善神皆大歡喜,天雨瑞花。所有居住在金洲的一切人士對兩位大德的德行事業,都非常仰慕而生起凈信。于是阿底峽尊者以一肚大形圓、底穩頸長、口開唇撇、內裝何物外能透視的大寶瓶,內面裝滿金、銀、珍珠、珊瑚、吠琉璃等寶物,供于金洲大師手中。班智達地藏等所有阿底峽尊者的一切弟子,都各以黃金一錢作供禮供于大師前。阿底峽尊者復進入金洲大師所住的金傘宮中,在金洲大師座前,供上曼遮而請求傳授三世一切諸佛之唯一佛母——《大般若經》之教義心要大寶菩提心,未生者令生,已生者輾轉增上之方便法門中,由怙主彌勒傳圣無著昆仲等;及由至尊文殊傳佛子寂天等,次第而傳來的大乘道次第全圓道體之完整教授時,金洲大師說:“傳授這一教授,須經多年時間,你能在此久住的話,無論如何,我當傳授。”阿底峽尊者稟師說:“任延若干年之久,我無論如何也要圓滿聽受。”就這樣一直經過十二年的時間中,阿底峽尊者與金洲大師聯枕臥住,總聽受了大乘道次第全圓道體;特別是聽受了大寶菩提心修心諸教授,得到如瓶全傾,圓滿持受。于是尊者如商主獲得如意大寶珠而歸故鄉那般喜悅滿意!當他臨到返回印度的時候,金洲大師以他從幼年獲得的一尊釋迦佛金像,賜與阿底峽尊者手中,加持尊者為佛教之主。阿底峽尊者同諸阿阇黎乘船由海道返回印度,也就住持教主職位。

當阿底峽尊者住在金剛座時,摩揭陀國王勒惹雅巴那與西方迦羅王發生爭端,迦羅王發動大軍進攻摩揭陀,攻城不下,引軍退出住地時,殺害了四位出家人及一位居士共五人,并掠去許多財物資具。那時,阿底峽尊者仍不急躁地安住而修菩提心。后來,反攻得勝,摩揭陀王將處死迦羅所有一切官兵時,尊者出而拯救了迦羅王及一切官兵的生命,全體放還。繼后,兩國復發生戰爭時,尊者對每一方都給了很多財物,渡過大江,為雙方講和,解救難以數計的有情生命。這一情節在《贊頌》中頌說:“國王勒惹雅巴那,與及西方迦羅王,兩王發生爭端時,西方迦羅王引軍,進攻摩揭陀國土,攻城不下引退時,殺害僧俗共五人,掠走許多資具物。尊者毫無嗔恨心,亦不急躁生大悲,反攻勝時救兵眾,后賴吾師作調解。除自生活資具外,所有財物盡布施,不惜自己身與命,幾番親渡大江河,調解雙方得和睦。”

又阿底峽尊者在金剛座正作繞行,與修慈心、悲心、菩提心時,從南方來了一位外道班智達,高撐著十三頂勝傘(每辯勝大敵一次得增勝傘一頂),他對阿底峽尊者說道:“你是佛教的教主,我也是外道的教主,我二人互相辯論,誰勝時,負者當入其教下。”于是請國王作中證,雙方辯論結果是,阿底峽尊者無難地破倒對方而得勝,十三頂勝傘轉供于阿底峽尊者,并向尊者頂禮作弟子,一切外道徒,也都歸于佛門下。又在第二年復來了一位擁有八頂勝傘的外道師,也如前一樣的結果。又在后年,來了一位外道師,擁有五頂勝傘,極善巧精通聲明和因明學處。他也如前請求辯論立約,阿底峽尊者也答應如請應戰。到了辯論時期,陳設好爭難者與答爭者的座位,在集會許多班智達,及群眾大會的當中,雙方辯論起來。開始時約有三十位班智達能聽得懂,漸次只有十五位能懂,漸次深入細微只有十位能懂,漸次僅有五位能懂,漸次入于最極細微處,也就只有他們二人知道,其他諸人全不能知了。在這時外道師提出聲明中一首四句偈義來問難,阿底峽尊者一時不達其義。說道:“你暫在這里寬坐一下。”也就進入室內,向度母供曼遮而祈加持。以此心中豁然開朗,得達其義。復坐作答,外道班智達被駁倒而失敗。承認在尊者座下為徒,歸入佛教門下。

繼后,摩訶巴那王在位時,阿底峽尊者被迎接到毗迦瑪那波里寺中,復作了十八座寺廟的教主,作出了大弘佛教的事業。那時,阿底峽尊者已成為所有東印、西印、中印等地區的一切僧眾中的頂寶,使佛教如同釋迦世尊再現于世那樣的興盛。尊者自身已是總攝三藏及四部密續的顯密全圓教主。繼后,由于阿底峽尊者往昔的發心和愿力,與及雪域西藏的救怙主至尊觀世音菩薩的悲力,西藏的佛教,已臨到大弘的時機,阿里法王智光為了在康藏地區大弘圓滿佛教事業起見,他經千辛萬苦,長期奮斗不懈。他派遣了許多聰明正直的人士到印度去學習桑枳達梵語,令這些人士翻譯佛法。特別是大譯師仁清桑波(義為寶賢),他以偉大的愿力徹底通達了桑枳達梵語,釋譯出大量的顯密教法。復由拉喇嘛菩提光作施主修建了高翔金寺。從過去朗達瑪毀滅佛教起一直經七十年之間,西藏連一位出家人也沒有了。在這樣西藏成了黑暗世界的時候,幸賴阿里諸法王大菩薩,及大譯師仁清桑波師徒等人之力,在阿里上部建立僧伽寺院,漸次向下方發展起來,大喇嘛善明也在垛康地區建立起僧寺和講說聽受戒律之規,由垛康向西發展,漸次衛藏地區的僧寺也大興起來。

但是一些信樂顯戒者對密教作輕毀,而一些意樂密教者復對顯戒作詆謗。大多數隨順這般宗派說法外,不須說修行大乘道次第全圓道體的話,就連能片面一知半解者,都很稀少。并且有許多自吹為印度的班智達,來到西藏為了騙取黃金,假立為密法之名,傳授了許多粗鄙和損害自他雙方的惡咒,來欺騙西藏的一般愚人。就這樣對建立純潔的佛教發生了很大的障礙時,具大悲的拉喇嘛菩提光等人,心很不安,以此派遣了嘉?準生(義為精進獅子)等很多聰明正直的人士,前往印度學習桑枳達梵語,以備能作翻譯教法事業;并特別吩咐他們,必須迎請心志純潔絕能利益佛教的班智達來藏。也就交給了他們大量的黃金而派遣到印度。嘉?準生等人也就遵從拉喇嘛的命令去到印度學會梵語,并依止很善巧有成的大師,學習很多顯密教法。特別是尋訪怎樣的一位具大悲心的班智達才能饒益西藏的時候,當時在印度雖有難以數計的班智達,但是只見到具德阿底峽尊者為群龍上首,如頂寶般,并擁有偉大的自他相換菩提心,以此是能調伏康藏粗野難調的諸眾生的大德。可是盡管啟白誠意,也未能迎請來藏。譯師們只好返藏,在阿里法王叔侄前,稟明這一情況時,法王智光心想還須得尋購大量的黃金,必須做到能迎請來阿底峽尊者;如果無論如何也辦不到時,尊者下面的一位大班智達,無論如何也要迎請來藏,建立起純潔的佛教 。

于是他親自前往覓購黃金,被迦啰(西藏東北山野部落)王知道了法王智光是為了迎請班智達而來采購黃金,聽說他的祖和父等人過去也是弘揚佛教的。這人如果不拿下,他迎請來班智達又將要大弘佛教。因此他命令捕拿智光王投入牢獄中。法王智光被捕入獄后,受諸苦楚。這一消息,傳到了法王菩提光(智光的侄兒)的耳中時,他立刻率領了一百馬隊前去救回叔父智光王。迦啰王知是叔侄關系,不應允輕易放回。菩提光王見得如果再引軍來攻擊迦啰,地方將會靡爛,并且將斷送許多生命,自己如果發生意外災厄,更不能成辦迎請阿底峽尊者的事。以此只有運用善巧方便同迦啰王周旋,而想到進行贖取叔父這一辦法。迦啰王說:“那么,你必須停止迎請班智達的行動,并且附屬在我的治下。否則你拿量等智光王全身體積重量的黃金來時,我才能放回智光王。”

菩提光選擇了用黃金贖取這一辦法。拿來黃金一百兩請求贖取,未得允許。后來拿來除頭外已等身量的黃金贖取時,仍堅執要如全身量的黃金,才允放還。于是前往坐在獄中,備受黑暗的牢刑苦楚的叔父牢門前,低喚其叔父。見面時說道:“大恩的叔父啊!這想來是由過去的業力所遭遇,我想用兵來救回叔父,將犧牲許多生命,我叔侄倆,將墮入三惡途,依他們企圖停止迎請班智達,并附屬在他們治下的話,舍去了信正法的心,而依附在罪惡多端的暴君之下,那不如不失信仰正法而死還要好點。只好依他所說,必須拿來等叔全身量體積的黃金這一條件,而去覓黃金。已拿來等叔身量的黃金,他們仍不允贖。我將去覓來所差如頭量的黃金前來贖叔。在這中間,請叔暫時思惟這是往昔的業力,誠向三寶祈禱求加持,當寬心忍耐之下作福業吧!”智光王發笑說道:你也是有一塊疼愛孩兒的油炸糕,想我不能行苦行和堅毅。我雖死顯見將由你來護持祖傳的善規。你對這次遭遇懂得很多,我受這種遭遇是適合的。我的思想是在這西藏領域中,若不改善,得出一種純潔的教法來,我死也不甘心的。現在我已年老,這次不死,也不過再活十年。從無始以來為正法而死,一次也沒有作過,這次為法而死是很好的。因此,你豆大的一粒黃金也不必給與迦啰王。你已覓得如我身量的黃金已是極難極難的。哪能夠再覓得如頭量的黃金呢?將所有的黃金都帶到印度去,無論如何再度迎請班智達阿底峽尊者,在這位大班智達前,傳達我的信息說:“我為了你——班智達和佛教,舍我的身命給迦啰王,以此,愿你一切生中攝受我。我的主要志愿是請你來到西藏弘揚佛教,因此,愿完全能如我愿而成辦;并愿下一生我能和你會面,請你如愿加持吧!”由于這般原因,我心已舍!請你對于佛教顧念吧!

于是拉喇嘛菩提光王將拏錯譯師叫到自己跟前來說道:“善知識,你必須前往印度迎請阿底峽尊者。”說后給拏錯譯師以重大賞賜,并發給大量黃金和應需若干的仆人。復說道:“你到了印度對阿底峽尊者這樣說吧!過去我前輩諸法王經千辛萬苦建立了佛教,可是被朗達瑪毀滅了。繼后,雖經我祖及父輩諸法王以千辛萬苦再行建立了佛教,但是形見顯密兩教如水火般不調,全圓教法能知取作道用而修者,確已罕見;并且佛的教法,由許多粗惡胡行者作了很大的損害。因此,我的叔父智光王對于這種情況,心中難忍,為請阿底峽尊者而去采覓黃金,致遭迦啰王殺害的那些情節,在阿底峽尊者的耳邊傳達一下吧!我具大悲的叔父是否太苦呢?我鼓起勇氣去到關我叔父的牢前,從門隙縫中往內看時,叔父諸身肢用綢緊捆著,語音失調,完全不是過去形態,全身成了一大土塊。就在這種慘苦中,他仍然一心懷念西藏一切眾生,及佛教和阿底峽尊者。我們邊地西藏的無明眾生有這般精神毅力的時候,你們是眾生皈依處具悲心的諸大德將如何作呢?這些話你通知一下吧!”于是捎帶了七百兩黃金,并派遣拏錯譯師及仆役人等到印度去迎請阿底峽尊者。

拏錯譯師一行人等遵從菩提光王命令前往印度時,沿途發生盜賊等許多可怕的災障,依賴大悲觀音各種化現,化險為夷平安到達毗迦瑪那西那寺。拏錯等人和住印的嘉?準生商談迎請阿底峽尊者的計劃時,發現暫時難與尊者會面。繼后,仍賴大悲觀音現化之力,使阿底峽尊者來藏的緣起,由多種方便中得到具備成熟。有一天印度方面的班智達和其他國王都沒有察覺,呈現出一種寂靜的時間里,嘉?準生乘機叫來拏錯譯師,他將拏錯譯師引到了阿底峽尊者住室中。以一直徑一肘的大曼遮盤,中間放著圓塊的黃金,以細粒黃金在周圍作起堆聚。而供于尊者座前,由譯師嘉?準生(精進師子)對尊者詳述:藏王為菩薩的情況;及在藏王祖兒孫三代時間中如何大弘佛教的情況;朗達瑪毀滅佛教的情況;由大喇嘛的大恩如何興起僧眾的情況;拉喇嘛叔侄為了迎請尊者行難行的情況;現在藏地不正的教法,如何興起的情況等逐一述明。繼說,那位藏王大菩薩命長壽在位的藏王迎請你怙主尊者,直至將死之間,仍在請求大悲顧念我西藏。”尊者說道:“藏王確是菩薩。藏王祖兒孫三代也是菩薩的化身。大喇嘛更是菩薩化現而來的。否則佛教的余燼,不能復燃起來。拉喇嘛等人都是菩提薩埵。不服從菩薩之命也不是不可的。對在位藏王的情面也是難堪,并使他的許多人財都成為浪費。你們西藏諸人士也有不少的具悲者。但是我也年老,掌管著許多寺鑰,并且還有許多未完成的余事,因此,恐我不能出外去到西藏。可是容我觀察一下吧!你們將黃金暫時仍保存起來吧!”

于是阿底峽尊者悲念康藏應化眾生,他觀察如果前往西藏,對佛教是否能饒益?這一事件有無災障等情況,在諸本尊前猛利祈禱!仍如過去他住在金剛座時,本尊及諸上師所鼓勵如何修菩提心那樣,尊者謹持大悲觀音為本尊,在金剛座西方,有一無量光佛的佛殿中,安住專修慈心。由此他親見本尊大悲觀音菩薩,得到菩薩對他記別說:“善哉!善哉!大善士:你已知道何為三世諸佛之秘藏,由這里往北方有我的剎土,你的本尊救度母也在那里作饒益有情事業,那邊也有許多你應化的眾生,以此你前往北方去吧!”這樣作了應度化雪域西藏的記別。又阿底峽尊者在至尊救度母像前,陳設諸供,并供曼遮而祈禱道:“我如果到西藏,對佛教及眾生是否能作饒益?是否能夠圓滿完成藏王菩薩的志愿?我的身體與壽命是否有災障?這樣三事,敬祈明示。”當天晚上尊者在夢中菩薩指示說:“在如是這般的地方中,有一小佛寺,明天你前往那里去吧!將有一瑜伽母來到那里,你問她吧!”

第二天阿底峽尊者手持一束香花。前往那寺中坐著時,來了一位事火蓄長發的瑜伽母,于是將花供獻給她而問道:“藏王請我到西藏,如果我前往西藏,對西藏眾生是否能饒益?”答道:“你如果到西藏,將能饒益,特別是依一位優婆塞將得饒益。對他作加持吧!”又尊者想在金剛座大興供養,再作祈禱,臨起程時,堪布連那舍彌遮來拿一握貝殼向尊者說道:“你將這一握貝殼帶到金剛座,供給有一位發辮細珞的老嫗。”尊者到了金剛座前,果然有一位發辮細珞的老嫗向他說:“將寄給我的貝殼拿出來吧!”尊者向這位老嫗緣念敬禮而問心事,復獲得和上面相同的答復。既是記別說到西藏能饒益,對于身命是否有災障呢?答道:“如果到西藏,將減壽。”復問:“減若干壽數?”答道:“不去西藏,能住壽至九十二歲。如果去的話,只能住壽到七十三歲。”實際上就是說,將減壽二十歲,那時,尊者的心中想到只要對西藏能饒益,減壽就減壽吧!生起了不惜壽命的大毅力。

繼后,印度諸僧寺及諸施主,都認為尊者如果前往西藏,佛法的發源地—印度,將會衰落下去。一致前來阻擋,不讓尊者前往西藏。阿底峽尊者運用善巧方便,不露前往西藏的形跡,揚言前往金剛座等大圣跡各地去作廣大供養,也就在各圣跡地方,反復往還。阿底峽尊者所有的妙吉祥金剛等許多極有加持的佛像,及許多經卷,由種法王的善巧方便化現為一位商人模樣,誰也沒有察覺的當中,而請出運走了。阿底峽尊者師徒人等于庚辰年底由印度起身,在辛已年到達尼泊爾。以尼泊爾國王扎巴塔耶(義為名稱無邊)等諸官吏,及諸班智達為首的一切信眾,由極大虔誠供各種供養,前來歡迎,祈禱加持。尊者在尼泊爾駐錫一年的當中,廣轉*輪,并興修毗哈惹高原寺,而建立起僧伽大眾。

繼后,阿底峽尊者師徒人等由尼泊爾城起身來藏時,藏王派來三百馬隊,前來迎接尊者。一律身著白色服裝,所有裝飾也一律白色。來作迎使的大臣名天王自在、天慧、天智、天執政等四人,各有持白色長矛的勇士十六人以作繞護。其他諸人都手持一小幡,撐? 水綾傘蓋者二十人。奏起琵琶、簫笛等音樂,所有一切官吏和仆役人等都一致同聲地大講皈依三寶,及形見西藏的佛教,將得到大弘起來等善言,并說對阿底峽尊者的一切滋擾和侵犯,我等將摧毀之,大提勇氣。都騎在馬上,將馬隊列成環形。阿底峽尊者及其侍眾等居其中,一切人馬環聚攏來頭首都向著里面。四大臣進入圓隊中心。他們效法過去法王赤松德贊,在迎請來堪布菩提薩埵的座前,明智的大臣們都唱起水花歡騰的歌調。他們所唱的歌調,是最悅耳動聽名叫“年歌”的歌調。就這樣唱著許多吉祥歌聲中,恭迎尊者一行人等。有大譯師貢湯巴等三十五位出家眾的馬隊環繞的當中,空著一肘的距離,在那駿馬鞍上坐著的阿底峽尊者,體態勻稱,美妙莊嚴,堪受人天供養,表現出世間解、調御丈夫、無上士的慈笑顏容,自然尊相,口說桑枳達梵語,句不散亂,聲音悅耳。發出宏亮有力的聲音說道:“唉瑪訶!阿底阿底!帕那怕那!帕那訶!”等桑枳達梵語中許多吉祥辭句。漸次前進,而來到了大雪山前。尊者作繞行大雪山時,聽得大尊者生支阿羅漢等修長凈齋戒犍槌聲,并且親見大尊者而相談論。又阿底峽尊者到無能勝碧池畔,放垛瑪(水施食子)時,親見大悲觀音,發現諸龍王前來禮敬供養等許多稀有故事。并為那里的信眾,開示許多教法。

繼后,漸次來到距故格脫頂不遠時,拏錯譯師到藏王菩提光前,歡喜陳述:阿底峽尊者一行人等,不久間將抵脫頂拉康(義為高翔金寺)。藏王聽這消息,大喜之余說道:“是由我敬信不移,常作祈禱,而才能與尊者相晤的。昨晚我得一夢,夢見從西方出現一輪紅日,同時從東方也出現一輪圓月。日月二輪剛一相會,頓時云霧全消,天空瑩凈,一切星群如午夜時光芒減退齊向日月二輪,朝禮而拜倒的那般光景。我想那月輪是我,但是從東方而出現,是誰還不可知。總之不管是誰,看來是有益的,夢兆也十分佳善!”由遠地而來的五百馬隊列隊環繞,約一肘距離的中心處,阿底峽尊者坐在駿馬上,如日輪晃耀而本顯普照而復聚。年事不過老,亦不過少,恰到引生敬信年華。頭戴如從凈法出現的班智達帽,十分莊嚴,高聳空際。尊者師徒一行三十四人見行和服裝,雖然都沒有差別。但是尊者的郁金色衣,特別發香而光潤,貼身而莊嚴;尊者的身體,端直美妙,諸肢開朗,手指圓肥,足腿細小;頭發黑潤,發際分明;額寬廣大,面現微笑,眉修發彩,鼻柱豐隆,面闊美妙,唇現外出,耳垂長美;健康快樂,威光顯赫,久看不厭,能引信力,令人凝視;語音悅耳,宏大爽直,語不重復,不離法語,原來無信仰人士,聽其語言,也突然生信而令心調柔;任瞻何處,也都具有如在佛前,人天大眾皆生敬禮,威光顯赫不可思議等德相。任誰一見尊者,立即起敬,口誦皈依三遍。并且彼此傳贊,喃喃作祈禱聲而說道:“這位稀有大德,絕非常人,或許是佛?多半是佛啊!”都從本知自然發出高聲念道:“歸依啊!佛世尊印度法王、五十二位大班智達中的頂上大寶——救怙主阿底峽尊者佛教的主宰,請對我們西藏惡業眾生,慈悲照顧吧!看來為你而備嘗艱苦的藏王叔侄,是極真實正確的,哪怕耗盡西藏的一切人財,也沒有追悔,對你迎請發生極大困難,是應該的。現在世間的救怙主已來到了西藏了。”就這樣大家由信心一致地喧嚷著,怙主阿底峽尊者也十分歡悅地念道:“西藏諸眾生對我有這樣大信心!上師為佛教主,一切眾生為大乘根。大哉!利樂生源——佛法僧三寶!請大悲攝受我的應化眾生吧!”并環顧會場中的一切大眾,而作加持。

藏王菩提光的姑母拉吉卻繃(義為億法公主)她瞻視阿底峽尊者的慈顏,雙手合十而說道:“為了這位善巧大德,我如須彌金山般的哥哥犧牲了生命,我心中不哀傷!是我哥的生命換來這位班智達的。這是心滿意足的,現在由我蠢侄繼登王位,他有極大毅力。以這般適時有義的大事既已實現來說,是可以克制菩提光王的喪哀,而消除于無形。”她繼復取下項上戴的價值五十兩黃金的一塊松耳寶石,供獻于怙主阿底峽尊者的手中,雙手合十而說道:“怙主阿底峽!請笑納我供的這塊寶石,聽我說的話吧!我的哥哥智光王為了追蹤祖先諸法王的清凈教軌,與及在這濁世中,對于佛教,投入自己所有身家性命、受用、善根等。以此為你這樣一位大寶上師,從效法諸具悲法王的悲志中,有大志毅力的智光王,喪失在不樂善者的手中了。現在菩提光王的治下女人我,謹向您作這樣的請求:為了凈治肅清諸惡劣人們的邪見分別這一事來說,也當懇求你在西藏長久地住下去吧!”

阿底峽尊者隨即來到了脫頂黃金寺中,藏王辦起了盛大的歡迎會。大譯師仁清桑波(寶賢)也迎請尊者到他自己的寺廟中去,供養了無數的供物,在尊者前聽受了《中觀光明論》等無量教法。特別是求得《勝樂金剛灌頂》及《救度母加持法》,獲得了加持,同時也生起了極妙的悟達。除了經卷和寺廟外,將所有財物盡供于阿底峽尊者之前,也就以尊者所傳《勝樂》及《度母》為主要修法。尊者對寶賢師說:“你作我的翻譯吧!”寶賢師以頭給尊者看而說道:“頭已經這般白了,請允我一心專修吧!”因此,尊者說道:“唯!仁清桑波你如果一心專修的話,過去生中無量的善力,你是有的;難得的暇滿大寶人身,你已獲得;難遇的佛法,你已得遇;能開示正法的善知識,你已得見;能息滅流轉生死病的甘露藥——正法,你已獲得;能破除愚癡無明黑暗的正法明燈,你已值遇;從生死海中,能得解脫的方便船筏,你已獲得的這一時機中,你切勿為邪惡事務而擾亂此心吧!”大譯師仁清桑波也將尊者所開示的這些教誡,牢記在心,而在他的凈修室門上釘了鐵釘。就這樣只取用了一說法洞室,在上門欄上寫著:“在這室內,若生起凡俗分別時,諸護法當破裂其首!”就這樣從尊者離開他后,他一直專修了十年之久。獲得親見轉勝樂曼陀羅。

后來菩提光王在尊者前,作了這樣的祈求——他雙眼含淚珠地訴說:“在這北方雪域藏地中,過去祖孫三代諸法王經千辛萬苦建立佛教,繼后被朗達瑪摧毀;后來由自己的祖及父諸法王不惜身命,在此西藏,復行建立了佛教,但是由于許多邪說使佛教混亂起來等情況。現在懇求具大悲的尊者,你對于西藏粗野的應化眾生,不必求賜深中更深,奇中更奇的教法。請以業果正法來教育他們吧!特別請求攝一切佛經和經論整體,合編為一易修,而饒益藏眾的法軌。”阿底峽尊者對于這種請求,十分歡喜!作頌說道:“三世諸佛及正法,諸僧寶前恭敬禮,由徒菩提光勸請,當顯菩提道明燈。”也就著作了《菩提道炬論》。據過去的善巧大德們談論中說:當阿底峽尊者在阿里故格著作《菩提道炬論》時,由尊者的發心特別賢善之力,猶如旭日升起,雞梟等妖鳥都斂聲消跡而隱藏在自巢中那樣,所有邪說胡行之輩,暫時也就沉沒了。

繼后,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前后藏的中心地區,欲繼續開展大弘佛教的事業。本來決定是這樣作的,但是當阿底峽尊者從印度起身來藏時,毗迦瑪那西那寺的長老向拏錯譯師說:“圣地的教主阿底峽尊者,是不可以在西藏久住的。以此以三年為期,必送尊者返回印度。如果不這樣做的話,譯師你將退失誓戒,當立下誓約。”拏錯譯師也應允守此誓約。因此,拏錯譯師催請尊者須返印度,尊者也依照返印而行,來到了布生。

過去阿底峽尊者得見至尊救度母屢次對他記別說:你依一位優婆塞對佛教將有大饒益。那時,本尊度母復再三說優婆塞很快就要到來。以此尊者每天都在巡視,自己暗說:我的優婆塞為何還不見來?莫非度母妄言嗎?有一天有一施主迎請阿底峽尊者前往他家去后,種敦巴尊者來到了阿底峽尊者的住室時,里面的人說,現在尊者應一施主之請,前往施主家去了,現在不久就要回來。種敦巴尊者說道:“我渴欲謁見大乘善知識,剎那的先后,我當選擇先一剎那。我不能等候在這里,尊者現在何處,我當立刻前去。”在一街道中,也就見到了阿底峽尊者。種敦巴向阿底峽尊者長頭禮拜下去,然后進到尊者身前,尊者以雙手按在種敦巴頭上,誦了許多桑枳達梵語的吉祥祝詞。那天尊者對施主說:“必須有我的‘優婆塞’一份饌食。”施主如命接受,備好饌食。阿底峽尊者畢生不食肉食,全用素食。以此那天的宴份也只有飯食和酥油合片。(切成多片合做一塊)種敦巴尊者受用了飯食,未用那一份酥油,他拿來溶注了一盞能點通宵的油燈,供在阿底峽尊者的枕邊,據說是從這天以后他整個一生中,每天不斷地都在尊者枕邊供一盞通宵燈。阿底峽尊者預知種敦巴的到來,事先修好了灌頂的水瓶,見面的當天晚上,當即以瓶水為種敦巴灌頂,而攝受為首要弟子。

漸次由布生來到芒裕吉仲城。那時,由阿底峽尊者的發心和西藏應化眾生的福力所感召,當阿底峽尊者正打算從吉仲城,轉道尼泊爾準備返回印度時,尼泊爾地方突然發生亂事,大軍將路途阻斷。以此在吉仲駐錫了一年。種敦巴尊者運用善巧方便在阿底峽尊者的耳邊,詳談藏中有無數佛像經塔,及有很多僧寺,并有成千成萬的很多僧伽情況等時,尊者喜而注視著西藏方向,雙手合十說道:“有那樣多的僧眾,也就決定有阿羅漢,也就決定有很多菩薩。”表示十分喜悅!尊者意樂轉到藏中,是由種敦巴尊者向前藏諸寺廟寄信通知消息。那時,前藏佛教的負責人是大善知識峨?勒比協饒(義為善智),及庫敦?準珠雍仲等許多人士,但是通知書是委托迦瓦?釋迦旺秋。通知書中是命藏中諸大喇嘛及大人物們,無論如何在秋季以內來迎接阿底峽尊者。迦瓦?釋迦旺秋也照通知書傳達了藏中諸大喇嘛。他們一致同意準備前往芒裕吉仲迎接阿底峽尊者時,而庫敦等所管轄諸人說:“我們不這樣做,我們要提前去迎請阿底峽尊者。”這樣一來等于打了眾人的耳光,大眾都喧嚷起來,也就立刻召集大眾,出發前往迎接。

阿底峽尊者在芒裕吉仲駐錫一年的當中,主要為自然顯現圣者寺許多具緣信眾,廣轉*輪,尊者前往那里有一十分美好的“自現圣跡北山靜林”中,準備好了在那一圣跡地方,大弘佛教的緣起。阿底峽尊者在那一圣跡地方,作了加持;并為了后世人眾有所顯見,尊者用手指在石上刻畫出六字真言,以此那地方,后來叫“嘛呢山口”,即是現在吉祥禪定寺修行圣地。尊者指出的嘛呢石現在那里還可朝見。那一年,阿底峽尊者修夏的地方,也成名叫“圣跡地”。在這一圣跡地,阿底峽尊者為許多具緣信眾,廣轉*輪。以此復成名為“*輪地”,至今仍名“*輪僧院”及“重山*輪”。在以上那些地方居住的人們。常不斷地謹向阿底峽尊者,勤行祈禱而求加持。

那時,拏錯譯師因為不能迅速送阿底峽尊者返印,他心念將違犯毗迦瑪那西那寺長老所訂的誓約,心智不明忐忑不安的時候,阿底峽尊者洞悉其心情,對他說道:“譯師:不必為這點事而焦心!不能成辦者,是無罪過的。”拏錯譯師聽后內心也才安定下去。他心發歡悅地請求道:“既是這樣,請求尊者仍前往藏地吧!”繼后,前后藏來迎尊者的諸大喇嘛和大人物們也都來到了。那時,西藏的大喇嘛們都喬裝打扮著西藏盛裝,騎著裝飾華美的駿馬而來時,尊者遠遠望見那般光景,立刻對種敦巴說道:“優婆塞:為什么來了許多精怪呢?”說后用衣掩在頭上,不愿再看而默坐。于是種敦巴前去告訴大喇嘛們,請都穿上清凈的僧裝而來吧!大家也就都穿好出家三衣前來的時候,尊者一見喜而站立起來。

于是尊者漸次來到后藏,在伯庫塘地方和最后前往印度的瑪爾巴譯師相會面,瑪爾巴譯師頂禮尊者足前,請求尊者傳法。尊者對他說:“你為我作翻譯吧!”瑪爾巴說:“這次無論如何請允許我到印度去吧!以后再和尊者見面。”尊者漸次來到薩迦地區時,以手指著薩迦方位而記別說道:“這一地方中,將要出現七位文殊的化身。”繼向遠處走去,對那里的僧眾,賜給了許多物品。卓彌譯師也來到那里依止阿底峽尊者,作了很美滿的承事供養。尊者漸次來到納塘地區時,記別說:“這一地方中,將有圣尊者的化身出現于世。”尊者漸次來到沖堆駐錫夏魯中心寺及仁繃寺,宣說許多教法,并作加持。漸次來到梁堆令措也就在這里安居修夏。在修夏的三個月中,尊者為從各方前來會集的信眾,廣傳要法。裕?卻旺(義為法自在)及裕?丈松(義為仙人)、裕、脫伯(義為神臨)與及廓譯師等人,也來到那里依止尊者。善知識賈巴瓦也來到那里依止在尊者座前作供侍。

修夏解散后,尊者直向前藏方面而行,來到了更巴絳湯時,尊者以手指拉薩方向的山,而問道:“那邊有什么?”答說:“是拉薩的佛殿所在地。”尊者說:“那一方向有三重虹幕,許多天子及天女在那里作供養。”尊者繼續來到了卻柯桑耶,拉準?菩提惹遮為尊者作了很好的服役。尊者也為許多會集前來的大人物們,廣賜要法。在桑耶,尊者示現墻壁無阻礙,而直入桑耶廟內,足不觸地繞行寺周等許多神通,那里的信眾對尊者生起了堅固不退的信仰。繼后,庫敦師來迎請尊者前往雅魯。尊者駐錫在湯波伽的妙好萬角所堆建的角積室中,宣說了許多教法。在這里,種敦巴前來迎接尊者,由于庫敦師沒有很好地服役,尊者師徒人等逃至梁波渡口,坐在船中時,庫敦隨后趕來大聲急呼,請阿底峽尊者在這里住下。師徒人等未聽其言,尊者將自己的帽拋擲與他,以做日后加持的供物。

繼到溫區的格汝寺中,駐錫一月。尊者在那里的墻壁上繪畫了自己的肖像,至今成為供奉的圣跡。尊者繼后來到桑耶駐錫白哈寺中,看見有許多梵本經卷,以此尊者歡悅說道:“印度佛教的興起情況,也如過去西藏佛教興起那般的艱辛。此如絳秋清波(藏語義為大菩提)與摩訶菩提(印度義仍為大菩提)不見有什么差別。”說后,對這一圣地和寺廟,十分喜悅。繼后邦敦師約有二百馬隊來迎尊者。尊者師徒人等到了葛迦山在綠嘉比寺中住了半月。

繼后,由峨?勒比協饒來迎尊者前往拉薩幻現寺,進行迎接時,大悲觀音也前來迎接尊者。來了一位孤單的在家人,口中說道:“善哉!大班智達來了。愿成勝利!”說后走了。以此尊者從馬上下來跑步追趕,未能追上。峨師問尊者為何這樣做呢?尊者說:“你見到那位孤單的在家人嗎?”答說:“是見到的。”尊者說:“那是我的本尊大悲觀音啊!我想向他敬禮,可是跑去未能追上。難有比這幻現寺中大悲觀音稀有的。是真正的大悲觀音啊!”尊者一見釋迦牟尼像,說道:“這是真正佛的化身。”立即向一位印度的善巧塑像師吩咐說:“完全照這尊像一樣地建造一尊吧!”尊者心中正想念能否覓得那過去法王大菩薩他修建這座幻現寺的歷史時,來了一位瘋癲乞丐婦女說:“想尋求修建這寺廟的歷史嗎?”尊者已知她是真實瑜伽母。由心中作敬禮與供養,而通白說:“是的。無論如何想尋求。”答道:“既是這樣。從瓶形柱量一托半處,就有此物。勿為外人道!”尊者果然尋得。但是有一守護秘藏的兇暴護神說道:“僅今日一天中,能抄錄若干下來的全給。”因此,據說以倫覺巴為首四位法師抄錄,都還剩下少許未抄寫完。由想到這段情節作《阿底峽尊者贊三十頌》中說:

“何處秘藏王遺教?空行開藏示尊者。

釋迦敕書師恩獲,具恩尊者前祈禱。”

據說尊者在拉薩住了一冬,在那里說的諸要法,也特別深入,此外還發現許多殊勝象征。在夏季里,由峨?絳秋鞠勒(義為菩提生處)來迎尊者前往耶巴安住,在這里作了廣大的弘法利生事業。

繼由釋迦旺秋(義為釋迦自在)迎請尊者前往彭裕駐錫倫巴季布(義為倫巴茅蓬),宣說了許多教法。復返耶巴時,邦敦師來迎尊者也就復經拉薩,而來到業塘。在這里時間中,種敦巴尊者晝夜不斷地在尊者前,勤問三世諸佛唯一必經大道《般若經》的密意——《菩提道次第》中所有難義,如佛出現于世,為無量人天大眾廣轉*輪時,一切善神皆大歡喜,而作供養承事;并發出廣大的贊嘆聲音;發現帝釋也降五寶瑞花等不可思議稀有瑞相。繼前往耶巴地區的拉里領波(義為神山心臟)中,尊者師徒(徒指種敦巴)在那里駐錫三年的時間中,精研《菩提道次第》從依止善知識起,直至成就雙運位之間,所有諸難義,運用經教及理智來做出決定;并傳授出菩提道次第心中心要,為噶當派本尊七法中的密中最密教授——《十六滴灌頂及教授》諸法門。在那時,至尊救度母也常時現身前來,三派承傳諸師也真實現身前來,在這樣上師、本尊、菩薩等會面的當中,由至尊救度母宣說《十六滴根本教授》;種敦巴尊者身化光明,而現起諸佛海會曼陀羅;收攝光明而眼見般地開示生圓二次第諸究竟道,是如此這般。那時,由親得文殊菩薩加持的桑樸瓦?勒比協饒在尊者師徒前,供獻曼遮,再三祈請尊者師徒開示秘密不共的諸種莊嚴事跡時,也就由尊者說出了種敦巴的往生深密諸事跡;種敦巴尊者也說出極為保密的《幻化卷帙》,也就是現在著名的《噶當卷帙》。這一教授,多代以來,都是單傳,沒有得到廣大弘揚的開許。后來,種敦巴的化身,種?姑瑪惹解除保密,對一二人傳授。繼后,在那湯寺中,漸次弘揚,直到而今,已成為遍揚于諸方了。

這樣的具德阿底峽尊者,在印藏各方中,昭如日月,他所作弘法利生的行傳,哪能完全盡述。以上所說的一些,也不過是一部份。他的歷史的攝要:概分為受生種姓圓滿的概況;此生證得功德的概況;證得后弘法事業的概況等三種攝要:關于第一攝要概況:在《阿底峽尊者贊八十頌》中說:

“東方禪和國,中有大都城,

名為毗遮瑪。 中近國王宮,

極為宏壯麗,其名為金幢。

受用權威富,猶如支那皇。

國王名凈德,配妃名具光。

生有子三人,蓮藏及月藏,

與及吉祥藏。長子蓮花藏,

五妃有九子,長子名福德。

現世大善巧,著名達羅西。

吉祥藏比丘,名毗雅真遮。

次子為月藏,即今至尊師。”

第二所證功德概況:教證兩種功德中,所獲教之功德概況:由于已徹底熟悉所有內外共通大小明處,及佛經三藏與四部密續和諸經論等,以此已達自他宗派大海的彼岸,所有教法一切要義,都已完全領會于心中。所獲證法之功德概況:攝一切證功德時,概括于戒定慧三學中。以戒學來說,別解脫戒、菩薩、密戒三律中,清凈行持別解脫戒概況:尊者自受比丘戒以來,如牦牛護尾,若其尾毛拴于樹上,見獵人將害自命時,寧舍生命,而護其尾。對于所受戒犖犖大者,不必說了,哪怕是戒學每一細事,寧舍生命而守護之,以此成為大持律上座。次為具足菩薩戒的情況:由于尊者長久精修慈悲為本的菩提心修法中許多教授;與及依止金洲大師,長久精修由至尊彌勒及文殊次傳無著,及寂天承傳而來的殊勝教授,以此如《阿底峽尊者贊》中所說:

“舍自利心為他利,勵力勤行是我師。”

這是說尊者已生起了推己愛他的菩提心;并由愿菩提心而引生的行菩提心,尊者對于偉大的菩薩行學處,承許后當學諸學行,極善行持,以此對于菩薩戒所有界限,從不違越。至于具足密戒的情況:總贊起來,觀自身本尊的生起次第,與具足金剛意圓滿次第的三摩地,以此為瑜伽者的主要持行;特別是不違犯密戒界限,能如理守護誓詞。這種戒德也如《阿底峽尊者贊》中所說:

“由具正念與正知,不合戒者心不作,

不放逸中無欺誑,尊者從不犯罪染。”

對于此義,宗喀巴大師說了這些具足三律的功德;并教誡說:如是三律之諸學處,不僅是勇于承許而為足,應隨如何保證之后,而不違越諸戒界限,善為守護。萬一稍有犯染,也當迅速依各各懺凈儀軌,以作懺凈。當知這種清凈行傳,才是能曉諸經要義的善巧大德們所歡喜的行傳,是應隨學的。

其次具足定學功德的情況:獲得共通止觀雙運,及不共生起次第究竟情況,詳如《阿底峽尊者廣傳》。

次為具足慧學功德的情況:獲證共通止觀雙運,及不共圓滿次第通達的情況,也詳如《阿底峽尊者廣傳》及《金剛歌》。

至于尊者的弘法事業情況:如上文已說的——在印藏兩地所做的那般不可思議的弘法事業情況,這里也就不必贅述了。

就這樣阿底峽尊者在印藏兩地,作出了廣大的弘法事業,復為了令佛教長久住世,與及使后世諸人士得知尊者所說如是起見,著作了攝一切佛經三藏及四部密續經論等教義,而無遺缺,開示為一補特伽羅修行次第之教授——《菩提道炬論》。噶當派前輩大德的語教中說:“贍部洲中,沒有比《道炬論》這一部卷帙更為廣大的了。”這不是以篇頁的數目多而說,是指所解說有那般廣大而言。因為應化的初業有情最初入于正法之基——念死無常,而生起成辦后世意義之心起,直至究竟成就佛位之間,所有地、道、果等一切教法,皆攝入于《道炬論》所解說中。

為了對于《菩提道炬論》中所說道次第諸要義,生起定解,及鞭策修菩提道行者的身心,與能知此諸道次中,除障增益之法起見,尊者著有很多論著如下:《攝要論》、《決攝心要密集曼陀羅主尊觀世音開示密集觀音成就法》、《圣觀世音修法密集贊兩種》、《從輪回中生起出離心歌》、《行道歌》、《空性見歌》、《三摩地資糧品》、《出世間七支儀軌》、《身、語、意所依開光儀軌》、《能斷一切業障流陀羅尼瑜伽續部中所釋不動金剛修法廣略二種》、《不動金剛曼陀羅凈治一切業障儀軌》、《不動金剛護摩儀軌》、《金剛手現證門贊》、《三頭六臂馬頭金剛修法》、《三面四臂馬頭金剛修法》、《圣不動如來贊兩種》、《守持一切如來誓詞頂髻無垢光修法》、《五塔祈禱儀軌總持儀軌兩種》、《救度母修法》、《救度母修法廣軌》、《救八種怖畏救度母修法及贊頌》、《圣救度母修法》、《攝一切誓詞》、《毗那夜迦貪金剛贊》、《能生甘露垛瑪供軌》、《水施食子無垢供軌》、《龍供儀軌》、《六字大明修法》、《觀世音喀薩巴呢修法》、《不動忿怒明王修法》、《威猛大忿怒明王真實修法》、《鉤刀怙主明王修法》、《毗那夜迦和息修法》、《毗那夜迦秘密修法》、《五尊財神贊》、《緣起心咒全文》、《中觀教授入二諦論》、《中觀教授寶篋莊嚴》、《一念教授》、《經集論攝義》、《菩薩行攝要教授》、《菩薩寶鬘》、《示菩薩初業有情入于正見教授》、《皈依開示》、《大乘道略修法》、《大乘道最略修法》、《鞭策自應作次第等筆錄》、《示十不善道》、《業分類品》、《攝行明燈》、《經集論教授》、《經集論廣釋》、《發菩提心儀軌》、《菩薩戒儀軌》、《誦經及讀卷帙前行儀軌》、《般若波羅密薩帕查儀軌》、《上師應作次第》、《致國王勒惹雅巴那無垢大寶書》、《入菩薩行論釋》、《般若攝義明燈》、《藥師佛修法》、《凈治業障儀軌》等論著。

就這樣阿底峽尊者來到西藏后,駐錫阿里三年,駐錫業塘九年,駐錫前后藏其他各地五年之間,為具緣信眾,宣說所有一切顯密經論教授。使教法已沒落者,得到重新建立;還存些微教規者得到輾轉增上;染邪見垢穢者得到除凈,而令教法獲得離垢純潔。繼后,尊者圓滿了他此生親自應化事業,意樂往他方世界時,遂于甲午年(公元一一一四年,宋徽宗政和四年)九月初三日起,直至十八日之間,十六天之中,符合《十六滴修法次第》而入住收攝次第。吩咐說:“去看河水是否向上逆流吧!”看了回來說:“河水正向上回流。”尊者說:“那么,由這以前所作,而示現此情況,此即是修行。”說后,停講了《八千頌》,手中持鈴與杵,專住定中。這樣的真實義來說,雖不含有死去的意義,但在一般普通凡俗眾生的眼見境界,則是在甲午年(公元一一一四年,宋政和四年)仲秋十八日,尊者享壽七十三歲,于業塘示現圓寂,由真實顯現證光明法身中,而現起報身,前往兜率說法內院。這如《阿底峽尊者贊三十頌》中說:

“我從此去往兜率,對我敬信諸士夫,

將于兜率來會晤,祈愿未來真相見。”

尊者在兜率說法內院中,為至尊彌勒之首要弟子,號“虛空無垢菩薩”,為兜率天眾及十方剎來會的無量無數菩薩,廣說大乘教法;并如幻師,分出化身于十方一切剎土中,不斷地作弘法利生事業。

以此意樂修行進入諸佛所喜道的人們,應心中緣念阿底峽尊者身容,長時祈禱求加持;并當對于尊者所說三士道次第,每日不斷地作速修緣念,努力薰修。

在印藏兩地中,阿底峽尊者的傳承弟子,是有難以數計不可思議的弟子,但其中最主要的弟子,在印度有與尊者通達相等的大班智達毗多巴及達瑪阿迦羅瑪底(法生慧)、中觀師子、地藏等四人。此外還有善知識桑瓦(義為密師)及住持正教的班智達,及住寂靜山林、真實專修的姑薩蘇魯等難以數計的弟子。尊者來藏后,為難以數計的應化眾生,廣轉*輪,由此而出的傳承弟子,雖是無量無數,但其中最主要的弟子,在阿里(哦日)地區時,出有大譯師仁清桑波(寶賢)、拏錯譯師、藏王菩提光;后藏出有迦格瓦、廓譯師、裕師昆仲等人;在妥扎地區出有恰赤卻及格瓦鞠(義為善護);在康區出有大倫覺巴(即大瑜伽師)、袞巴瓦(即阿蘭若師)、協饒多杰(智慧金剛)、恰達敦巴;在前藏出有庫、峨、種三師等人。此外尊者的弟子,還有難以數計的許多有名得意弟子。

編輯 : 夢潔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av网站 |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 欧美精品网|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播放 |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精品毛片 | 免费成人av在线 |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激情在线一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 91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红楼 |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100 | 视频一区国产精品 | 三区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视频 |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99在线视频观看 | 另类av|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字幕精品久久 | 国产91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1在线精品秘密一区二区 |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 | 日韩少妇精品av一区二区 | av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1区 | 国产999精品久久久 99re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 黄色网址免费看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 | 日韩和欧美的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99视频一区二区 | 动漫一区二区 | 中文一区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奇米网 | 亚洲视频 欧美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美日韩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自拍 | 在线播放日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