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正理杜鵑第二師。”
值得宗喀巴大師這般稱贊的小正理杜鵑大師,也即是四遠馳名的上師阿嚩都帝。《噶當卷帙》中說:“龍樹月稱正理杜鵑師,阿嚩都帝金洲師,賜我不共諸教授,具恩五師前敬禮。”阿底峽尊者在深觀派承傳師中,也就是這樣說的。這位阿嚩都帝大師,由于往昔長久修習正道之力,他視三界如火宅,對世間榮華,毫不貪戀,一心意樂徹底修行佛法心要。而依止大正理杜鵑師前,聽受從圣龍樹傳來的顯密全圓教授后,也就在寂靜處,專一精修,以此證得很高果位。他對誠心尋求解脫的具緣信眾,慈悲攝受,特別是對阿底峽尊者,傳授了從圣龍樹傳來的全圓教授。阿底峽尊者也直至七年之間,從未離開這位大師而作依止。這位大師是一位擁有能憶知自他百千生世,及一切隱事,全知神通的大德。阿底峽尊者在這位大師前,請求教授時,有時供曼遮后,任你怎樣祈請,大師也不作任何開示;有時經過大山危巖險處,及走過大河橋上等極危險處時,并未作任何啟請,大師歪過頭來對尊者開示說:“嘿!壩毅達,某某班智達墮在某某地獄中啦!何時未證佛位之間,哪怕是細小的黑白業,任何都無欺惑,因此應當謹慎啊!”
阿底峽尊者在大正理杜鵑,及上師阿嚩都帝兩師前,都聽受過教法,主要是在上師阿嚩都帝座前,聽受了整個甚深道次第所有教授。阿底峽尊者所依止的許多大成就及班智達上師中,對于開示中觀見來說,是從這位上師阿嚩都帝而獲得佳果的。由于能說甚深究竟中觀見者,是極稀少的。阿底峽尊者在上師響底跋前,聽受般若法門時,講《八千頌》,說到《八千頌廣釋》中,對阿阇黎師子賢依據圣龍樹教授中,所有中觀細微諸理智來做破斥時,尊者心中豁然開朗,對于中觀見,生起了定解。尊者的上師金洲大師講《菩提道次第》時,說到正見的一節,由于金洲大師主持是“唯識見”,以此是以唯識見來講說的。大師再三對尊者說:“你這樣大智慧的人,主持中觀應成派見真是稀有啊!”金洲大師對阿底峽尊者,再再地這樣說。這證明由阿阇黎月稱所解釋的圣龍樹的密意,那樣的究竟中觀見,尊者心中明顯地已生起定解,而且輾轉增上。如普遍稱譽的那樣,阿底峽尊者是大乘道次第的教主,以此他對上師的行為,不僅不生過失的想像,而且對師的一切行為,都能看成是增益菩提道次第的方便。特別是他真實觀察到了阿阇黎月稱所解釋圣龍樹密意中的究竟難義——在名言中緣起無欺,勝義里無微塵許自性實有的甚深緣起之理。這是誰也不能變動的。
以此意樂修行菩提道次第的人們,應當謹向大正理杜鵑師及上師阿嚩都帝兩位大德,虔誠祈禱求加持;并應思惟這兩師的賢善行傳,而摒棄一切無意義的事務。在這僅一次獲得值遇大乘道的時間中,應努力薰修全圓大乘道體為極要。
關于大小兩正理杜鵑師的降生地方等詳細的事業行傳還未閱得,待以后覓得時,應作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