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底峽尊者在印度曾依止貫通顯密、證果甚高之具德上師一百五十余人,以是增上因緣,使尊者成為當時全印大德中,精湛顯密、證得三慧之唯一法幢。無怪印度僧俗,虔心依止,惟恐尊者離印。以至菩提光王經歷萬苦,設多方便,始迎得尊者至藏;從此顯密教義,圓滿無缺,遂全移植于藏土。噶當派之興起,乃至晚代宗喀巴大師新噶當派之蓬勃發展,均淵源于此也。尊者駐藏十七年中,教化所及遍全康藏,得其法傳,修學有成之門人,難以數計。得意高足有十數人,得其完全教授,能紹隆師業,成為噶當教主者,為種敦巴尊者,由種發展噶當傳派共有三系。由阿底峽及種尊者傳袞巴瓦,次由袞巴瓦傳內鄔蘇巴,次傳塔瑪巴,次傳朗喀生根等人為第一系;第二系:由種尊者傳博多瓦,次由博多瓦傳霞惹瓦,次傳切喀瓦,次傳吉布瓦,次傳隆根旺秋,次傳卓瓦貢波,次傳桑欽巴,次傳措那巴,次傳門扎巴,次傳卻季桑波等人。此一系稱為“噶當教典派”,宗喀巴大師在卻季桑波大師座前獲得此派傳授。第三系:由種尊者傳慬哦瓦,次由慬哦瓦傳嘉裕瓦,次傳杰貢巴,次傳桑杰溫敦,次傳朗喀嘉補,次傳生根桑波,次傳嘉色桑波,次傳南喀堅贊等人,此系稱為“噶當教授派”,宗喀巴大師在南喀賢贊大師座前,獲得此派傳授。
此外噶當派中,還有由阿底峽師徒所傳出住持“噶當十六滴教授”弟子,有勒比協饒、迦瓦大師、樸窮瓦等人,另列密法師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