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教授近照
那一天,他7歲,本該是他放馬山野的年齡,他卻收心攏性,毅然邁進苦學藏醫藥的殿堂,汲取他玉樹參天的營養;那一年,他57歲,本該是他解甲歸田的年齡,他卻老驥伏櫪,一頭扎進藏醫學科研陣營,拋灑他躊躇滿志的心血。如今,他已75歲高齡,仍然以一個普通醫者身份,致力于他所熱愛的藏醫藥事業,“不計名不計利”體恤民眾疾苦,不遺余力救死扶傷無數,贏得了百姓的認可及醫藥界同仁和弟子們的尊重和敬仰,成為當今醫學界德高望重的大師之一。
哈爾濱市德格藏醫院名譽院長,現年75歲的卡洛大師,他成功了!他所取得的成就不但讓藏族同胞高山仰止,也讓兄弟民族的同行欽佩不已,他的豐功就如一面面迎風招展的旗幟,引領并感召社會各界仁人志士前進的方向。
看看他的頭銜,我們就知道他肩上的擔子有多重:主任醫師、藏醫世家傳承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藏醫專家,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理事,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導師,首屆青海省藏醫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果洛藏族自治州衛計委藏醫藥發展規劃總顧問,果洛州藏醫院終生名譽院長,果洛州喜馬拉雅藏醫藥研究學會終生名譽會長。
他以其淵博的學識,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受到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成為當今藏醫界德高望重、具有權威性的藏醫大師。多次榮獲國務院、衛生部、人事部、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青海省政府、青海省衛生廳、青海省科學技術委員會、青海省科技廳等授予的“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全省勞模”“先進個人”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無疑,卡洛大師在藏醫學領域是一個成就卓著的人。
人都說,成功的路上不擁擠,那是因為成功者所走的不是尋常路,他所擁有的是一顆堅韌的,承載著沉甸甸的社會責任的心?;厥讈頃r路,他的履歷必定是成就斐然。
作為文革后首批致力于恢復、挖掘、整理、發展、弘揚藏醫藥文化的先驅者,卡洛教授先后于1980年主持創建了果洛藏族自治州藏醫院,果洛州藏醫藥研究所,并任果洛州藏醫院第一任院長,為果洛藏醫藥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1984年當選為青海省藏醫院第一任(藏醫專業)院長、黨委書記的卡洛教授,承擔起了青海省藏醫藥事業發展的重任。80年代至90年代作為青海藏醫藥領域的領頭人,在他的帶領下青海省藏醫院逐步發展成全國首家藏醫國家藥品臨床試驗基地、青海省藏醫示范醫院、全國首家三級甲等藏醫醫院、國家重點民族醫院建設單位。
? ? ? 與此同時,受青海省政府及省衛生廳的委托,全力創辦青海省藏醫學院,并被聘請為青海省藏醫學院籌建辦公室主任。青海省藏醫學院的成立,解決了青海藏醫藥事業后繼乏人的現狀,使青海省藏醫學院成為青海省乃至全國藏醫藥專業高級技術人才的培訓基地。
? ? ? 大凡在某一領域有所建樹的人,都必須具備一顆高度敬業之心。
卡洛大師的心里不但裝著藏醫藥發展的現狀,更裝載著藏醫藥的未來。他時刻把弘揚藏醫藥、傳承民族瑰寶視為己任,嘔心瀝血,矢志不移。在拜金主義盛行的今天,尤顯難能可貴。
卡洛教授在給患者診脈
為了不斷挖掘、搶救和傳承瀕臨絕跡的藏醫藥瑰寶,1986年卡洛教授邀請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夏吾才讓(已故)和夏吾多杰等繪制了藏醫藥名師帝司·桑吉嘉措醫學著作“曼唐”插圖46幅,被認定為中國藏醫界無價之寶;1987年邀請著名藏學專家、玉樹藏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阿慶活佛制作了瀕臨失傳的藏醫外治器械共86件中的56件;1988年卡洛教授參加并主持藏藥藥浴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觀察的科研工作,獲得青海省科學技術委員會頒發的《科技成果證書》;1991年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國際傳統醫藥大會,并在大會上作了“藏藥藥浴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53例療效觀察”的學術報告,得到國際醫藥界專家對藏藥藥浴的高度認可與評價。之后,藏藥藥浴科被評為青海省衛生系統名科、省級特色???、國家級重點??频确Q號。1997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卡洛教授的“藏醫放血部位的厘定和層次解剖”成果,授予部級三等獎。
2000年卡洛教授退休后,仍然身體力行,把滿腔熱血奉獻于藏醫藥事業。協同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青海省科技廳、青海省民族大學、果洛州衛計委、果洛州藏醫院、果洛州喜馬拉雅藏醫藥研究學會等單位主持“抗風濕藏藥五味甘露藥浴方的二次開發”“藏藥馬錢子膠囊技術攻關”“牧區多發性疾病肝包蟲藏醫治療臨床觀察”“藏藥浴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觀察”等科研。
不難看出,卡洛大師從邁進藏醫藥殿堂的門檻那天起,就已經做好了為藏醫藥獻身的準備,因為他的腳步和心智,從沒有停留于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日。他的胸襟早已在責任與擔當的支撐下變得壯闊無邊了,在漸行漸遠的懸壺濟世的道路上,他聽得見使命的召喚。
為了與世人分享他的成果,為了讓藏醫藥發揚光大,卡洛教授在繁重的行政、診療工作之余,不辭勞苦,著書立說,撰寫大量的藏醫藥學著作。
早在1982年開始,他就編撰整理出版了《堪倉臨床醫案》《藏醫藥膽石治療經驗》《藏醫藥物別名》《藏藥珍寶藥品的服用法》等藏醫藥學專著;整理、翻譯、審定、校證藏醫巨著《四部醫典》《藍琉璃》《藏醫曼唐系列掛圖》、帝瑪·丹增彭措《醫著選集》和《晶珠本草》《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藏醫部分)》;撰寫《全國藏醫中專教材》《藏醫大專教材》等教科類書籍。卡洛教授還與毛繼祖教授一起進行了《藏傳醫藥經典叢書》(《藍琉璃》《醫學四續》《晶珠本草》《月王藥珍》)編譯,與文紹敦教授主編了《四部醫典之“藏醫放血療法”》等藏醫藥文獻古籍的研究、整理和翻譯,這對藏醫藥文化的交流、繼承、弘揚、創新、研究及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這些藏醫藥學著作均被列入我國民族醫學經典著作,載入歷史和醫學教科書中,為藏醫藥學的繼承、弘揚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卡洛教授先后數次應邀赴英國、德國、瑞士、奧地利、土耳其等國家講學、問診,其間精心治療了國外許多患者的疑難雜癥,為中華傳統藏醫學的發揚光大作出了巨大貢獻 。
懸壺,在遠古時代就已成為中醫的代名詞,所謂“ 壺翁乃身懷醫技、樂善好施之隱士醫者”。由此看來,卡洛大師是民族醫的懸壺者,亦是樂善好施者,因為他的修行已讓他擁有了一顆大慈大悲之心,于是,他的“濟世”之行,不僅僅停留在治病救人,而且已經發揚到扶危救困的善舉。
卡洛教授一直把自己的愛心融入到社會公益事業中,先后為藏區的教育事業、衛生事業、玉樹地震、果洛雪災等各類活動中拿出自己200余萬元積蓄捐助公益事業,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為支持果洛州藏醫藥事業的發展,將自己收藏多年的珍貴“藏醫傳統外科器械”無私捐贈給果洛州藏醫院,使全體醫護人員得到了極大的鼓舞;針對農牧區貧困患者來省城就醫難等問題,出資20萬元建立了果洛州醫療救助會(醫家人),一定程度解決了廣大農牧民患者看病難的問題,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肯定和贊許。
有目共睹,卡洛教授是一個卓越的醫者,亦是一個杰出的慈善家,一個從未懈怠責任的行者,一個弘揚民族文化的扛旗人!
在詩為證:
揚鞭躍馬敲金鐙,碧血忠心化丹霞。旌旗獵獵壯歌行,浩浩長天唱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