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殫精竭慮、無私奉獻的一生
——紀念十世班禪大師誕辰80周年
降邊嘉措
今年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十世班禪大師誕辰80周年。
輝煌的一生
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是深受藏族人民愛戴的一位卓越的民族領袖和杰出的宗教領袖,十世班禪的一生,是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而奮斗不息的一生,是為國家富強和民族興旺而辛勤操勞的一生,是同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肝膽相照、患難同當、榮辱與共的一生,是為弘揚佛法、引導信教群眾為人民大眾謀求幸福的一生,是為統一的多民族的祖國大家庭繁榮昌盛、眾生幸福、長治久安,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殫精竭慮、無私奉獻的一生。也是短暫而又輝煌的一生。
冬天出彩虹,神奇的征兆
這已經是整整80年前的事情。
80年前藏歷土虎年正月初三,按照公歷,是1938年2月19日。這時,震驚世界的“盧溝橋事變”發生已經半年多,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到處燃起抗日的烽火,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子,紛紛投身于抗擊侵略、保衛國土、挽救危亡的神圣戰爭。
但是,我們的國家畢竟太大太大,發展太不平衡。黃河邊上,在青藏高原東部一個偏僻的農村,像往常一樣,在高高興興地過年。這是一個藏族聚居的小村莊,由于交通的阻隔,語言的障礙,加上文化教育、通訊設施十分落后,他們聽不到廣播,看不到報紙,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這里的百姓,并不知道在我們的國家發生了抗日戰爭這樣震撼世界、關系民族危亡的大事情,也不知道尊敬的九世班禪已經圓寂。他們按照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在初三這一天,走親戚,會朋友,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有人到溫都千戶家的后邊日沃切山上去煨桑祭神,按照傳統說法,虎年是吉年。他們祝愿在虎年里,人畜兩旺,五谷豐登,萬事如意。
這天上午下了一場小雪。中午過后,天氣晴朗,藍天白云,陽光燦爛。落日時分,景色更加壯美,紅霞滿天,如同火焰在燃燒。這時,有幾位老人走到村外 ,他們顯然是喝多了酒,搖搖晃晃,東倒西歪,出來方便一下。解過小便,他們不立即回家,饒有興味地觀看孩子們玩游戲。
突然,一位老阿爸指向遠方,興奮地呼喊:
“彩虹!彩虹!”
“對,是彩虹!是彩虹!”幾位老人跟著呼應,酒似乎也醒了。
孩子們睜大眼睛,感到莫名其妙。他們四處張望,并不見什么彩虹。
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用譏諷的口吻說:
“老爺爺,是酒喝得太多了吧!眼睛都昏花了,哪有什么彩虹!”
一個大一點的女孩說:“夏天雨后才能出彩虹,那樣冬天出彩虹的道理!”在一群小朋友當中,她顯得很有點學問。
“莫不是把云彩當著彩虹了?”另一個孩子說。
“啪!”老阿爸趁著酒勁,在男孩頭上重重地拍打了一下,過年時出現彩虹,這是吉祥的征兆,應該高興才對,怎么能說這樣不懂規矩的話!
多年以后,孩子們還說那位老爺爺的壞話,明明是自己喝醉了酒,看花了眼,還隨便打人,說我們講了不吉利的話。
老人們回到屋里,興奮地談論彩虹,酒也喝得更多了。他們說:冬天出彩虹,是神奇的征兆,只有有福分、有緣分的人才能看得到。那位打了小男孩的老阿爸不無自豪地說:“那些不懂事的小娃娃,說我酒喝多了,老眼昏花,他們小孩子眼睛尖,看得清。他們哪里知道,是他們沒有這個福分,沒有這個緣分,他們看不見,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他們認為,過年出彩虹,說明我們這地方要出現大吉大利的事。有人說,這是要誕生杰出人物的象征。一位曾到塔爾寺去朝過佛、見多識廣的老人說:我們循化藏區雖然窮,但風水好、福氣大。就這幾十年里,出現了喜饒嘉措大師這樣聞名全藏的大學者,又誕生了才旦夏茸這樣著名的活佛。可是,他們誕生時,都沒有出現彩虹。說不定要誕生比喜饒嘉措大師、才旦夏茸活佛還要了不起的人物。
這個偏僻的村寨叫瑪日村,在青海省循化縣文都鄉。“文都”意為“牛犢”,境內有一座山叫“文拉”,其形狀如一頭小牛犢,因而得名。傳說有一頭離群的小牛犢,從遠方走來,干渴難忍,想到黃河邊去喝水,來到這里實在走不動,遙望遠方的黃河,長久地站立著,后來就變成了一座山峰。該地在黃河南岸,氣候溫和,還有天然森林和草山,屬于半農半牧區。
循化縣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這里有撒拉、漢、土、回、藏等多種民族。全縣十個鄉,四個是藏族聚居的地方。從地理環境來看,這里的藏民同其他藏區有一定的距離,處于漢、回、撒拉等其他民族的包圍之中;從歷史上看,也沒有出現過著名的高僧大德、文人學士,在藏族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外界甚至不知道在循化縣居住著近萬名藏族同胞,這里幾乎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正是有感于此,喜饒嘉措大師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這里的人,對外面的事知道得太少,外面的人更不了解我們。以后要讓全藏區、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知道我們循化藏區。”
大冬天出彩虹,莫不是應了喜饒嘉措大師的這個預言?!
就在這一天的傍晚,文都千戶古公才旦的妻子索南卓瑪在自己家的牛圈旁邊,生下一個男孩,取名貢布才旦。“貢布”是護法神的尊號;“才旦”,意為“長壽”。父母親希望溫都千戶家的第一個男孩,健康長壽。
文都千戶是薩迦“昆氏”的后裔,與元代的薩迦法王八思巴同為一個氏族。
貢布才旦的父親叫古公才旦;母親叫索南卓瑪。他還有個弟弟叫文都·公布甲。
九世班禪大師仙逝
1937年12月1日,整個玉樹寺、玉樹地區的僧俗百姓都沉浸在無限的哀痛之中。哭泣的聲音,誦經的聲音,祈禱的聲音,還有法號低沉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更增加了悲痛的氣氛。寺院外面有兩位虔誠的信徒,在凄厲的寒風中昏死過去。紛紛揚揚的雪花,不斷飄落在他們身上。
喇嘛和農牧民們不顧寒風刺骨,不管大雪飄飛,排著長長的隊,瞻仰他們無限敬仰、無限愛戴的佛爺的遺容,并敬獻哈達和禮品。
這一天的凌晨2時50分,第九世班禪洛桑土登·曲吉尼瑪在青海省的玉樹寺拉加頗章中圓寂,享年54歲。
大殿里,香煙繚繞,點燃了一千盞酥油燈,火苗在不停地跳動。玉樹寺的活佛和負責寺內行政事務的僧官——藏語叫“堪布”,正率領僧眾在念經祈禱,頌揚九世班禪曲吉尼瑪的功德。祝愿他的轉世靈童早日誕生。
聰慧的轉世靈童
九世班禪圓寂之后,按照慣例,有關方面開始尋訪轉世靈童。經過他們艱苦的努力,共尋訪到相貌不俗、聰明慧智的十七名靈童,均被迎至塔爾寺內。然后舉行宗教儀式,進行甄別和認選,最終認定文都昆氏家族的·貢布才旦為九世班禪的轉世靈童。
1949年6月3日,國民政府于在廣州頒布命令:“青海靈童官保慈丹(即貢布才旦),慧性澄圓,靈異夙著,查系第九世班禪額爾德尼轉世,應即免于掣簽,特繼任為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隨即派新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關吉玉為專使,前往西寧,主持坐床大典。同年8月10日,在專使關吉玉和青海省主席馬步芳主持下,在塔爾寺普觀文殊殿前大講經院舉行隆重的坐床大典。
按照教規教儀,還要請有聲望的喇嘛活佛為新認選的靈童舉行剪發、取法名和受戒等儀式。堪廳便邀請甘肅省拉卜楞寺最有聲望的喇嘛拉科侖·晉美赤烈嘉措為十世班禪剪發,取法名為“洛桑赤烈倫珠確吉堅贊”,簡稱確吉堅贊,并授了沙彌戒。
至此,十世班禪在程序上、禮儀上最終完成了確認靈童轉世的手續。他便是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
1949年9月1日,西寧剛一解放,當時滯留在青海的班禪行轅,立即以十世班禪的名義,致電毛主席、朱總司令和彭德懷副總司令,表示熱忱擁護共產黨、毛主席,歡呼新中國的誕生。
那一年,十世班禪才11歲。自那以后,十世班禪就一心一意跟著共產黨、毛主席走。按當時政策規定,班禪致電毛主席之后,就算與國民黨脫離關系,參加了革命。十世班禪生前曾風趣而又不無自豪地說:我將成為我們國家最年輕的“離休干部”。
從那時起,十世班禪就在黨中央、毛主席、周總理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和無微不至的愛護下不斷成長,并日趨成熟。
新中國成立后,十世班禪衷心擁護共產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并竭盡所能為和平解放西藏而努力奮斗。1950年初,班禪親自前往西安,拜會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彭德懷,表達傾心內向,擁護中央,熱烈期盼速發義師,解放西藏、鞏固國防的真誠愿望。
1951年4月,十世班禪第一次來到首都北京,拜見了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及其他中央領導人,受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真誠愛護和親切關懷;在當時的中央統戰部部長、中央民委主任李維漢,副部長、副主任烏蘭夫、劉格平等老一輩民族工作戰線領導人的直接幫助和指導下,積極參加了關于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為促成和談成功、簽訂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1951年12月,中央西北局書記、西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習仲勛專程前來為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赴藏送行,并在宏覺寺與十世班禪商討具體赴藏事宜。
在黨中央、毛主席、周總理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親切關懷下,1952年5月,十世班禪回到了他的主寺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
1954年9月,班禪與達賴喇嘛聯袂來到偉大祖國的首都北京,參加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全國政協第二屆第一次會議,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那一年,十世班禪才16歲,還沒有選舉權。毛主席親切地稱贊他是我們國家“最年輕的領導人”,勉勵他好好學習,努力工作,為建設新西藏、建設新中國多做貢獻。
1956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班禪當選為第一副主任委員。
1959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任命十世班禪為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代理主任委員,主持籌委會工作,領導西藏的民主改革運動。
十世班禪在祖國大家庭里,實現西藏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和智慧。
矢志不渝的堅定信念
“四熱愛”精神是十世班禪一切言論和行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也是他一生的光輝寫照,表現了他的高風亮節和崇高品格
班禪大師一生熱愛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生他養他的藏族人民,熱愛自己信仰的宗教。他把這種信念概括為“四熱愛”,貫徹始終,堅定不渝。這“四熱愛”精神是十世班禪一切言論和行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也是他一生的光輝寫照,表現了他的高風亮節和崇高品格。
這“四熱愛”精神產生的時代背景和逐漸形成、發展的過程。這“四熱愛”精神充滿了辯證法,是十世班禪在政治上高度成熟的表現。這也正是十世班禪與歷代班禪、達賴所不同的根本區別。這“四熱愛”精神不但在當時具有積極意義,就是現在看來,也有現實意義,應該很好地、全面地、正確地、積極地繼承和弘揚,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不斷地充實、完善和發展。
繼承和弘揚十世班禪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四熱愛”精神,對于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反對國家分裂,增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增強祖國大家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親和力,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班禪大師熱愛共產黨,是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朋友,是黨的諍友和摯友,對毛主席、周總理、劉主席、朱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小平同志、耀邦同志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滿懷崇敬之心、擁戴之情和特殊的深厚感情,他始終認為自己是在共產黨、毛主席、周總理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教育和關懷下成長起來的。他認為,沒有共產黨、沒有新中國,沒有人民解放軍,就沒有十世班禪的一切,他也很可能像九世班禪那樣,離鄉背井,漂泊流浪,歷盡艱辛,備受屈辱,最后客死異鄉。
十世班禪熱愛共產黨,擁護共產黨的領導,真誠地與共產黨肝膽相照,合作共事。這種熱愛和擁護,是建立在科學與真理的基礎上,是同為西藏人民和各族人民謀利益的共同愿望和崇高目的連接在一起,是經過革命實踐的檢驗和考驗,而絕不是盲從。班禪大師善于思考,是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有主見、有獨立品格的人,他光明磊落,襟懷坦白,直言不諱,愿意作黨的諍友和摯友,他經常向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和各級領導,就西藏和其他藏區的工作,以及全國的民族、宗教工作提出中肯的、善意的、積極的、建設性的批評和建議。
新中國發展的歷史,我們所走過的艱難曲折而又壯麗輝煌的歷程,有力地證明了這樣一個無法抹煞的歷史事實:
40年來,十世班禪的命運,同我們黨、我們國家、我們中華民族,同藏族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可以說是休戚相關,患難與共。
所有這些,都生動地體現了共產黨、毛主席倡導的“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認真總結這一方面的經驗教訓,對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體制,不斷發展和完善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民族區域制度,全面貫徹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理念,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和諧社會,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能調動的積極因素,萬眾一心,同心同德,實現祖國大家庭的長治久安和繁榮昌盛,實現中華民族的和平崛起和偉大復興,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小平同志生前對班禪大師的愛國主義精神曾經給予高度評價,親切地對他說:“你是我們國家最好的愛國者。”
1989年1月28日,因突發心臟病,十世班禪在扎什倫布寺圓寂,享年51歲。
班禪大師圓寂以后,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訃告》和萬里委員長的《悼詞》對十世班禪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評價,稱贊班禪副委員長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國務活動家、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朋友,中國藏傳佛教的杰出領袖”。“是同黨真誠合作共事的一位難得的摯友和諍友。”
萬里委員長在《悼詞》里強調指出:
“班禪副委員長是同黨真誠合作共事的一位難得的摯友
和諍友。他幾十年如一日,堅定地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真正做到了同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他在各種場合一再重申他熱愛中國共產黨的堅定信念,并且身體力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的各個歷史時期,他都能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直言不諱地向黨陳述意見和觀點,對黨在西藏問題上的決策起了重要作用。他為人坦誠、豪爽,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敢于坦率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真正做到了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這是歷史的結論。縱觀十世班禪的一生,這個評價是客觀
公正的,是實事求是的,是經得起時間和歷史檢驗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應有的嚴肅的、負責任的態度,是實事求是的態度,也完全符合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
十世班禪大師的偉大精神,永放光芒!
2018年1月26吉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