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全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在拉薩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西藏共有21家藏藥生產企業、近60家藥品批發企業;2015年全區藏藥生產企業工業總產值突破14.5億元,藥品批發企業銷售額超過139億元。
西藏還在藏青工業園和昌都經開區籌建14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自治區食藥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喜樂表示,2017年1月1日起,未取得相關文號的藏藥一律停止生產(配制)、經營和使用。會上,喜樂還就西藏今年食品藥品監管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藏藥企業漸成規模 國藥準字號超300個
藏醫藥是中國目前最為完整、最有影響的民族醫藥之一。近年來,西藏提出以大思路、大戰略整體推進藏醫藥事業跨越式發展,特別是以市場為動力,編制藏藥產業規劃,調整優化藏藥產業布局,大力引導藏藥企業轉型升級,優化藏藥企業投融資環境,推進藏藥產業大發展,形成了一批漸成規模的藏藥企業。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目前,西藏共有21家藏藥生產企業、近60家藥品批發企業。數據顯示,2015年,全區藏藥生產企業工業總產值突破14.5億元,藥品批發企業銷售額超過139億元。
自治區食藥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喜樂介紹,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辦法》及其實施條例,在充分進行風險評估、專家論證的基礎上,西藏出臺了《西藏自治區基層藏藥制劑監督管理辦法》及其配套文件,建立了基層藏藥制劑備案登記管理制度,規范基層藏藥制劑配制行為,消除了監管盲點,實現監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們對區內藏藥按照國藥準字號、制劑文號或備案號三類分級管理,今年將繼續開展基層藏藥制劑備案登記工作,2017年1月1日起,未取得相關文號的藏藥一律停止生產(配制)、經營和使用。”喜樂說,目前,西藏有國藥準字號311個,制劑文號904個,申請備案號200余個。此外,西藏還在藏青工業園和昌都經開區籌建14家藥品生產經營企業。
落實藥品電子監管 保證百姓用藥安全
2015年,西藏食藥部門完成270批次國家藥品評價性抽檢任務,296批次膠囊劑藥品專項抽檢任務,32批次藥品、50批次醫療器械、400批次化妝品監督抽檢任務,對12批次不合格藥品、27批次不合格化妝品依法進行核查處置。并開展銀杏葉藥品、中藥提取過程和外購提取物等專項檢查。喜樂介紹,除中藥材、中藥飲片企業外,西藏藥品電子監管入網率實現100%。
據介紹,藥品電子監管碼管理是針對藥品在生產及流通過程中的狀態監管,實現全品種、全鏈條、全過程電子監管,建立完整的追溯體系,確保生產企業實施電子監管無盲區、無盲點,維護藥品生產商及老百姓的合法權益。實施藥品電子監管碼是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新形勢下,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和用藥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利用現代化手段轉變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的迫切需要。
為促進西藏醫藥事業健康發展,今后西藏各藥品企業將把電子監管工作作為重要任務來抓,完善內部制度、專人管理,制定實施方案,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科學論證賦碼產品包裝設計,加強電子監管人員能力建設,強化源頭最小銷售包裝賦碼力度;加大市場檢查力度,形成倒逼機制,責令藥品流通企業不得接收無賦碼藥品。喜樂說:“今年,我們還將召開現場會,推動藥品電子監管全覆蓋,實現從生產源頭到零售終端的全鏈條監管。”
加強投訴反應能力 開展重點問題整治
“此外,我們還將開展診所藥品使用專項整治工作,大力整治中(藏)藥材、中(藏)藥飲片、藏藥制劑配制、使用領域突出問題,并開展化妝品、醫療器械監督檢查工作。”喜樂說,食藥部門將加強問題產品的處置力度,依法嚴處不合格產品,及時曝光,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送有關部門。
“12331”是消費者投訴舉報食品藥品安全的重要途徑之一,喜樂表示,今年食藥部門將加強投訴舉報的響應能力,不斷提高受理、調查、處理、反饋“一條龍”快速反應能力。并積極加強與有關部門相互協作、信息共享、聯合執法,及時公開案件查辦情況。
喜樂表示,今年西藏食藥部門將繼續推進“治理餐桌污染,推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學校食堂規范化建設”、“明廚亮灶工程”工作。緊扣新版GMP和GSP實施,引導、鼓勵藥品生產經營企業以資產、資源、品種為紐帶進行重組、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