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網近日公布了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青海省6個縣(市)位列其中。至此——青海省15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
2月23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在545個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中,青海省祁連縣、剛察縣、興海縣、德令哈市、格爾木市、天峻縣位列其中。至此,青海省已有15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評估認定。
近年來,青海省全面貫徹《義務教育法》,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2012年基本完成中小學布局調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隱患,基本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展的目標,城鄉、區域、校際之間教育發展差距進一步縮小。2013年,省政府出臺《青海省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辦法》,并與各市(州)政府簽訂了《關于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責任書》,進一步明確地方政府推進義務教育發展的責任和各地實現縣域內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的目標時限,形成了保障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省教育、發改、財政、人社、編制等部門認真履職,加強溝通協調,實行齊抓共管,地方各級政府積極探索富有特色、切合實際的管理機制和工作方法,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三年來,全省4個市(州)的15個縣(市、區、行委)政府投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專項資金5.16億元,新建改擴建教學輔助用房等校舍資金4.22億元,面積達27.49萬平方米。新增專任教師698人。通過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3年,西寧市城中區、城西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冷湖、茫崖、大柴旦5縣(區、行委)通過了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審核認定,成為青海省第一批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2014年,海晏縣、共和縣、貴南縣、貴德縣經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審核,通過了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認定。
按照國家對申報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縣“一票否決”指標要求,為確保新申報縣(市、區)義務教育經費“三個增長”達到法定要求,2014—2015年,海南、海北、海西三州7個縣(市)補撥1.38億元,重點用于改善鄉鎮學校、邊遠地區學校辦學條件,進一歩縮小了縣域義務教育學校間辦學條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