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出席中國藏學出版社成立30周年慶祝活動,并代表編委會推介中國藏學界的最新重要研究成果——《西藏通史》。
至2016年底,中國藏學研究中心承擔的國家重點科研課題“西藏通史”的研究和編寫任務業已完成,8卷13冊850余萬字的《西藏通史》陸續出版和廣大讀者見面了。這是我們課題組的同志們多年來辛勤努力的結晶,也是中國藏學界眾多同仁通力協作的共同成果,同樣也是中國藏學出版社近幾年精心打造的一個精品。
中國的歷史是由中國境內的各民族共同締造的,藏族是中國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西藏自古是中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歷史上,西藏地方與祖國內地及其他兄弟民族地區經濟上相互依存、政治上密切關聯、宗教文化上水乳交融、風俗習慣上相互吸收相互借鑒。元朝以來,歷代中央政府對西藏地方實施了有效的行政管轄。總結歷代西藏地方發展穩定和社會治理的基本規律與成敗得失,發掘中國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經驗,既有助于繼承和吸收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增強民族自豪感,也有助于凝聚西藏各族人民的心力,以實現把西藏建設成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的宏偉目標,并與全國各族人民一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西藏地方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通過對西藏歷史和文化的研究,編撰一部多卷本的《西藏通史》,系統、全面地回顧西藏歷史的進程,總結其發展規律,鑒古而知今,為西藏自治區的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十分必要。新中國成立以來,西藏地方發生了偉大的社會變革,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很值得認真總結和借鑒,可以也應該通過《西藏通史》加以全面反映。從國際大環境看,西方反華勢力和達賴集團分裂主義勢力,在西藏歷史問題上一直歪曲史實、制造謠言,蒙蔽世界輿論,欺騙了為數不少的不明真相的人,這就需要我們廓清迷霧,正本清源,還歷史以本來面目。我國的西藏歷史研究業已取得輝煌成就,資料工作和專題研究、斷代史研究均有新的突破,已經為撰寫一部全面反映藏學研究成果的《西藏通史》奠定了基礎。
《西藏通史》的研究和編撰工作意義重大,但是要在短短六七年時間里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也給我們提出了巨大的挑戰。為了順利完成《西藏通史》的研究和編寫工作,我們確定了一些基本原則,并做了精心的準備。首先,必須明確以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擯棄西藏歷史上的唯心史觀和有神論思想。其次,必須立足史料,充分吸收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遵循“厚今不薄古”的原則,實事求是,努力探討西藏地方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第三,重視西藏地方歷史發展的特點,重視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系的論述。第四,重視對西藏歷史研究中的空白、疑難和熱點問題的研究。總之,要致力于政治上、學術上的高標準、嚴要求,體現科學創新精神,以展示我們在西藏歷史研究中的最新水平。
西藏地方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一千幾百年。一部浩瀚繁復的西藏地方史,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叫做“三個高潮”、“兩個低谷”。
第一個“高潮”是公元七世紀初到八世紀中葉,松贊干布統一我國青藏高原地區各部落,建立吐蕃王朝,創立和完善各項制度,繁榮民族文化,并采取開放政策,積極加強與唐朝的關系,大力吸收中原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密切藏漢民族的友好交往,造就輝映史冊的吐蕃文明。
第二個“高潮”是公元十四世紀中葉到十六世紀中葉,元朝時期西藏地方正式納入中央王朝行政管轄之下,結束了西藏地區分裂割據、長期混戰的局面。元朝在西藏地方建政立制,征兵征稅,實施有效管轄,不僅給西藏地方帶來安寧,而且更加緊密地使西藏與祖國內地連接成一體,有力推動了西藏地區經濟、文化的迅猛發展。從十四世紀中葉到十六世紀中葉,帕木竹巴地方政權和仁蚌巴先后各統治西藏百年左右,延續了薩迦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生產有所發展的形勢。
在前兩個“高潮”之后,則是 “兩個低谷”:第一個“低谷”是從九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崩潰到十三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以前“分裂割據,戰亂不已”的年代。第二個“低谷”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前,封建農奴制社會“長期停滯”不前的年代。
第三個“高潮”出現在新中國成立以后,西藏和平解放結束了帝國主義在中國西藏地方頤指氣使的時代,同祖國各兄弟民族一道站了起來;民主改革讓世代遭受被奴役被壓榨之苦、沒有生產資料也沒有人身自由的百萬農奴翻身解放,做了社會的主人,也讓西藏地方社會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專門召開六次西藏工作會議研究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穩定問題,中央關懷、全國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勤奮努力,讓西藏社會數十年時間的變化超越數百年、上千年,很值得史學工作者認真思考,深入分析。
歷史學科是內容最為豐富的一門學科。各門具體學科都有它形成、發展的過程,也就是說,它們都有自己的歷史,內容包羅萬象,錯綜復雜。《西藏通史》的研究和撰寫,面臨許多困難,就我們自身而言,通史的撰寫要求學者既要專精,又要博通,而事實上,這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追求的目標,一個人很難達到。就客觀條件而言,目前,在西藏歷史領域還存在許多疑難點和空白點,許多領域還無人涉足,這是無法回避的問題。現在,在這項任務已經完成之際,我們卻感到還有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化和解決,在我們的成果中依舊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乃至錯謬。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我們再版時進一步修正、補充和提高。
在《西藏通史》正式出版之際,我們衷心感謝中央有關領導部門對這項文化工程的高度重視,及在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我們的大力支持;感謝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幾屆領導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感謝歷史研究所的同志們和幾十家兄弟單位的專家的鼎力幫助。
最后,要感謝中國藏學出版社為本書的編輯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勞動。正是你們默默無聞的努力,為我們奉獻上了如此精美、厚重、翔實的《西藏通史》成書。祝愿中國藏學出版社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貫徹執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越辦越好,更多地出版高水準、高質量的藏學圖書,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西藏和四省藏區的穩定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拉巴平措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原總干事、《西藏通史》總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