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級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程—格薩爾文化系列圖書之一《史詩<格薩爾>中的體育文化普查與研究》由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
為大力挖掘、宣傳和弘揚果洛豐厚的文化資源,加強格薩爾文化搶救保護力度,打造獨具特色的格薩爾文化品牌,果洛州文體廣電局根據州委、州政府有關扎實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區工作的要求,始終把格薩爾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作作為全州文化工作的重點任務,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時,還集中精力開展了格薩爾文化系列圖書搜集、整理、出版工作。通過共同努力,完成了格薩爾文化系列圖書包括《史詩肖像(卷一、卷二)》《探秘瑪域果洛格薩爾文化》《格薩爾史詩諺語》《史詩<格薩爾>中的體育文化普查與研究》《巴顏喀拉的人生—藏地的果洛樣本》等書籍的成功出版。其中,《史詩<格薩爾>中的體育文化普查與研究》作者為青海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副研究員巷欠才讓在西藏、四川、甘肅、云南、青海等地長期開展田野調研,搜集大量的《格薩爾》手抄本、木刻本、說唱本等多種部本和各個地區傳承的體育項目,并采訪著名藝人才讓旺堆、達哇扎巴、才讓索南、格日尖參、旦增扎巴、門俄保、慈誠江措、斯塔多吉、青梅讓丁、索朗洛追等30名民間藝人和相關人員的基礎上撰寫完成的《格薩爾》研究最新成果。
自十九世紀開始,法國藏學家石泰安、達維尼,德國藏學家弗蘭克,前蘇聯藏學家波塔寧等一大批人搜集、整理、翻譯、研究和出版《格薩爾》史詩,上世紀八十年代起,中國陸續召開了七屆國際《格薩爾》學術研討會,先后出版了約60部藏漢《格薩爾》研究專著,整理出版了380多部《格薩爾》史詩部本,發表了1000多篇論文,而史詩中關于藏族傳統體育文化介紹性研究甚少。因此,該書的出版,填補了《格薩爾》史詩研究領域沒有此類專著的空白,開辟了《格薩爾》研究的新領域。
該書闡述了《格薩爾》體育文化的概念和產生、分類和特點、文化內涵,涵蓋了射箭、劍術、拋石器、馬球、摔跤、賽馬、棋藝、抱石頭、套馬繩等體育項目。此外,還搜集、整理了箭贊、拋石器贊、劍贊、矛贊、套索贊、馬贊、棋藝贊、馬鞭贊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頌詞。不僅用文字闡述研究,而且配有精美的插圖,體現出濃郁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并且直觀地分析和介紹了藏族體育文化的魅力。
據了解,《史詩<格薩爾>中的體育文化普查與研究》是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最終成果,2014年9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批準結項,鑒定等級為良好。
12月20日,《史詩<格薩爾>中的體育文化普查與研究》一書在“致敬改革開放40年—國家級格薩爾文化(果洛)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工程—格薩爾文化系列圖書”出版座談會上正式發布出版。開辟了《格薩爾》研究的新領域,標志著青海《格薩爾》研究更深入、更細化、更專業化。
作者簡介
巷欠才讓,筆名恰嘎·覺如,男,藏族,青海共和人,青海省文聯《格薩爾》史詩研究所從事史詩《格薩爾》的記錄、整理、翻譯、研究以及《格薩爾》網絡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等工作。畢業于青海民族大學《格薩爾》學碩士研究生、副研究員、《格薩爾》史詩研究所辦公室主任。先后入選青海省青年聯合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青海省文藝評論家協會、青海藏族研究會、青海民族文學翻譯協會、青海省《格薩爾》學會等7個協會的會員。主持參與項目10項,其中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參與國家級重大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項目6項,自主項目1項。發表科研論文31篇,出版著作3本,古籍整理5本,創建《<格薩爾>文化傳承人數據庫》。獲得科研成果及相關榮譽獎項13項,2016年入選青海省首批“高端創新人才千人計劃”培養拔尖人才,2018年入選青海省文化名人暨“四個一批”優秀人才。參加青海省“四個一批”人才學習十九大精神培訓班等11期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