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一體”:藏醫藥產業發展成功的“秘籍”先進的藏藥自動化生產線。(資料圖)
青海日報客戶端3月21日訊(記者 李欣)“一坐入藥味濃香的藥浴缸里,人就會進入一種平和寧靜的狀態。不一會兒,毛孔徹底張開,藥物的有效成分通過各組織器官的活動和循環,使滯留體內的病氣、病毒通過毛孔排出體外,人頓時從里到外感到輕松……”
這是來自澳大利亞療養團的成員沃洛在省藏醫院接受藥浴治療時談到的感受。沃洛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長期的病痛讓他苦不堪言。聽說中國的藏醫藥療效神奇,他專門報了療養團來到我省。做了一個療程的藥浴治療后,沃洛的疼痛癥狀明顯減輕,他通過隨團翻譯告訴我們說:“我很滿意,藏醫藥浴太神奇了,在我的國家都沒有治好的病,在這里治好了。”
2018年11月28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三屆常會上,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通過審議,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藏醫藥文獻整理。(資料圖)
作為傳統藏醫藥的一項代表性技藝,藏醫藥浴法能夠申遺成功,我省功不可沒。早在2008年,我國就將省藏醫院確定為國內首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藏醫藥浴療法”保護單位,省藏醫院院長李先加被確定為傳承人。多年來,省藏醫院充分發揮藏醫藥特色優勢,對藥浴工藝、時令選擇、患者護理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診療方案,深受患者青睞。
我省中藏醫藥事業發展提檔升級窺豹一斑,它正日益扎根于各族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去。不僅如此,國際社會對中藏醫藥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傳統的醫療模式也正逐漸向“防、治、養”模式轉變,正在走向世界。
不斷提升百姓健康獲得感
一大早,省藏醫院南拉卡全國名老藏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桑杰全國名老藏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龍巴全國名老藏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萬瑪昂智全國名老藏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和萬瑪太全國名老藏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門前,看病的人已經排起了長隊。前來找他們看病的患者來自全國藏區,甚至許多內地的漢族患者也都慕名而來。
青海是藏醫藥重要的發源地和傳播地之一。千百年來,在與疾病斗爭和維護健康過程中,勤勞智慧的青海人民豐富了傳統中藏醫藥寶庫。
多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發展中藏醫藥事業作為維護民族團結、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來抓,依托優勢資源,搶抓國家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機遇,以創新驅動、人才驅動為引領,不斷加大政策、資金引導支持力度,大力實施優勢資源轉化,推動中藏醫藥發展融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健康青海”建設,積極發揮中藏醫藥服務人民群眾健康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用,中藏醫藥事業總體規模不斷擴大,服務能力持續提升,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科研能力顯著增強,教育水平提檔升級,文化傳承全面加強,交流合作升級加力。“簡便驗廉”的傳統醫學,正不斷提升百姓健康獲得感。
深化醫改的重要推進劑
我國民間有“冬令進補,過年打虎”的說法,服用膏方,是“治未病”的具體體現。去年冬季,省中醫院開通膏方門診,而且是“一人一劑,對癥調治”。開通沒幾天,便圈了不少“中藥忠實粉”。
在長期同疾病作斗爭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具特色的中醫藥體系,并以其系統的理論體系、顯著的療效,濃郁的民族特色,成為人類醫學寶貴的財富,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依然有力地捍衛著人類的健康。
11月14日,省藏醫院藏藥制劑室工人在制藥丸。(資料圖)
在綜合醫改中,我省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省中醫院牽頭組建成立了由24家醫療機構組成的青海省中醫醫聯體(包括全省14家中醫院,1家綜合醫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8家中心衛生院),中藏醫藥也成為深化醫改的重要推進劑。
目前,全省有公立中藏蒙醫醫院42所,占全省公立醫院總數的39.3%;全省已建成和在建基層中藏醫館437個,項目覆蓋率達到100%。省中醫院和省藏醫院入選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儲備庫,醫療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全省100%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5.56%的鄉鎮衛生院、91.06%的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及76.94%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藏醫藥服務。
我省培養了1000余名基層中藏醫技術骨干,建設全國名老中藏醫傳承工作室21個,實施全國和省級名老中藏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培養繼承人90人。在全省范圍評選出“青海省名中藏蒙醫”20名。由省藏醫藥研究院組建實施的省級重點實驗室“青海省藏藥新藥開發實驗室”被省科學技術廳評為優秀重點實驗室。
發展迎來升級“黃金期”
到2020年,全省9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立中藏醫館;到2025年完成全省現有公立中藏醫醫院的改擴建任務,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中藏醫醫院和中藏醫診所;到2025年,85%以上的縣級中藏醫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中醫、民族醫醫院標準……前不久,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青海省扶持和促進中藏醫藥發展若干措施》,從加快醫療服務網絡建設、提高醫療服務能力、發展養生保健服務、加強人才建設、推進傳承與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加強文化建設和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25項具體措施。
這表明,青海中藏醫藥事業正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11月14日,省藏醫院藥師拉毛卓瑪在藏藥房給患者取藥。(資料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藏醫藥浴法申遺成功后,省藏醫院等項目保護單位將采取成立研究團隊、建立藏醫藥數據庫等措施,加大對藏醫藥古籍文獻的搶救、搜集及整理工作力度,做好《藏醫藥大典》《藏醫藥浴民間療法》等藏醫藥古籍文獻的保護整理工作。加強藏醫藥浴法的學術研討,為藏醫藥浴法的保護發展提供有力的學術保障。在互助北山等自然保護區進行藏藥材人工種植試驗工作,實現藏藥材資源可持續利用……讓非遺項目走進群眾,走進生活,真正做到為民族傳承,為生活創新。
“今后,我們要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中藏醫與西醫并重的工作方針,堅持發揮中藏醫藥的獨特優勢,以科學的態度對待中藏醫藥,以生態的理念培育中藏醫藥,以需求的導向引領中藏醫藥,以創新的思維助力中藏醫藥,以品牌的意識提升中藏醫藥。”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吳捷告訴記者。
推進中藏醫藥傳承創新,健全中藏醫藥服務體系,加快中藏醫藥產業發展,推動中藏醫藥交流合作,加強中藏醫藥組織領導;
凝聚政府、社會、市場的力量,構建系統完善的現代中藏醫藥產業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全面推進中藏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中藏醫藥強省……
這一切,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青海中藏醫藥發展正迎來“高光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