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羌”字,在漢文獻中解釋為牧羊人,故字型從羊從人。羊被羌族人奉為神物。
重走中國西北角繼續前行,就要離開羌族聚居區了,有些舍不得。
羌族是個非常古老的民族,他們自稱“爾瑪”或“日瑪”,意思是“本地人”。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奠基者大禹就是羌人。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羌族應該在甘肅一帶。因為每個中國人從小都熟悉的那首王之渙的《涼州詞》中寫到:“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但是事實上,今天的羌人卻不在甘肅,而是居住在川西北岷江上游地區。
現在,我國有羌族人口30多萬,主要分布在四川綿陽市的北川羌族自治縣,阿壩州的茂縣、汶川、理縣、黑水、松潘等地。其中,北川羌族人口大約9.1萬,茂縣羌族人口大約9.6萬,兩縣的羌族人口之和大約占全國羌族人口的60%。
你要問為何會這樣?為何今天的羌族為何不在甘肅而在四川?話說起來就長了。“羌”字,在漢文獻中解釋為牧羊人,故字型從羊從人。羊被羌族人奉為神物。爾瑪古道據傳是羌族人的遷徙之道位于北川爾瑪古道上的“羌人走天下碑”古代羌人是“華夏”族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今天的羌族是古代羌族人中保留下來的一支。
古代羌族在中國歷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是“華夏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羌人并不是單一的民族,原是古代漢人對居住在祖國西部的游牧民的泛稱。在那時,氐羌族群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他們有不同的語言、服飾、習俗等,唯一的共同點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古詩云:龍來氐羌黃河頭,征程漫漫幾個秋。在甲骨文中,有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關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稱號的文字,即“羌”。這也是中國人類族號最早的記載。
羌族的“羌”字,在漢文獻中解釋為牧羊人,故字型從羊從人。羌人就是從事畜牧并以養羊為特色的民族,其文化也具有濃郁的牧羊民族特色。《說文》中說:?“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歷史上,羌族以養羊著稱,故羌族與羊的關系極為密切,至今仍保留著供奉“神羊”的習俗。 在仰韶文化末期(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中游出現了炎、黃兩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不同表達,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頭戴羊角頭飾之人,代表以羊為圖騰的起源于我國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
炎帝屬古羌族部落,部落眾多。在后來的戰爭中,炎帝部落大部分與黃帝部落互相融合,成為華夏族(今漢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則西行或南下,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成為漢藏語系漢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納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頗族、拉祜族、基諾族等等。 約公元前2100年,善于治水的羌人大禹,繼任部落聯盟總首領。禹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告別家鄉的大山,開始了漫漫治水之路。他專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戰績顯赫。大禹王后來破除了“禪讓制”,傳位于其子啟,史稱“夏啟”。啟即位后聯合諸部落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縣治城鎮)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正式的國家,歷傳500多年。組圖一:奇特雄偉的羌族碉樓(點擊進入) 更多圖文>>組圖二:色彩絢麗的羌族服飾(點擊進入) 更多圖文>>
自公元前4世紀末葉到宋代,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一部分羌人融入藏族,另一部分人融入漢族,其中一部分羌人則由于種種原因得以單獨保存并發展下來,形成了今天的羌族。
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記載表明,殷商時期羌人在當時的歷史舞臺上已經是十分活躍了。當時羌是商王朝眾多的方國之一,稱為“羌方”,位置大致在今甘肅、陜西西部、山西西南及河南西北一帶。當時,羌族大約有兩個主要部分――北羌和馬羌。公元前1088年之時,周武王以周人為主并聯合了羌、蜀、盧等部組成軍事聯盟,推翻了暴虐的殷紂王朝。
殷商時,羌人活動在西北和中原地區。大都在河(黃河)、湟(湟水)、洮(洮水)、岷(岷江上游)一帶,而以黃河、湟水為中心。
公元前5世紀中葉,羌人在與秦人頻繁友好的往來和相互影響的基礎上,開發山林,發展生產,河湟地區出現了農業。春秋戰國時期,戎分布極廣,名稱亦繁,至東周以來,以“羌”泛稱的諸戎大量涌進中原地區。公元前4世紀末葉,秦獻公時起,一部分羌人開始向西南及西北大遷徙,有遷到岷江上游,大渡河和安寧河流域,有的則遷往青藏高原。
岷山深處的羌族婦女 (人民網記者趙亞輝攝)
公元前206年,漢代封建王朝強盛。漢武帝時,在甘肅走廊設立了河西4郡,此時仍居在西北的羌人有許多逐漸向內遷徙,附居塞內而與漢族錯居,從事農業生產者亦日益增多,私有制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逐步地走了封建制度的軌道。自漢武帝時起,羌人大量地內附定居,以后逐漸被當地漢族同化。
隋唐以來,岷江上游一帶的羌人,處在漢族人民和興起于雅魯藏布江域的吐蕃人之間,成為漢族地區和吐蕃聯系的紐帶,中原的鹽、茶、布、生產工具與邊區的馬匹、藥材、皮毛的交易有了很大的發展。由于政治、經濟聯系較為密切,這些地區的羌人,從唐朝起就有很大一部分要求“入籍”,成為唐朝管轄的地區,而另一部分則處于吐蕃政權的統治之下,定居岷江上游部分地區。
岷江上游的羌人,據《四川古代史》載,系秦漢及其以后時期從河湟一帶遷來的羌人與當地原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今羌民族。漢代以后,西北部的羌人經過兩次較大的遷徙,來到岷江上游地區。一次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次是隋唐時期,當時岷江上游已定居著被稱為西山(成都平原以西,岷江上游諸山的統稱)諸羌人的羌人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