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區拉薩城關區嘎瑪貢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輻射嘎瑪貢桑街道辦事處管轄的4個社區,為近2.9萬常住居民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服務,其中藏醫科是重點發展科室,藏醫科通過現代康復技術與藏醫傳統特色療法相結合的治療手段對慢性病、多發病的診治在社區中有較高的知名度,而且以其治療費用低等特點得到了居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嘎瑪貢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輻射嘎瑪貢桑街道辦事處管轄的4個社區,為近2.9萬常住居民提供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等“公共十二項目”的服務。目前,嘎瑪貢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共有23名醫務人員,內設計劃免疫科、預防保健科、全科診療科、康復醫學科等科室。具備血細胞分析儀、尿液分析儀、多普勒胎心儀等醫療設備,為各類人群的健康檢查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其中藏醫科是重點發展科室,對慢性病、多發病的診治在社區中有較高的知名度,主要開展的有藏醫十八大療法,湯劑等口服藥,放血等五大治療法,脈泄等五大催瀉療法,盡管目前泄治療法已失傳于臨床運用中,嘎瑪貢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藏醫科堅持學習與研究此療法,對臨床上罕見疾病如皮膚病、不孕癥等產生了顯著的療效。藏醫科通過現代康復技術與藏醫傳統特色療法相結合的治療,在高血壓、多血癥等治療方面效果顯著且治療費用低等特色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同時衛生服務中心與自治區藏醫院建立“醫聯體”,通過建設發展醫聯體,著力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運行效率,合理分流患者,逐步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
今年10月份,扎西(化名)來到嘎瑪貢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求助。扎西為嘎瑪貢桑社區流動人口,今年他去醫院檢查時被確診為胃癌晚期,他去了拉薩多家醫院,但醫院均以胃癌已到晚期,無法進行治療為由,勸其回家休養。之后,他便來到嘎瑪貢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請求幫助治療。
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赤列多吉介紹,“盡管我們也知道這病無藥可治,但考慮到病人的情緒,經過跟全科醫生商量后,同意讓他住院接受治療,我們主要以加強病人的營養為主。”
扎西由于家境貧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去了其治療費用,赤列多吉更是自掏腰包為扎西購買了營養品。據悉,目前扎西的身體狀況比起住院前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僅吃得了飯,還能下床行走。嘎瑪貢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用實際行動,盡心盡力為每一個病人提供最佳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