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正值山西玉米春播、小麥春管的重要時期,但記者在部分地方的田間地頭,卻找不見莊稼的主人。
這幾天,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農業農村局正會同社會化服務組織,統一對全縣小麥進行第二次葉面噴肥。在中衛鄉澮史村,地頭可見無人機操作手、托管組織人員和縣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卻唯獨不見農民。
“我們這么多人在現場盯著,保質保量干好活兒,根本不用農民自己來。我們村2400多畝地,2架飛機,2天就干完了,農時匹配還更精準。”澮史村四組村民組長常會福說。
山西新翔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當地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牽頭單位,在企業的中央指揮室,全縣無人機作業的軌跡地圖清晰可見,同時還顯示著每次作業的飛行高度、速度、畝均噴藥量等信息。
“飛手平均每人作業100多畝,違規作業面積只有零點幾畝,畝均噴藥量在規定范圍的中間,作業效果良好。如果違規面積異常增多,我們就要采取補救措施。”公司負責人李學峰說。
翼城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李忠誠介紹,根據連續多年的對比實驗,相比于此前農民普遍只噴一次葉面肥的做法,3次無人機葉面噴肥后,小麥每畝可增產82公斤左右。
翼城縣唐興鎮西關村村民張俊明說:“我把5畝地全程托管出去,一年增產的,加上節省的開支,里外多收入1000多元。”
農民不下地了,糧食產量卻增加了,農民收入還提高了,農業托管為精細化管理帶來更多可能性,增產潛力不斷得到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