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山水、留得住鄉愁”,推窗即見的田園詩意,讓鄉村民宿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度假新選擇。當一日鄉村民宿“主理人”是怎樣的體驗?記者走進重慶市巴南區二圣鎮的一家民宿一探究竟。
沿著綴滿野花的小徑深入,一座由農家老屋改造的民宿在霧中若隱若現。推開小院的木柵欄,記者見到了“00后”民宿管家朱靜。
“早在4月中旬,‘五一’假期的客房就訂滿了,我正忙著為迎接客人做準備。”朱靜說,入住這間鄉村民宿,客人可以體驗種時令菜、制作竹筒飯、烤土窯面包、篝火晚會等特色項目,讓“小時候外婆家”的記憶變成可觸及的現實。
挎上竹籃,拿起剪刀,記者跟隨朱靜踏進院子旁的小花園采摘野薔薇等鮮花。隨后,再將摘下來的各色花葉一一插入花瓶,作為每間客房的擺件點綴。
區別于標準化酒店的迎客模式,朱靜提前做好“攻略”,在小院周邊就地取材,為每位入住民宿的客人準備個性化的禮物。“比如有位客人的朋友圈經常曬花,我就準備用熱熔膠和干花做一幅粘貼畫送給她。”朱靜說

2022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向社會公示18個新職業,“民宿管家”是其中之一。次年,朱靜大學畢業后入職一家文旅公司,做起了一名鄉村民宿管家。
談起自己的職業選擇,朱靜給記者分享了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曾經有一個情緒不佳的住客連住了一星期,我每天都帶她去摘野菜,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離店時她說‘這里的云會治病’,自己的心情好多了。”
“有人認為,民宿管家就是疊被子、做飯的。但在我看來,民宿管家也可以做‘生活策展人’,和每位客人一同勾畫理想中生活的樣貌,這種成就感是別的工作無法給我的。”朱靜說。
近年來,巴南區豐富旅游民宿供給,通過改造老舊農家土屋打造了一批具有巴渝傳統民居特色的民宿。“我們有計劃地引進、培育青年人才,讓鄉村民宿‘質’‘量’雙升。”巴南區二圣鎮鎮長薛東濤表示,像朱靜這樣的青年民宿管家已成為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在他們的管理下,鎮上10余家民宿節假日總是一房難求。
朱靜計劃著,忙完“五一”旅游旺季,空出一段時間“充電”提升自己,“去看看其他鄉村民宿的新業態、新玩法,多借鑒吸收,讓我們這個小院更具詩意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