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務河水生態治理的推進,讓流域水清河暢岸綠,大幅提升了流域城鄉居民的居住品質。記者 公保安加 攝
11月25日傍晚,吃過晚飯,市民扎西東智徑直來到隆務河畔,沿著木棧道散步。“這幾年,隆務河被治理得越來越干凈,越來越好看,河邊木棧道成了我們平日散步的好地方。”短短幾年,隆務河水生態治理工程的實施,在讓河水變得清澈以外,還通過建設湖心島、觀光棧道和亭臺樓閣,使市民多了一個茶余飯后散步的好去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句話說得好,這些年,政府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的力度很大,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品質提升了,幸福感也更強了。”扎西東智說,最近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青海,這是更好地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好機遇,希望這能成為讓母親河兩岸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契機。
隆務河是黃河一級支流,藏語稱為“隆務格曲”或“格曲”,意為“九條溪流匯集而成的河”。它一路向南,灌溉流域,哺育生靈,滋養文化,孕育文明,最后經隆務峽匯入黃河。
曾經一個時期,在同仁人的集體記憶里,原本清冽甘甜的隆務河幾乎淪為“污濁”和“干涸”的代名詞。為徹底改善隆務河城鎮段河道及周邊生態環境,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對隆務河進行水生態綜合治理,新建、加固堤防,疏通河道,設置攔水堰,一系列措施讓這里恢復了生態濕地功能,也為城市新增了39萬平方米水面面積。
今天,如果來到古城隆務,走近隆務河畔溯流漫步,你會驚奇于它清澈的“身姿”和兩岸美麗的景致。
冬日夜幕下,柔和的燈影灑向平靜的河面,飛架西東的熱貢橋、連接兩岸的康賓橋和貢安橋,還有亭臺樓閣、沿河富有特色的民居和滄桑幽深的隆務老街……一幅水清、河暢、景美的嶄新畫卷讓人流連忘返。
“水是城市的靈魂,優質的水生態和區域生態環境,可以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內涵。隆務河的治理,離不開黨委政府不遺余力的實踐,也離不開每一個市民全心全意的支持。”同仁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隆務河水生態治理工程開展初期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問題,但在各級政府和沿河市民的支持下,工程順利實施,讓河道恢復了生機,有了新的模樣。
隨著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隆務河兩岸的居民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獲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看著隆務河變清變美,兩岸環境一天比一天好,公園、廣場這些休閑場所和設施越來越全,我打心底里高興。”就在這幾天,同仁市干部旦正與同事一起認真學習了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青海省動員會的精神后說:“中央環保督察組的進駐可以激發大家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和衛生整治的激情,作為同仁一份子,尤其作為一名干部,我要為保護好家鄉的生態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發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2013年11月15日,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年來,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累計抽引長江水400多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蘇北、魯北和膠東半島缺水問題,受益人口超6800萬人。南... [詳情]
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通水10周年,累計抽引長江水400多億立方米... [詳情]
“多年前開車經過這里,看到除了廠房,就是工業煙囪,甚至還能嗅到一些刺鼻的氣味。最近兩年,每每從這里經過,看到的是綠茵茵的林草地,空氣變得清新透亮了很多……”在京藏高速跑長途貨運多年的王先生感慨地說,近年來,湟水河老鴉峽地帶變化非常大,工業企業搬走了,廠房拆除了,湟水河岸的生態環境好多了。... [詳情]
?重慶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重要關口,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處于獨特而重要的位置。連日來,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采訪團穿行巴山渝水間,看到重慶各地正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積極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山清水秀的美麗畫卷在長江兩岸鋪展開來。
... [詳情]
秋日里,經郭麻日古堡沿迎賓大道走進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區,路旁曾經黃土裸露的山坡已變成一處景色怡人的公園,白蠟、雪松、云杉、紫葉李、金葉榆、丁香等喬灌木蔥蔥蘢蘢,千姿百態;形態各異的亭臺樓閣和迂回曲折的石徑小路,還有朝向隆務河谷以及唐卡小鎮的觀景臺……一景一物,處處賞心悅目。...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