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直面問題、回應群眾關切,全省各地區各部門堅持立行立改、邊督邊改,擾民的噪音沉寂,堵路的垃圾清除……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就在群眾身邊,第一時間交辦、最快速度辦結,群眾大呼提氣,拍手稱快。
“西寧市湟源縣和平鄉草溝村,沒有生活垃圾箱,垃圾全部丟進河溝,影響生態環境。”接到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交辦的群眾信訪舉報件30分鐘內,西寧市湟源縣相關部門立即趕赴現場辦公,聯系湟源縣環衛公司設置垃圾箱,并組織村“兩委”成員和保潔人員對村內環境衛生全面清理整治,交辦當日下午就完成整改工作,以“快查快辦”提升為民解愁的“溫度”。
堅決落實中央生態環保問題整改“有訴必應、事不過夜”要求,確保第一時間解決好每一件群眾身邊的生態環保問題。草溝村村民陳生壽談及感受說,這幾年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村民對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想讓家鄉的生態環境更加優美,生活更加便利。“沒想到我們村的垃圾亂扔問題得到政府重視,很短時間得以解決,做到了件件有回聲、事事有著落,我們非常滿意。”陳生壽說。
群眾信訪舉報反映郭家莊村北路西一所小院子里有庫房,是一家提煉地溝油的黑作坊,白天冒黑煙味道刺鼻……接到轉辦的群眾信訪舉報件后,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高度重視,連夜趕到實地核查處理,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經現場調查核實,作坊位于互助縣塘川鎮三其村郭家莊36號,是收購廢油制作生物柴油的作坊,廢油加熱融化時有煙氣和刺鼻氣味產生,無環評手續、無環保設施、無排污許可證,不符合環保相關要求。
互助縣市場監管局暫收回該作坊營業執照,目前,經營者已停止經營活動,拆除生產設備,搬離該經營場所,“白天冒黑煙,味道刺鼻”的問題徹底解決。三其村村民趙國林表示:“僅用兩天時間就完成了小作坊的整改工作,對處理結果很滿意”。
一路前行來到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澤曲國家濕地公園等成了亮麗的風景線。
“作為土生土長的澤庫人,看到家鄉環境發生明顯變化覺得很欣慰,現在整個街道、小巷衛生很干凈。”澤庫縣王家鄉紅旗村索南多杰談及感受時說。
冷知布才讓是一名生態管護員,來自澤庫縣澤曲鎮羊瑪日村。他說:“隨著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和深化,澤曲河的水越來越清澈了,環境越來越優美,我打心底里高興。”目前,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正在青海開展,通過媒體報道看到一批批群眾關心關注的生態環保領域問題得到解決,冷知布才讓十分堅定地表示:“我們的家園會越來越美,環境好了,綠色發展就有了更堅實的基礎。”
初冬時節,走進巴塘縣南戈水電移民新村,一面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一條條連戶水泥路干凈整潔,一幢幢溫馨別致的藏式小屋在湛藍的天空下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詳情]
12月19日夜,隨著首批帳篷、床及被褥等救災物資運抵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塔沙坡村后,當地黨員領導干部和群眾開展自救互救、并在集中安置點和自家寬闊處搭建了帳篷,架起取暖爐子、接通電、支上床,將在溫暖的帳篷里度過災后“第一夜”... [詳情]
18日23時59分,強震突襲寒夜中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震級6.2級,震源深度10公里。截至19日13時,地震已造成當地113人遇難、536人受傷。與積石山縣隔河相望的青海省海東市在此次地震中14人遇難、198人受傷。... [詳情]
12月19日,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青海省交辦了第二十七批群眾信訪舉報件共49件(來電43件,來信6件),其中交辦重點關注件3件... [詳情]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巴塘縣結合“四下基層”,在全縣黨政機關黨組織推行“八必訪”“八必問”“八必解”工作法,把民生需求轉化為履職清單,把暖心好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