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
春耕化肥供應量足價穩 為新一年糧食穩產豐產奠定基礎
記者2月8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為保證春耕期間化肥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我國將從生產、流通、儲備、進出口等多方面著手,全面做好春耕化肥保供穩價工作。
來源 : 央視網 發布時間 : 2025-02-17 -
一群“00”后在東北邊境山村“跨界”創業
二月的東北,冰天雪地。在吉林省龍井市三合鎮北興村的一棟溫室大棚,一群群大蝦在水池的水草間自由穿梭,幾個來自全國多地的“00后”大學畢業生來到這里,打算通過“跨界”創業,助力邊境鄉村振興。
來源 : 新華社 作者 : 薛欽峰、唐銘澤 發布時間 : 2025-02-17 -
西寧市城西區:簽約1.8億元! 實現鄉村振興“開門紅”
1月17日,西寧市城西區舉行鄉村振興村集體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簽約鄉村振興產業項目共計11個,投資金額達1.8億元,實現鄉村振興“開門紅”。
來源 : 青海日報 作者 : 李延平 發布時間 : 2025-02-17 -
農業農村部公布2024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典型案例
記者23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日前,農業農村部從各級農業農村部門2024年查辦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中,選取12個典型案例予以公布,包括違法使用禁限用藥物或產蛋期不得使用的藥物,常規藥物殘留超標,未按照規定開具、收取、保存承諾達標合格證等三類。
來源 : 青海觀察客戶端 作者 : 古一平 發布時間 : 2025-01-27 -
技術“大餐”到田 為夏糧豐收圖景添上科技底色
農業科技是引領農業現代化的強勁引擎。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近年來,在種子、耕地、農機裝備等關鍵領域,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實現突破跨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2年的54.5%增至2023年的63.2%,為糧食生產不斷增添科技底色。
來源 : 人民網 作者 : 李 棟 發布時間 : 2025-01-22 -
浙江安吉:在余村遇見“數字游民” ,了解鄉村振興的N種可能
浙江安吉縣余村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如今正在讓“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轉化。2022年7月,余村提出“全球合伙人計劃”,吸引青年人入鄉,“數字游民公社”應運而生。讓我們走進余村,一起感受鄉村業態的新圖景。
來源 : 央視網 發布時間 : 2025-01-22 -
青年才俊歸故里 共筑鄉村振興夢
村級后備人才隊伍力量不足、整體素質不高,村干部隊伍“后繼乏人”,人才基礎薄弱等問題是制約村級發展的關鍵因素。全省部署實施大學生到村“任職”行動計劃以來,海北州堅持全鏈條培養、全方位關懷、全要素保障,全力推進大學生到村“任職”行動,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
來源 : 青海日報 作者 : 鄭思哲 發布時間 : 2025-01-14 -
重慶城口:“萬企興萬村”助力鄉村振興繪就新圖景
大家加把勁,把各自負責路段的積雪都盡量清掃干凈一點,這樣游客上山來賞雪、游玩才安全。”深冬時節,重慶市城口縣厚坪鄉龍盤村,山間云霧翻滾,道旁白雪皚皚,村黨支部書記陶友紅帶著村民一邊檢查道路安全情況,一邊使用工具清掃積雪。
來源 : 新華社 作者 : 黃偉 發布時間 : 2025-01-14 -
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當今時代,數字技術作為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力量,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會治理方式。”數字技術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內在驅動力,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確保數字發展紅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廣大農民群體,助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來源 : 人民網 作者 : 湯璇 發布時間 : 2025-01-10 -
冬捕開網迎新春 年年有“魚”銷路旺
在安徽潁上縣八里河漁場,隨著冬捕開網,各種魚在漁網里翻騰打滾,平靜的湖面變得熱鬧起來。為提高捕魚效率,漁民們都會提前半個月布置圍網,駕駛小船將魚群趕到岸邊淺水區。
來源 : 央視網 發布時間 : 2025-01-10 -
各地搶抓農閑空檔期 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改造項目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新年伊始,各地搶抓農閑的空檔期,克服低溫影響,加快推進一批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改造項目,力爭在春耕生產前投入使用。
來源 : 央視網 發布時間 : 2025-01-09 -
國家審定推出一批優質高產新品種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批國家級品種審定公告,推出了一批優質綠色水稻、耐密宜機收玉米、高油高產大豆、優質抗蟲棉新品種。農業農村部持續加強品種審定規范管理,全年國審品種數量自2022年以來繼續保持平穩回落趨勢。
來源 : 人民網 作者 : 郁靜嫻 發布時間 : 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