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
賽事助推黃河岸邊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路上“不掉隊、趕上來”!我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取得積極成效
進入過渡期四年來,我國對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和突發嚴重困難戶開展動態監測,及時給予幫扶,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
來源 : 央視網 發布時間 : 2024-10-22 -
如何提升農村地區快遞服務網絡、服務能力?
10月17日,國家郵政局召開2024年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快遞下鄉”工程實施十年來,農村寄遞物流建設情況。
來源 : 央視網 發布時間 : 2024-10-18 -
貴州:農技人員下沉田間地頭助農增收
深秋時節,貴州省貴安新區高峰鎮龍寶村,大片水稻已經收割,留下短短的稻茬。種植戶劉文何很是興奮,“這一次不會再失敗了,我已經把當初的合伙人和我兒子都叫回來了。”他說。
來源 : 青海觀察客戶端 作者 : 楊欣 發布時間 : 2024-10-14 -
多方力量共促中國鄉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記者從第二屆中國鄉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大會上了解到,近年來,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選擇油茶、核桃、油橄欖等9個產業,啟動實施鄉村振興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工程,開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工作。
來源 : 青海觀察客戶端 作者 : 郁瓊源 發布時間 : 2024-10-14 -
由“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步入“快車道”
在東北地區修建高速公路,首先要解決凍脹融沉等問題。建設者通過智能建設,開展冰雪試驗路段監測研究,保障道路在不同季節的平穩安全;研制的“無人智能劃線機器人”,實現交通標線全自動智能施工,人工成本降幅達85%;道路中間的隔離屏障使用全新防眩板,讓夜間行車更加安全。
來源 : 央視網 發布時間 : 2024-10-02 -
全國耕地面積“三連增”,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是不可逾越的底線,更是端牢中國飯碗的安全線。按照中央決策,耕地保護考核和糧食安全考核“合二為一”,進一步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的責任。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被作為剛性指標,實行嚴格考核、一票否決、終身追責。
來源 : 人民網 發布時間 : 2024-10-02 -
因地制宜推進快遞進村 唱響鄉村振興“好聲音”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的成效不斷顯現,老百姓對快遞進村贊不絕口。“快遞進村,設立了綜合服務站,確實給老百姓寄遞物品帶來了便利。”甘肅省山丹縣東樂鄉小寨村村主任張振海說。
來源 : 人民網 發布時間 : 2024-09-27 -
“良種+良機+良田”科技助力 今年我國秋糧有望再獲豐收
秋糧占全年糧食產量的75%左右,是奪取全年糧食豐收的關鍵。目前,除雙季晚稻外,大部分秋糧作物已進入成熟收獲期。其中,南方一季稻陸續收獲,前期氣象條件總體較好,有利于分蘗成穗,豐收在望;雙季晚稻正處于穗分化期,長勢總體較好;玉米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大豆保持穩定,有望再獲豐收。
來源 : 央視網 發布時間 : 2024-09-25 -
“噸半糧”的增產密碼 新技術從“核心區”走向“輻射區”
糧食要高產、農業要發展,建設農業強國,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撐。農業大省山東,糧食總產已連續三年突破1100億斤,高點之上如何再豐產?2024年,山東提出了在全省布局建設“德聊噸半糧”等6個單產提升引領區,所謂“噸半糧”,就是一年兩季糧食畝產達到一噸半以上。
來源 : 央視網 發布時間 : 2024-09-25 -
實體經濟
金融,一頭連著經濟發展大局,一頭連著社會百姓生活。
來源 : 人民網 作者 : 黃 盛 發布時間 : 2024-09-18 -
三部委:加力推進老舊農機報廢更新 加快農機結構調整
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當前,我國農機保有量已達2億臺(套),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4%。專家指出,改善老舊農機超期服役現狀,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來源 : 人民網 作者 : 李棟 發布時間 : 2024-09-18